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瓦岗反击,奇袭李渊粮道
杨辰倒下的一瞬间,整个魏公府大殿仿佛被按下了静音。
前一刻还因他那番惊天动地的情报而热血沸腾的众将,此刻全都僵在原地,眼睁睁看着那道浑身浴血的身影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杨兄弟!”
“杨参军!”
秦琼和徐茂公的惊呼声撕破了死寂。秦琼一步跨出,蒲扇般的大手稳稳地托住了杨辰的后背,入手之处,一片滚烫与黏湿。徐茂公则眼疾手快地扶住他的肩膀,急声喊道:“快!传军医!快传军医!”
大殿瞬间乱成一团。
李密从主位上快步走下,脸色阴晴不定。他看着被秦琼和徐茂公合力扶住,已然昏死过去的杨辰,心中翻江倒海。这个年轻人,带给他的震撼实在太大了。他不仅以文官之身,亲赴险地,用命换来了足以扭转战局的情报,更在生死一线间,展现出了连他都感到心惊的胆魄与决断。
“把他抬到后殿偏室,让城中最好的大夫立刻过来!用最好的药,不计代价,务必把他给本公救回来!”李密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很清楚,杨辰现在绝不能死。他不仅是识破李世民阴谋的功臣,更是接下来反败为胜的关键。他脑子里装着的,是整个战场的走向。
很快,几名亲兵小心翼翼地用担架将杨辰抬走。大殿之内,血腥气依旧弥漫,但气氛却从之前的混乱,转为一种奇异的凝重与亢奋。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徐茂公。
徐茂公站在原地,捋着长须,目光却落在杨辰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收回。他脑中还在回响着杨辰倒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那条漫长的补给线,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一块毫无防备的肥肉!”
“茂公,”李密的声音将他从沉思中拉回,“杨参军所言,你以为如何?”
徐茂公转过身,对着李密深施一礼,眼中精光闪烁:“魏公,杨参军以身饲虎,为我等探明了虎穴的虚实。此乃天赐良机,若不把握,天理难容!”
他走到大殿中央悬挂的巨幅军事地图前,拿起一根长杆,指向洛阳西面,一路蜿蜒至河东郡的红色线条。
“此乃李渊的粮道。”徐茂公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之前,我们都以为此地是陷阱,是李世民抛出的毒饵,不敢轻动。但杨参军用命换来的情报告诉我们,真正的陷阱,在福昌山道。”
他用长杆在福昌山的位置重重一点。
“李世民将他最精锐的玄甲军都藏在了这里,准备一口吃掉罗成将军的三千精骑。这等手笔,不可谓不大。但也正因如此,他正面主力的兵锋,必然会为了配合这个陷阱而显得冒进,与中军、后军拉开距离。而他真正的粮道,防备力量也必然被抽调一空,变得前所未有的薄弱!”
秦琼听得双目放光,他猛地一拍大腿:“军师的意思是,咱们就打他这个时间差!李世民以为咱们识破了福昌山道的陷阱,会全军戒备,龟缩洛阳。他万万想不到,咱们不但不守,反而要主动出击,去捅他的后路!”
“正是此理!”徐茂公赞许地看了秦琼一眼,“李世民将计就计,我们就给他来个计中计!他不是用假粮道当诱饵吗?我们就去端了他真正的粮仓!”
大殿内的气氛彻底被点燃了。瓦岗众将一个个摩拳擦掌,之前的颓丧与不安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高昂的战意。
李密在地图前踱步,他的手指在冰冷的地图上划过,眼神闪烁。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一个足以奠定他魏国国基,让他真正威震天下的机会。击败李世民,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无穷的诱惑。
但他同样看到了风险。
“杨辰虽带回了情报,但罗成尚在敌后,我们与他已断了联系。万一……”李密沉吟道。
“魏公勿忧。”徐茂公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杨参军行事,滴水不漏。他既然能从重围中杀出,必然已经安排好了与罗成将军联络的方式。我等现在要做的,就是信任他,信任罗成将军。”
他顿了顿,继续道:“依臣之见,我军当兵分两路。其一,由秦琼将军率领一支精锐,偃旗息鼓,连夜出城,不必理会李唐的先锋部队,直扑其粮道中枢——永丰仓!那里必然囤积了李渊大军半数以上的粮草,一旦功成,李渊大军不战自乱!”
“其二,”徐茂公的目光转向地图上福昌山道的位置,“立刻派出最精锐的斥候,携带魏公密信,潜入敌后,寻找罗成将军。命他不必急于回援,而是就地整补,化整为零,像一把尖刀,在李渊的后方掀起风浪,专门袭扰他的传令兵和小型补给队,与秦琼将军的正面突袭,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如此一来,李世民布下的天罗地网,反而成了作茧自缚的囚笼!”
“好!”李密听完,猛地一拍桌案,眼中爆发出强烈的神采,“就依军师之计!”
他环视众将,意气风发:“秦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