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后汉异星录 > 第9章 荆襄棋局·卧龙在渊

后汉异星录 第9章 荆襄棋局·卧龙在渊

作者:凌阅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8:36:53

初春的云梦泽畔,新蔡县衙的后堂暖意融融,却驱不散刘备眉宇间的一缕凝重。炭盆里的火舌舔舐着陶壶底部,壶嘴里喷出的白气裹挟着艾草与苍术的辛香,这是甄宓通过“群星会”加密渠道送来的简易防疫方子——焚烧药草,以烟熏蒸环境。他放下手中那卷关于筒车(翻车)改进方案的绢帛,那是林风(曹操)麾下工匠根据他的社畜级项目管理经验和关中水利旧图捣鼓出来的半成品,正待在他的新地盘上试验推广。

“大哥,”关羽沉稳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他高大的身影几乎挡住了半扇门的光线,丹凤眼扫过室内,“徐元直先生到了。”

“快请!”刘备(陈默)精神一振,脸上瞬间切换成那种敦厚中带着热忱的表情,他站起身,快步迎了出去。这几乎成了他的本能,社畜生涯锤炼出的察言观色和亲和力,与原身刘备那深入骨髓的仁德魅力融合,使他能在底层吏员、流民百姓乃至士人面前都显得无比熨帖自然。

徐庶风尘仆仆,一身半旧的儒袍,却掩不住眉宇间的清隽与锐利。他拱手行礼:“玄德公,久违了。新蔡气象,果然焕然一新,庶一路行来,田亩井然,闾阎安宁,流民皆有所归,实乃乱世桃源。”

“元直先生谬赞,备不过尽些本分。”刘备谦逊还礼,引徐庶入座。侍从奉上热腾腾的葛粉茶汤,里面还撒了几粒珍贵的茱萸籽,辛辣暖胃——这是小乔(韩雪)根据南方物产提出的“战时御寒提神饮品”建议之一。

寒暄几句,话题很快转入天下大势。徐庶呷了口茶汤,目光灼灼:“董卓据洛阳而虎视天下,袁本初雄踞冀州却突遭重创,邺城被围,生死难料。曹孟德挟五路伐邺之势,锋芒毕露。玄德公偏安新蔡一隅,外有强邻环伺,内有流民待哺,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敢问玄德公,何以应对?”

刘备没有立刻回答。他踱步到窗边,推开半扇木窗。窗外是新开辟的“公田”,一群农人正喊着号子,推动一部巨大的、由坚硬枣木和韧性毛竹构成的新式农具——这是社畜陈默凭着模糊记忆和“群星会”共享的零碎图纸,结合本地工匠智慧反复试错改良的“曲辕犁雏形”。犁头入土更深,翻起的泥浪带着肥沃的黑色,效率远胜直辕犁和耒耜。更远处,沿着新修的陂塘水渠,几架结构精巧的翻车在流水的带动下缓缓转动,将低处的水源源不断提向高处旱地。水渠旁还立着醒目的木牌,用通俗文字和简单图示写着几条“卫生律令”:不饮生水、人畜粪便须掩埋远离水源、病患须隔离上报。

“先生请看,”刘备指着窗外忙碌的景象,声音平实却蕴含着力量,“备以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纵有经天纬地之志,若无黎庶拥戴,无仓廪之实,无民心所向,终是镜花水月,沙上筑塔。董卓暴虐,天下苦之久矣,然其兵精粮足,雄关虎牢,急切难下。袁本初根基深厚,纵一时受挫,冀州底蕴仍在,五路诸侯各怀心思,能否同心戮力,犹未可知。此时冒进,恐为他人做嫁衣,徒耗自身元气。”

