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门小神童 > 第175章 官升一级的、热得烫手的巨大功劳!

沈炼的密报,与徐阶那些寄往京城的“奇文”,如同两条流向相反的暗河,悄无声息地汇入了紫禁城那深不见底的权力漩涡之中。它们所能掀起的波澜,尚需时日发酵。

而在清河县,这场无声的对峙,却因为苏明理主动抛出的新“筹码”,迎来了戏剧性的转折。

按察使司钱裕大人的“病”,终究是“拖”不下去了。

他带来的随员,早已将清河县的山水游览殆尽,每日在驿馆里闲得快要发霉。他本人,也实在无法再对着赵德芳那张“关切”的笑脸,继续装病。

最重要的是,他接到了来自州府按察使王遴的催促信。信中言辞隐晦,却透露出一个核心意思:拖延已经够久,姿态已经做足,该有个结果,给京城一个交代了。

正当钱裕一筹莫展,不知该如何体面收场时,赵德芳,再次登门了。

这一次,他不再是来“探病”,而是满面红光,带来了一个让钱裕无法拒绝的“好消息”。

“钱大人!大喜啊!”赵德芳一进门,便拱手笑道,“苏先生那‘二代翻车’,尚未功成。但其弟子刘明宇,触类旁通,竟又于格物院中,造出了一样利国利民的‘奇器’!本官不敢独占此功,特来邀请钱大人,一同前往,为朝廷,再添一桩祥瑞!”

“又……又一样奇器?”钱裕听得眼皮直跳,只觉得这清河县,简直就是个不合常理的“聚宝盆”。

他心中虽有一万个不情愿,再掺和进苏明理的事情里,但赵德芳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将他与这份“功劳”捆绑在了一起。他若再推三阻四,那便不是“拖延”,而是“渎职”了。

“既如此……下官,便舍命陪君子了。”钱裕“挣扎”着从病榻上起身,一脸的“虚弱”,心中却已是明镜一般。

他知道,这是苏明理和赵德芳,在给他送台阶了。

格物院内,相似的场景,再次上演。

只是这一次,主角,不再是那架结构复杂的“水转翻车”,而是一排整齐摆放的、看似貌不惊人,却又透着一股奇异美感的纺纱车。

王氏,苏明德的妻子,这位勤劳能干的当家主母,此刻正有些紧张地站在一架“八锭纺车”前。她被苏明理和大哥请来,作为这架新式纺车的“演示者”。

她不懂什么国之重器,也不懂什么官场博弈。但她知道,这台由小叔子设计、由刘公子和匠人们造出来的“新奇玩意儿”,比她用了一辈子的旧纺车,要好用太多。

“钱大人,请看。”

在苏明理的示意下,王氏不再紧张。她熟练地坐上纺车,双脚轻轻踩动踏板。

“嗡嗡嗡——”

机轮转动的声音,比普通纺车要轻快许多。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那八个并排的纱锭,如同八个听话的精灵,同时、同步、高速地旋转起来!

洁白的棉絮,被均匀地拉伸、捻合成线,再被飞速地卷到八个纱锭之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钱裕和他带来的那些佐官,一个个都看傻了眼。

他们或许不懂水车的原理,但纺纱,却是妇孺皆知的事情。他们太清楚,一个熟练的纺织女工,一次,只能纺一个纱锭。而眼前这位普通的农妇,其纺纱的速度,竟是寻常妇人的……八倍!

“一人,可抵八人!”

一个佐官,失声惊呼,说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赵德芳适时地上前,抚着那架纺车,声音洪亮地说道:“钱大人,此物,苏先生命名为‘八锭纺车’。结构简单,用料寻常,寻常木匠,三日便可造出一架。其成本,不过比寻常纺车,高出三成。但其功效,却是八倍于旧物!”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我大周朝,男耕女织。农桑为本,棉麻亦是国本!此物一旦推广,天下织布之速,将提升数倍!布匹之价,亦将大跌!届时,天下百姓,人人皆可有衣御寒!此等功绩,比之水车,亦不遑多让啊!”

一番话,说得钱裕是心潮澎湃,也冷汗直流。

他明白了。

这已经不是“台阶”了。

这是苏明理,硬塞到他手里的一份,足以让他官升一级的、热得烫手的巨大功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