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 > 第67章 军师府日常,与徐茂公的共事

军师府并非一座府邸,而是瓦岗大营中枢几座相连的大帐,终日戒备森严。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混杂着墨香、陈年竹简和牛皮地图的独特气味,这里没有兵刃的寒光,却比任何校场都更具杀伐之气。

杨辰搬离了伙夫营,住进了军师府后帐旁一间独立的小帐篷。李密指派的两名亲兵,名为王二和李四,名字土气,人却精悍,往帐门口一站,便如两尊门神,既是护卫,也是监视。

清晨的号角声刚刚平息,杨辰便已收拾妥当,走进了军师府的主帐。

大帐内光线不算明亮,几盏长明油灯驱散着角落的阴影。数十名文吏和幕僚已经伏在各自的案几后,或奋笔疾书,或低声核对文书,只有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和偶尔翻动卷宗的轻响。整个大帐像一台精密而安静的运转着的战争机器。

徐茂公端坐于主案之后,他面前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书,只有一卷摊开的舆图和一杯尚在冒着热气的清茶。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杨辰的到来,目光依旧专注地凝视着舆图上洛阳周边的山川河流,仿佛要将每一条纹路都刻进脑子里。

杨辰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观察着这一切。他注意到,所有文吏的行动都极有章法,文书的传递、归档都遵循着一套看不见的流程,忙而不乱。这便是徐茂公治下的军师府,一个由智慧和规则构筑的领域。

许久,徐茂公才像是刚从舆图的世界里抽离出来,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目光这才转向杨辰,平淡无波。

“来了。”

“军师。”杨辰躬身行礼。

徐茂公指了指旁边角落里堆着的一摞半人高的竹简,“那些,是近一个月来,自黎阳、荥阳、大兴三处粮仓转运至此的粮草辎重记录,以及各营兵甲武备的损耗、申领文书。”

杨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堆竹简杂乱无章,有的捆扎松散,有的甚至散落一地,与其他文吏案几上的井井有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今日午时之前,我要知道,我们还有多少粮食,够全军吃几天。兵甲库里,还剩多少能用的长枪、弓弩。哪个营头的武备损耗最严重,哪个营头又在虚报冒领。”徐茂公的语气依旧平淡,像是在吩咐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差事。

杨辰心中了然。这是第一道考题。

这些文书,看似只是枯燥的数字,却是一支军队的命脉。徐茂公让他来处理这最繁杂、最混乱、也最容易出错的一堆,既是考验他的耐心与细致,也是在试探他是否真的懂得军务。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谋士,面对这堆乱麻,多半会束手无策。

“遵命。”杨辰没有多问一句,径直走了过去,在那堆竹简旁席地而坐。

他没有立刻动手翻阅,而是先将所有竹简按照来源地,大致分成了几堆。然后,他找来几块木炭,在地上画出了几个简单的表格框架,标注着日期、粮草种类、数量、入库人、出库营头等栏目。

他的举动,引来了帐内不少文吏好奇的目光。军师府处理文书,向来是靠脑子记,靠经验算。像杨辰这样在地上画格子的,还是头一遭。

徐茂公依旧在喝茶,眼角的余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杨辰。

杨辰开始整理。他拿起一卷,迅速浏览,提取出关键信息,然后用木炭在相应的格子里记下一个数字。他的速度极快,心神完全沉浸其中。初级勇武带来的不仅仅是力量,还有远超常人的精神集中力和速记能力。而徐茂公的谋略天赋,则让他对这些数字背后的逻辑格外敏感。

时间一点点过去。

大帐内的文吏们来了又走,送进新的文书,取走批阅过的指令。唯有杨辰和徐茂公两人,一个坐在角落里与竹简为伴,一个坐在主案后与舆图对视,仿佛形成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奇特气场。

临近午时,杨辰终于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炭灰。

他走到徐茂公案前,递上一片刚刚削好的薄木片。

“军师,账目理清了。”

徐茂公接过木片,目光落在上面。木片上,是用木炭写就的几行字,字迹清晰,条理分明。

“存粮:计八十七万石。按每日人均三升,马料一斗计,可支二十七日。”

“武备:可用长枪一万一千三百杆,缺额三成;可用弓弩六千四百具,缺额四成五。羽箭存量尚足。”

“损耗:虎威营刀盾损耗最大,疑与操练方式有关。飞骑营马铠申领数额异常,超出编制两成,或有虚报。”

寥寥数语,将那半人高竹简里的所有信息,提炼得一清二楚。不仅有结果,还有基于数据的初步判断。

徐茂公的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捏着木片的手指,却不自觉地用了几分力。他原以为杨辰能在午时前把这堆东西整理完,就已经算不错了。没想到,他不但整理完了,还做得如此透彻。这份去芜存菁、直指核心的本事,绝非寻常人所能及。

“虎威营的操练,是程咬金定下的法子,以实战对练为主,刀盾损耗大是常事。”徐茂公淡淡开口,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出新的考题。

“程将军练兵之法,勇则勇矣,却稍显粗疏。”杨辰不卑不亢地回应,“草民以为,可在刀盾之上,加裹一层浸油的厚麻布,对练时可有效减少刃口对木盾的直接劈砍,一副刀盾,或可当三副用。虽多了些麻布和桐油的开销,却能省下大量硬木和铁料,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这个法子简单至极,甚至有些滑稽,可细细一想,却又无比实用。瓦岗军家底不厚,省下的每一个铜板,都能在战场上多换回一条人命。