他转身,目光坦诚地看着徐庶:“故备之所思,首在固本。让流亡者有地可耕,有饭可食,有屋可栖。推广新器,精研农桑水利,多打一斗粮,就能多活几口人。整肃吏治,编户齐民,使老幼有所养,赋税有所出,军卒粮饷方能不匮。此乃社稷基石,生民命脉。根基若稳,进可参与逐鹿,退可保境安民,方有转圜余地。至于外间风云激荡,备自当密切关注,择机而动,然绝不轻掷这来之不易的民心与根基。” 这番话,既有原身刘备匡扶汉室的宏大叙事外壳,内核却是社畜陈默对“绩效指标”、“民生工程”、“可持续发展”这些现代治理概念的朴素理解和实践。

徐庶静静听着,眼中异彩连连。他行走天下,见惯了诸侯们或夸夸其谈仁义道德,或**裸追逐地盘兵马,如刘备这般将“基层建设”、“民生实务”摆在如此核心位置,且能条理分明、脚踏实地推行下去的,实属凤毛麟角。尤其那些前所未见的农具、高效的水利设施、以及那令人耳目一新的“卫生律令”,无不透露出一种迥异于时代的、讲求实效的治理智慧。

“玄德公高见!”徐庶由衷赞道,随即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试探,“只是……庶观公之举措,条理之清晰,思虑之周详,器物之新奇,似非纯然古法,亦非寻常才智所能及。譬如那翻车提水,构思精妙,省却无数人力畜力;那‘卫生律令’,看似细微琐碎,却直指时疫横行之本源。此等见识,非常人也。”

刘备心头微凛,面上却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摆摆手:“元直先生过誉了。此皆赖麾下匠人勤勉,集思广益,更有赖百姓疾苦所迫,倒逼出一些笨法子罢了。譬如那翻车,不过是见老弱汲水艰难,日夜苦思,偶得前人图谱启发,几番试错而成。” 他巧妙地用“前人图谱”模糊了知识的跨时代来源,这是“群星会”成员为避免惊世骇俗而达成的默契口径。

徐庶嘴角含笑,显然并未尽信,但也不再深究,转而感慨:“玄德公务实之风,令人敬佩。乱世之中,能沉下心来做此等夯实根基之事,非有大智慧、大毅力不可。这不由得让庶想起一位隐逸山林的故友。”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目光投向西南方,“在南郡襄阳城西二十里,隆中山林幽深之处,有一草庐。庐中卧一英才,其智如渊海,其才可比管乐。此人常自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尚,旺汉四百载之张良,有经纬天地之才,吞吐宇宙之志。其目光所及,非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天下大势之脉络,万民福祉之所系。”

刘备的呼吸仿佛停滞了一瞬。诸葛亮!这个名字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巨大的涟漪。原身记忆中那模糊的“卧龙”传说,与本体陈默灵魂深处关于那位“多智近妖”、“鞠躬尽瘁”的千古贤相的认知瞬间重叠、碰撞。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和强烈的渴望涌上心头,仿佛命运的风帆终于捕捉到了注定要引领方向的星辰。

但他强行按捺住几乎要脱口而出的追问。徐庶的言辞虽充满推崇,却也隐晦地暗示了这位“卧龙”对明主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需有安定一方、胸怀天下的根基与格局,更需有真正施行仁政、尊重贤能的诚意与行动力。自己这小小的新蔡,初露的一点微光,能入得了那位高卧隆中、冷眼观天下的奇才之眼吗?

“哦?”刘备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一丝恰到好处的矜持,声音依旧平稳,“竟有此等大才?不知先生可否详述一二?此等高士,心系万民福祉,胸怀天下苍生,其志与备实有相通之处。”

徐庶察言观色,已知刘备动心,微笑道:“此友性情高洁,不慕虚名,更重实绩。其山中岁月,非是避世,而是观天下如掌上观纹,待价而沽,静待真正能解黎庶于倒悬、引家邦入正途的明主出现。他常言,‘为政之本,首在安民;安民之基,首在足食。’观玄德公在新蔡所为,开荒地、修水利、制新器、兴文教、定规约,无一不切中这‘安民足食’之要义。庶以为,玄德公之根基虽新,气象已生,隐隐有潜龙在渊之势。”

