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罗成的敬佩,生死与共的兄弟
罗成那清冷的声音,像一把没有温度的冰锥,直直地扎向杨辰最核心的秘密。
“游山玩水?”
这个问题,在血腥气弥漫的山岗上显得格外突兀,却又无比尖锐。四周是横七竖八的尸体,脚下是浸透了鲜血的泥土,而这个刚刚救了自己性命的白袍小将,正用一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眸子,冷静地审视着他。
杨辰扯了扯嘴角,牵动了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他靠着罗成的搀扶,缓缓直起身,目光越过罗成的肩膀,望向远处那条寂静的山道。
“罗将军,”杨辰的声音因失血而显得有些虚弱,但吐字依旧清晰,“你觉得,我制定的奇袭计划,有几成胜算?”
罗成眉梢微挑,似乎没想到他会反问。他思索片刻,冷峻地回答:“若情报无误,敌军粮草部队确由此地经过,且防备松懈,则有九成。”
“那如果,情报有误呢?”杨辰追问。
罗成的眼神一凝。
“如果李世民并非庸才,他算到了我们会行此险招呢?如果这支所谓的粮草部队,本身就是一个诱饵呢?”杨辰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锤,敲在罗成的心上,“福昌山道,地势险峻,易入难出。一旦我军三千精骑深入其中,而敌军在谷口设下重兵埋伏,断我归路……罗将军,届时你我,皆是瓮中之鳖。”
罗成没有说话,但他握着枪杆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他不是蠢人,杨辰所描述的场景,他瞬间便能在脑海中推演出来。那将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屠杀。
“我的计划,赌的是李世民的疏忽。但将三千瓦岗精锐的性命,寄托在敌人的愚蠢上,这是我这个参军的失职。”杨辰的目光转向周围那些已经冰冷的尸体,眼中闪过一抹痛色,“所以,我必须亲自来看一看。在你的大部队出发之前,我要用自己的眼睛,确认这条路上走的究竟是肥羊,还是一群披着羊皮的饿狼。”
他顿了顿,自嘲地笑了笑:“现在看来,我们撞上的,是一头最凶狠的。”
山岗上陷入了沉默。
风吹过,卷起地上的枯叶,发出沙沙的声响。罗成看着杨辰,看着他身上深浅不一的伤口,看着他苍白如纸的脸色,又看了看他脚下那具被一剑穿颅的黑衣首领尸体。
他终于明白,杨辰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这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哗众取宠。
这是一个计策的制定者,在关键时刻,对自己计策的一次搏命验证。他没有躲在洛阳城内安稳的军师府中纸上谈兵,而是带着十几名亲兵,亲自踏入了最危险的境地,只为确认一个可能存在的风险,只为那即将踏入陷阱的三千袍泽。
罗成自问,换作是自己,会为了一个“可能”的猜测,就以身犯险吗?
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眼前这个看似文弱,却能爆发出惊人战力的年轻人,做到了。
他不仅来了,还在几乎必死的围杀中,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撑到了自己赶来。
这种智谋,这份胆魄,这种对自己袍泽的担当……
罗成那颗常年被冰霜覆盖的心,仿佛被投进了一块烧红的炭火,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融化。
他看人的眼光一向很高,瓦岗寨中,能让他真正看得上眼的,除了已经故去的翟让,便只有秦琼等寥寥数人。李密虽有雄才,却过于权术,少了些让罗成信服的英雄气概。
可现在,他看着杨辰,忽然觉得,这才是他心中真正认可的“自己人”。
有勇有谋,敢打敢拼,更重要的是,他把手下人的命,当命。
“你……是个疯子。”半晌,罗成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这句评价,听着像骂人,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敬佩。
杨辰闻言,反倒笑了。他看着身边仅存的,已经昏迷过去的杨大牛,还有那些永远留在这片山岗上的亲兵,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只剩下沉重。
“或许吧。”他低声说,“带上我们的人,我们得走了。”
罗成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他一挥手,那些已经结束追杀,返回山岗的瓦岗骑兵立刻上前,开始打扫战场。他们将牺牲的亲兵尸体抬到一起,又将重伤的杨大牛小心翼翼地抬上马背。
罗成亲自走到杨辰身边,撕下自己白袍的一角,递给他:“把手上的伤口包扎一下,血流得太多了。”
他那身视若珍宝,片血不沾的白袍,就这么被他毫不在意地撕了下来。
杨辰愣了一下,接了过来,默默地将手臂上的伤口缠好。布料上,还带着罗成身上那股清冷的气息。
“多谢。”
“你的命,是我救的。在我还清这个人情之前,你最好别死。”罗成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口气,但话里的意思,却已经完全变了。
处理完战场,罗成的一名副将牵过一匹备用的战马给杨辰。
杨辰翻身上马,动作还有些迟滞。他看着罗成和他身后那几十名精神饱满、杀气腾ring的精锐骑士,心中一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