徐茂公沉默了。

他看着杨辰,眼前的年轻人,眼神清澈,姿态恭敬,却总能在他意想不到的地方,抛出一些刁钻古怪却又直击要害的想法。

“至于飞骑营……”杨辰顿了顿,继续说道,“单雄信将军治军严明,麾下将士皆是百战精锐,按理说,不应出此纰漏。此事,或许另有内情。”

他没有直接说单雄信贪墨军械,而是用了“另有内情”四个字,将话说得圆滑无比,既指出了问题,又给足了方面大将的面子。

徐茂公将那块木片放到案上,终于抬起眼,正视着杨辰:“你做得很好。”

这是杨辰进入军师府后,从徐茂公口中听到的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称赞。

“从今日起,军中所有钱粮、武备的调配文书,都先经你手,汇总后再报我。”徐茂公做出了决定。

这等于将瓦岗军的后勤命脉,交了一半到杨辰手上。这个决定,让帐内所有竖着耳朵听的文吏们,都倒吸一口凉气。

“草民遵命。”杨辰心中波澜微起,面上依旧平静。

正在此时,一名传令兵匆匆入帐,呈上一封紧急军报。

“报!军师,斥候于偃师发现一支隋军游骑,约三百人,护送一批物资,正朝洛阳方向移动,旗号不明!”

徐茂公接过军报,迅速看了一遍,眉头微蹙。

三百人的游骑,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若是派大军围剿,动静太大,容易打草惊蛇,暴露瓦岗主力意图。若置之不理,又恐其是王世充派出的诱饵或信使。

“秦琼、程咬金两位将军正在前营整军,单雄信将军的飞骑营远在巩县,一时难以调动。”一名幕僚迅速分析道。

徐茂公的手指在舆图上轻轻敲击着,沉吟不决。

“军师,”杨辰忽然开口,“草民有一计。”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此股隋军,人数不多,行动诡秘,不似寻常押运。既是如此,何不将计就计?”杨辰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在偃师与洛阳之间的一处名为“首阳山”的地方。

“此地山道崎岖,林木茂密,是设伏的绝佳地点。我军可派一支精锐,偃旗息鼓,先行赶到此处埋伏。”

“派谁去?”徐茂公问。

“不必动用主力大将。”杨辰笑道,“前日巡营,我见王伯当将军麾下有一支神射手部队,约五百人,人人箭术精湛,且行动迅捷。由王将军亲率此部,足以。”

他又指向另一处,“再派二百骑兵,于其下游五里处接应。伏击开始,先以乱箭射其首尾,使其混乱。待其阵型一乱,埋伏的步兵再冲出分割。那二百骑兵则趁势从侧翼突入,一举可定。”

“此计的关键,在于一个‘快’字。从发现到伏击,必须在两个时辰内完成,不给对方任何反应的机会,更不能走漏一个活口。”

杨辰的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从兵力选择、地点勘察,到战术配合,几乎是瞬间便在脑中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他推荐的王伯当,武艺高强,为人低调,是翟让旧部中少数与李密关系尚可的将领,由他去执行这个任务,既不会引起猜忌,又能人尽其才。

徐茂公听完,久久没有说话。他看着舆图上的首阳山,又看看杨辰,眼神变得异常复杂。

如果说,上午整理钱粮,展现的是杨辰的内政之才。那么此刻,这信手拈来的伏击之计,则显露了他锋利的军事獠牙。

此人,文武皆备,且对瓦岗内部的人事了如指掌。

“好。”良久,徐茂公只说了一个字。他提起笔,迅速写下一道将令,盖上军师大印。

“徐三,立刻将此令传与王伯当将军,命他依计行事。”

“喏!”

传令兵领命而去。

大帐内恢复了安静,但气氛却已截然不同。那些文吏和幕僚看向杨辰的眼神,从最初的好奇、审视,变成了敬畏,甚至有一丝难以察知的畏惧。

日暮西沉,杨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走出大帐。他刚一出门,便看到徐茂公的亲信徐三等在外面。

“杨参军,军师有请。”

杨辰跟着徐三,来到了徐茂公自己的营帐。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床一案,案上点着一盏油灯。徐茂公正在灯下,擦拭着他那柄从不离身的佩剑。

“坐。”

杨辰在他对面坐下。

“今天王伯当的捷报已经送回来了。”徐茂公头也不抬,继续用一块软布,细细擦拭着剑身,“三百二十七名隋军,全歼。缴获军械粮草若干。还抓到了一个活口。”

“恭喜军师。”

“那活口招了。”徐茂公放下佩剑,抬起头,灯火在他的眼眸深处跳动,“他们不是王世充的人,是宇文化及派往洛阳,联络王世充的信使。”

杨辰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

徐茂公的目光,像两把淬了毒的匕首,直直刺向杨辰。

“他们还说,宇文化及大军南下,江都城破,隋帝杨广,已经死了。”

帐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徐茂公死死地盯着杨辰,似乎想从他脸上,捕捉到哪怕最细微的一丝波澜。

“杨辰,你也是从江都逃出来的。这件事,你应该早就知道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