他端起茶碗,轻轻吹开浮沫,语气更加悠远:“其人洞悉人心,明察秋毫,尤善观势。他对各路诸侯性情才具、势力消长、未来兴衰,常有过人之论断,每每应验。其论及玄德公……”徐庶故意停顿,吊足胃口。

刘备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面上却维持着平静,只微微前倾身体:“哦?愿闻其详。”

徐庶放下茶碗,目光如炬:“他说,‘刘玄德非常之人。其仁德非伪饰,其坚韧如磐石。更难得者,其治政之策,似有经纬纵横之力,打破窠臼,直指本源,隐隐透出一种……超越时代的洞察与秩序感。尤善积小流而成江海,聚微光以成星汉。此非大智慧、大毅力者不能为。’” 徐庶刻意强调了“超越时代的洞察与秩序感”和“积小流”、“聚微光”这几个词,仿佛意有所指。

这番话犹如重锤,狠狠敲在刘备的心上。超越时代的洞察!积小流,聚微光!这“卧龙”的目光何其毒辣,竟然穿透了他“仁德”、“坚韧”的表象,隐隐点破了他治理手段中那些来源于现代思维和“群星会”共享知识的异质性!此人若不能为己所用,他日洞察了“群星会”的秘密,成为敌人……刘备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堂内一时寂静,只有炭火哔剥作响。窗外农人的号子声、翻车的水流声隐隐传来,更衬得堂内气氛凝肃。关羽侍立一旁,丹凤眼微微眯起,显然也感受到了徐庶话语中蕴含的份量和那位“卧龙”的神秘与强大。

刘备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眼神变得极其郑重,甚至带着一丝对未知智慧的敬畏。“元直先生,”他的声音低沉而恳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此国士,备心向往之。恨不能即刻飞赴隆中,执弟子礼以求教益!然……”他话锋一转,带着深深的无奈和清醒,“先生所言极是,卧龙先生所求者,乃足以承载其才志的基石与明主。备如今困守新蔡一隅,外有强敌窥伺,内有流民嗷嗷待哺,邺城战火炽烈,胜负难料,牵动天下格局。此诚非延请大贤、从容问策之时机!冒然前往,若因时局动荡不能厚待贤士,徒令高贤失望,更显备轻慢无礼,此乃取祸之道也。”

他面向西南方,拱手深深一揖,语气真挚无比:“唯有先尽我所能,将这新蔡根基扎得更深更牢,使万民稍得温饱,辖境略见安定,方有几分底气与资格,去那隆中山野,恭请卧龙先生出山,助我解苍生之苦,扶汉室于将倾!此心此志,天地可鉴。届时,还请先生务必引荐!”

暖堂里的艾草香气氤氲不散,刘备的话语带着沉重的分量落地。徐庶看着眼前这位历经颠沛却眼神愈发明亮坚定的枭雄,心中波澜起伏。对诸葛亮的推崇绝非虚言,隆中那位好友的才具,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刘备的反应也完全在他意料之中——极度的渴望被清醒的认知和强大的自制力所约束,并转化为更坚实的行动目标。这份清醒的克制,反而比任何豪言壮语更能打动人心,也更契合诸葛亮择主的标准。

“玄德公深谋远虑,诚君子之风!”徐庶由衷感叹,抱拳回礼,“庶必当将公之志、公之行,如实转告故友。待公根基稳固,荆襄安泰,时机成熟之日,庶自当为公引路隆中,叩问卧龙!” 他加重了“根基稳固”、“荆襄安泰”、“时机成熟”几个词,再次强调那个隐形的门槛。

刘备郑重还礼:“如此,备先行谢过先生!” 两人目光交汇,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郑重承诺和那份心照不宣的期待。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稳健的脚步声打破了堂内的肃穆。张飞那洪钟般的嗓门在门外响起,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大哥!二哥!好消息!北边‘商队’到了!押送的东西,沉得很!还有‘信’!”

