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秦琼的担忧,杨辰的失踪
夜色正被黎明前最深沉的墨色稀释。
自李渊大营撤回的瓦岗军,像一条疲惫的巨蟒,在崎岖的山道上无声蜿蜒。火把的光芒被山风吹得忽明忽暗,映照着一张张被硝烟和疲惫扭曲的脸。空气中,血腥味、汗臭味与泥土的芬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乱世军队特有的气息。
秦琼勒住缰绳,立马在一处高岗上,他那双总是带着几分豪迈的虎目,此刻却布满了血丝。他没有看身后那些正在被救治的伤兵,也没有理会清点战损的副将,只是沉默地望着李渊大营的方向。
那里,冲天的火光已经熄灭,只剩下一片微弱的、仿佛随时会熄灭的红光,像黑夜里一只垂死的眼睛。
佯攻很成功。
他们用两千人的兵力,硬生生在李渊的十万大军营盘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制造了足够的混乱,点燃了那把计划中的大火。虽然代价不菲,伤亡了近四百弟兄,但从战略上说,这是一次无可争议的胜利。
可秦琼的心,却像是被一块巨石压着,沉甸甸的,透不过气来。
“将军,”副将策马来到他身边,声音嘶哑地禀报,“人数已经清点完毕。此役我军出征两千一百二十人,归队一千七百三十六人。其中,重伤一百一十人,轻伤三百余人。”
这个数字,在秦琼的预料之中。夜袭敌营,本就是九死一生的凶险差事,能有这样的战损比,已经堪称奇迹。
他“嗯”了一声,喉咙里像是卡着沙子。片刻后,他终于问出了那个一直盘踞在心头的问题,声音低沉得可怕。
“杨参军呢?”
副将的身子猛地一僵,头垂得更低了。“回将军……杨参军他……尚未归队。”
尚未归队。
这四个字,像四记重锤,狠狠砸在秦琼的心口。他的手猛地攥紧了缰绳,坚韧的牛皮缰绳在他的铁掌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他当然知道杨辰的任务。
佯攻是表,杨辰的潜入才是里。他是那根负责从内部撬动整个大营的杠杆,是这场大戏中最关键,也最凶险的角色。
出发前,徐茂公曾再三叮嘱,一旦马厩起火,便是杨辰已经得手,准备脱身的信号。佯攻部队必须立刻撤退,为他吸引追兵,拉扯出逃离的空间。
他们看到了火光,也依计撤退了。
可为什么,人没有回来?
“派出去接应的斥候呢?”秦琼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压抑不住的焦躁。
“都回来了,没有发现杨参军的踪迹。”副将的声音越发微弱,“他们说,李渊的‘飞虎军’封锁了所有出口,连只鸟都飞不出去。”
秦琼的胸口剧烈起伏,一股无名火直冲头顶。他猛地调转马头,看向身后那支正在休整的队伍。士兵们或坐或卧,一个个筋疲力尽,许多人身上还缠着浸血的布条。
他想下令,想再派一支精锐摸回去,想不顾一切地把那个总是一脸云淡风轻的年轻人从虎口里捞出来。
可他不能。
理智告诉他,现在回去,无异于飞蛾扑火,除了赔上更多弟兄的性命,不会有任何结果。
“叔宝。”
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秦琼回头,看到徐茂公不知何时已来到他身边。这位瓦岗的首席军师,此刻脸上也不见往日的从容,他捻着胡须,眉头紧锁,目光同样投向远方那片微弱的红光。
“军师,”秦琼的声音里带着一股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他……”
“我知道。”徐茂公打断了他,“我刚问过罗成那边,他也没有等到人。”
秦琼的心,又往下沉了一分。罗成率领的骑兵,是他们计划中的最后一环,是负责在杨辰脱困后,将其从乱军中接应出来的快马。
连罗成都扑了个空。
这是否意味着,杨辰根本就没能从那座铁桶般的营地里逃出来?
“是我害了他。”秦琼一拳砸在自己的腿甲上,发出一声闷响,“我就不该同意他这个疯狂的计划!一个人潜入十万大军的中军,这……这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懊悔与自责。在他的心里,杨辰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参军,更是一个可以托付后背的兄弟。从鸿门宴上的联手,到洛阳城下的并肩作战,这个年轻人的智慧与胆魄,早已让他心服口服。
徐茂公沉默了片刻,轻轻叹了口气。
“叔宝,这不怪你。这个计划,是我点头的。”他的目光变得幽深,“你我都知道,杨辰他……不是寻常人。他的想法,他的手段,常常出人意表。或许,他有我们不知道的脱身之法。”
话虽如此,但徐茂公的语气里,也缺少了往日的自信。
李渊的大营,是龙潭虎穴。尤其是今夜之后,被狠狠打了一记耳光的李唐,必然会像一头被激怒的猛兽,将整个营地翻个底朝天。
一个孤身一人的潜入者,被发现的下场,只有一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