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李世民的震怒,未婚妻的背叛
河东大营,帅帐。
一连数日,阴雨连绵。潮湿的空气浸透了营帐的每一寸帆布,让那面象征着李唐威仪的“唐”字大旗也无力地耷拉着,旗角的流苏滴着水,像是哭泣。
帐内,李世民身披一件寻常的青色布袍,正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中原的地形纤毫毕现,一座用红漆标出的小小城池模型,正是洛阳。他的手指,悬在洛阳城的上方,久久没有落下。
败退的耻辱,粮草被焚的窘迫,都已在他强大的自控力下,被强行压制。大军正在重整,新的粮草也已从后方调集。作为主帅,他必须表现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
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独处帐中,那份被强压下去的焦躁与屈辱,便会如同潮水般,无声地将他淹没。
他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场战役,还有一个女人。
他的未婚妻,长孙无垢。
这些天,他派出了无数探马,如同一张撒开的大网,向中原各地渗透,只为寻找她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可传回来的消息,却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他宁愿相信她已经死了,死在乱军之中,至少,那还能保全她的名节,保全李家的颜面。他最怕的,是她还活着。
活着,落在那个叫杨辰的男人手里。
一想到那张通缉令上的脸,那张俊美到让他都心生嫉妒的脸,李世民便感到一阵烦恶。他无法想象,观音婢那样清冷孤傲的女子,会如何面对那样的男人。
“殿下。”
帐帘被掀开,带着一身湿冷的寒气,房玄龄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杜如晦。两人脸上,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
李世民没有回头,目光依旧胶着在沙盘上。“有她的消息了?”他的声音很平,听不出情绪。
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喉结滚动了一下。
“殿下,”房玄龄的声音有些干涩,“是……是有了消息。只是……”
“说。”李世民只吐出一个字,手指却在无人察觉处,微微蜷缩了一下。
杜如晦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份被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密报,双手呈上。“殿下,请过目。这是我们安插在洛阳的‘丙字三号’,冒死传出的消息。”
李世民终于转过身,接过密报。他拆开油布,展开那张薄薄的麻纸。
纸上的字迹潦草而急促,显然是在极度仓促和危险的情况下写就。
【瓦岗易主,杨辰掌权。改元定国,军心归附。】
看到这里,李世民的眉毛微微一挑。李密果然完了,那个杨辰,比他预想中还要快地掌控了瓦岗。这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他的目光继续向下。
【杨辰于金墉城,当众宣布一事……】
看到这里,李世民的心跳漏了一拍。
【……长孙氏尚在,安然无恙。】
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涌上心头,竟是先有了一丝庆幸。她还活着。
但下一行字,就将这丝庆幸,彻底碾得粉碎。
【杨辰力排众议,任命长孙氏为定**‘大司农’,总管全军钱粮赋税。长孙氏……当众领命。】
当众……领命。
这四个字,像四把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李世民的眼球上。
嗡——
他的脑中一片空白,仿佛被一记重锤狠狠砸中。整个世界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自己胸腔里,那疯狂擂鼓的心跳声。
他以为她是被掳掠,被胁迫,是一个等待他去解救的受害者。
他以为她会抵死不从,会以死明志,会用尽一切方法保全自己的清白和家族的荣誉。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救回她之后,该如何将她安置,如何对外封锁消息,如何将这场耻辱的伤害降到最低。
可他想错了一切。
大司农?总管钱粮赋税?
她不仅活着,还活得很好。她不仅没有反抗,反而接受了伪职,成了反贼的重臣!
她这是在做什么?她是在告诉全天下人,她,长孙无垢,不是被掳掠,而是心甘情愿地,选择了那个男人!
这已经不是背叛了。
这是践踏。
是对他李世民,对他与她的婚约,对整个李唐门楣,最**、最无情的践踏!
“呵……”
一声极轻的,仿佛从喉咙深处挤出的笑声,在寂静的帐内响起。
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头皮瞬间炸开,他们看到李世民的肩膀在微微颤抖,那张一向沉稳的面容上,浮现出一种让他们感到陌生的、扭曲的平静。
“大司农……好一个大司农……”李世民低声呢喃着,他缓缓地,将那张麻纸,一点一点地,揉成一团。
他抬起头,脸上竟然带着一丝诡异的微笑,可那双眼睛里,却是一片燃烧的、足以焚尽一切的黑色火焰。
“她这是在帮他……她竟然在帮他!”
“我李世民,纵横沙场,算计天下,到头来,却被一个女人,在我背后捅了最狠的一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