刘备和关羽同时精神一振!所谓“商队”,实则是“群星会”秘密物资运输线的代号。沉得很的货物,必然是江东孙阳(孙权)通过海路转运来的支援铁矿或急需的铜锭!而那封“信”,则是经由蔡琰(苏清)情报网络中转,来自“群星会”核心的密报!

徐庶虽然不明就里,但敏锐地察觉到刘备兄弟二人神色中那瞬间燃起的灼热光芒,以及张飞话语里那个加了重音的“信”字所蕴含的非同寻常的意义。这绝不仅仅是普通的商贾消息。

“元直先生见谅,北地军情似有急变,容备稍作处置。”刘备迅速恢复平静,略带歉意地对徐庶拱手。

“玄德公军务要紧,庶不敢叨扰。”徐庶知趣地起身告辞,心中却对那支神秘的“商队”和那封更神秘的“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备身上那层迷雾,似乎又深了几分。

送走徐庶,刘备立刻转回后堂密室。张飞已经将一只密封的铜管呈上。刘备验过火漆封印,小心撬开,取出一卷薄如蝉翼的素绢。上面是用只有“群星会”成员才通晓的密码书写的信息,由蔡琰亲自编译:

‘星火’急报:

邺城危局: 袁绍(钱广进)重伤濒危,甄宓(方晴)以‘换血术’强行续命,风险极高,效果难料。袁府内斗白热化,刘夫人借‘妖术’之名发难,全城童谣四起,动摇军心。曹(林风)五路大军已破黎阳外围,兵锋直指邺城!冀州人心惶惶。

董卓动向: 赵铁柱(董卓)在虎牢关布下重兵,依托新式工事与精良器械(标准化强弩、精钢甲片)死守。其‘西凉铁壁’战术初见成效,联军(尤其中路曹军)于关下伤亡剧增,攻势受阻。吕布受严令出战,然关隘狭窄难展其能,战况胶着。赵铁柱承受内部(李傕、郭汜不满消耗)及‘群星会’(要求其保存工业火种)双重压力,撤退倾向增强。

江东支援: 孙阳(孙权)首批海路物资(优质铁矿石三百石、铜锭五十石)已由‘商队’押送至新蔡港口,后续批次将持续跟进。另,小乔(韩雪)改进之‘星斗定向仪’草图一并附于货物中,请查收。

洛阳情报: 柳烟(貂蝉)已携重要情报(涉及王允余党、吕布心态、董卓内部矛盾及西凉工坊初步位置图)成功脱离洛阳,正前往‘兰台别苑’(蔡琰处)。其安危系于一线。

核心指令:

刘(陈默): 稳住荆襄!加速吸纳流民,囤积粮草,整训军备。江东物资务必高效转化。密切关注南阳张绣、荆州刘表动向,谨防其趁北方大乱南侵或阻挠我发展。‘隆中伏笔’可继续铺垫,但务必以巩固自身为绝对优先!邺城若破,河北崩溃在即,天下重心或将南移,汝处即成风暴之眼!万勿懈怠!

北方诸君: 生死博弈,各安天命。望以‘星火’为念。

素绢在刘备手中微微颤抖。邺城濒临崩溃!袁绍(钱广进)生死一线!甄宓冒险进行的“换血术”……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而曹操(林风)的攻势如此迅猛,显然是想在袁绍身死或邺城彻底内乱时一举拿下这河北心脏。董卓(赵铁柱)在虎牢关的顽强抵抗虽然延缓了曹操西进的脚步,却也让本就不稳固的联军付出了惨重代价。貂蝉脱险是好消息,但她携带的情报能否及时送达并发挥作用?

更让他感到沉重压力的是“群星会”核心明确的指令——荆襄是下一步的关键!邺城一旦陷落,袁氏势力土崩瓦解,整个北方将陷入更惨烈的权力真空和争夺,而相对安稳的南方,尤其是他刘备和新崛起的孙权,将成为各方势力觊觎的目标,同时也可能吸引更多的流民和资源。风暴之眼……这个形容无比贴切。

“大哥,怎么办?”关羽沉声问道,丹凤眼中寒光闪烁。张飞也摩拳擦掌,瓮声瓮气道:“娘嘞,袁本初要完蛋了?那群蠢货还在窝里斗!大哥,咱们要不要也去插一手?捞点好处?”

刘备缓缓摇头,眼神锐利如刀,将密报凑近烛火点燃。跳跃的火苗吞噬着绢帛,映亮了他脸上社畜特有的那种面对巨大KpI压力时的冷静与狠劲。

“翼德,休得胡言!”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邺城之事,自有北方诸公应对。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把这新蔡、把这荆襄之北,打造成铁桶一般!江东的矿石铜锭到了?好!立刻押送一半去铁官坊,命工匠日夜赶工,按林风提供的图谱,优先打造精良马具、兵甲!另一半入库封存备用。”

他走到简陋的沙盘前(这是模仿“群星会”共享的沙盘制作技术自己弄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新蔡的位置:“云长,加大流民安置力度!凡愿落户垦荒者,提供种子、租借新式农具(曲辕犁雏形),头年赋税减半!同时,征募健勇,以屯田兵制编练,半兵半农。命简雍带人,拿着甄宓的防疫手册,去各个流民聚集点巡查,水源、排污、病患隔离,给某一条条落实好!绝不能让时疫在此时蔓延,毁了我们的根基!”

“遵命!”关羽抱拳领命。

“还有,”刘备目光转向南方,那是刘表控制的襄阳方向,更远处则是徐庶提到的隆中山脉,“派得力人手,加强对南阳(张绣)、襄阳(刘表)方向的哨探!尤其注意南阳兵马的调动迹象。邺城若破,曹操下一个目标未必是洛阳,也可能是趁势南下,吞并张绣,威慑刘表!我们夹在中间,首当其冲!新蔡的城防,翼德,你亲自去督办,沟壑挖深,女墙加固,滚木礌石备足!” 他将“群星会”密令中关于“风暴之眼”的预判化作了具体的防御指令。

“得令!”张飞也收起急躁,肃然应道。

刘备的目光最后落在地图上那条象征汉水的曲线,以及更东面孙权控制的江东区域。孙阳的海船能送来矿石,意味着这条航线已经初步打通。“另外,”他补充道,“派人去港口,妥善安置江东来的船工和护卫,礼遇有加。问问他们一路见闻,特别是江东水军的规模和战力……还有,小乔姑娘的‘星斗定向仪’图纸,立刻请最好的匠师参详,务必尽快弄懂原理,尝试仿制或改进。将来,这条水路,可能就是我们连通江东、避敌锋芒的生命线!”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将来自北方的巨大压力转化为荆襄之地加速运转的动力。密室之外,新蔡城悄然加快了节奏。铁匠铺的炉火彻夜通红,打造着超越时代的兵甲雏形;新开垦的田地上,新式农具翻起沃土;流民们带着一丝希望,在新的聚落里安顿下来;简陋的医棚里,按照“甄夫人手册”行事的医吏们紧张地巡视着。而更南方的隆中山中,那位高卧的智者,是否会感知到这荆襄之北,一股迥异于时代的秩序之力正在艰难却坚定地凝聚?他是否会在推演天下棋局的星光沙盘上,为这枚名为“刘玄德”的棋子,重新标定权重?

刘备走出密室,望向北方阴沉的天空。邺城的血火似乎能灼烧到此地。巩固荆襄,是唯一的选择,也是迎接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的唯一舢板。然而,隆中山林里的那双眼睛,如同悬于夜空的星辰,其光芒穿透战云,已然让他如芒在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