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后汉异星录 > 第9章 冀州新土·荆棘王冠

后汉异星录 第9章 冀州新土·荆棘王冠

作者:凌阅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8:36:53

浓稠如血的夕阳,沉沉压住邺城高耸的城墙。这座河北曾经的心脏,刚刚经历了一场骤然的权力更迭,空气中还弥漫着铁锈、焦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血腥味。宽阔的青石主街两侧,高门豪族的朱漆大门大多紧闭,缝隙里却渗出无数道压抑而警惕的目光。街道上行人稀疏,步履匆匆,眼神躲闪。只有巡逻的曹军甲士铿锵的脚步声,一下下敲打着这过分寂静的城池,提醒着所有人——河北,已经换了主人。

曹操站在邺宫新修缮的望楼上,凭栏远眺。他身上的玄色锦袍压不住那股冷冽的枭雄气度,目光沉沉扫过这座庞大而陌生的城市,扫过远方阡陌纵横的原野。征服的狂热早已褪去,此刻盘踞在他心头的,是比攻城拔寨更为沉重和复杂的负担——如何将这片千疮百孔、人心各异的新土,真正纳入他“魏”字的版图,变成他宏大蓝图中坚实的一块拼图。商人灵魂的算盘在脑中飞速拨动:粮食、人口、铁矿、铜矿、盐道……每一项资源的整合与产出效率,都关乎他下一步庞大的计划——向北彻底清除袁氏残余,向西压制刘备,还有那深藏心底、远超当下所有人想象的“寰宇”蓝图。河北,这块新吞下的肥肉,却带着尖刺,硌得他生疼。

“主公。”温和而清晰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荀彧缓步上前,一身素色袍服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清癯。他手中捧着一卷厚厚的竹简,墨迹犹新。“今日收到的三郡急报。”

曹操没有回头,只是伸出手。荀彧将竹简递上。曹操展开,目光如冷电般扫过上面的字迹:巨鹿郡豪强私铸兵器,串联旧袁部曲,昼伏夜出,袭击新设的屯田点,烧毁粮仓一座;河间郡,儒生十数人聚于孔庙,哭祭袁本初,公然散发檄文,斥新政为“数典忘祖”、“毁弃圣道”,煽动乡民抗税;渤海郡,几股水匪趁乱劫掠漕运船只,据报其中混杂有袁谭旧部溃兵……

竹简被曹操合拢,发出轻微的脆响,在寂静的望楼上格外清晰。他嘴角扯出一丝冰冷的弧度,那笑容里没有喜怒,只有极致的权衡和杀伐决断前的森然。

“文若,看到了?四世三公的余荫,河北豪强的根基,不是几场胜仗就能连根拔起的。”曹操的声音低沉,像磨刀石上缓缓拉过的刀锋,“他们视孤的新政为刮骨钢刀,夺了他们的田,动了他们的佃户,掘了他们祖坟旁的好矿……呵,袁本初在时,他们便是一群吸附在巨树上的蛀虫;如今树倒了,蛀虫们反倒想自己当树了。”

荀彧默然片刻,眉宇间忧虑更深:“强龙难压地头蛇,自古皆然。新政触及其根本,抗势必烈。然则……若一味弹压,恐失河北士民之心,坐实流言,更生枝节。且大军新征,消耗甚巨,粮秣、兵员皆需仰赖河北供给。若各郡县因此动荡,生产停滞,则我根基动摇,不啻于敌国十万大军压境。”

就在这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喧嚣声浪猛地从望楼下方的主街尽头炸开,打破了压抑的寂静。那声音混杂着尖锐的哭嚎、愤怒的吼叫、兵刃碰撞的脆响和人群推搡的闷响。

“去看看!”曹操眼神一厉,转身便向楼梯口走去,玄色披风带起一阵冷风。荀彧立刻跟上。

望楼之下,主街靠近西市口的宽阔地带,此刻已乱成一锅滚沸的粥。数十名穿着破旧、面黄肌瘦的流民,围住了几口冒着热气的大釜——那是荀彧下令临时设置的施粥点。但此刻,粥棚已被掀翻,浓稠的米粥混着泥土泼洒一地,蒸腾的热气裹挟着焦糊味和绝望的气息。流民们不是来乞食的,他们眼中燃烧着一种被绝望点燃的疯狂。

“还我田来!你们这些杀千刀的,夺了我们的活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挥舞着枯瘦的手臂,嘶声力竭地哭喊着,浑浊的老泪纵横,“袁使君在时,我们还有口薄田糊口啊!你们一来,全都归了官家!官家!那田是我们祖辈的血汗啊!”他身后,几个衣衫稍好、眼神却更为狡狠的精壮汉子混在人群中,不断煽动。

“乡亲们,看看!看看这清汤寡水!”一个穿着半旧儒衫、头发花白的老者被两个家丁模样的人簇拱着,站在一个翻倒的木桶上,声嘶力竭地挥舞着一卷竹简,“《荀子·王制》有云:‘无恒产者无恒心’!无田则无家,无家则无国!曹公以力压人,尽收民田,此乃祸乱之本!与民争利,国将不国啊!我们去找曹公!求他开恩,还田于民!”

“对!还我田来!”愤怒的声浪被点燃,流民和混杂其中的部分被煽动起来的市民开始冲击试图维持秩序的少量曹军步卒。烂菜叶、土块纷纷砸向士兵的盾牌和甲胄。几个士兵被推搡得踉跄后退,粥棚残骸被踩踏得一片狼藉。

就在场面即将彻底失控,那几个精壮汉子悄然摸向腰间短刃的刹那——

“肃静!!!”

一声暴喝如同惊雷炸响,瞬间盖过了所有喧嚣。紧接着,沉闷密集的马蹄声如鼓点般从长街另一头急促逼近,带着一股令人窒息的铁血煞气!

人群仿佛被无形的巨手扼住了喉咙,陡然一静,惊恐地望向声音来源。

只见二十余骑裹挟着烟尘,如同钢铁洪流般猛冲而至。为首将领全身披挂玄甲寒光凛冽,头盔下只露出一双冰冷如鹰隼的眼睛,手中长槊斜指,正是虎豹骑精锐统领曹休。他身后的骑士,人披重铠,马覆面甲,战马鼻孔喷着白气,碗口大的铁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震人心魄的轰鸣。他们并未直接冲撞人群,而是在距离混乱中心十余步外骤然勒马,二十余匹战马同时人立而起,发出长长的嘶鸣,碎石尘土飞溅!

这绝对力量与纪律的展示,瞬间将刚才还汹涌的人潮死死钉在了原地。那些混在人群中煽风点火的精壮汉子,脸色煞白,握着短刃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曹休冰冷的目光扫过全场,如同刮骨的刀锋。他身后的虎豹骑无声地分开两翼,秩序井然,长槊平端,锐利的矛尖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森然的寒光,无形的杀气瞬间笼罩了整条街道。几个试图趁乱溜走的捣乱分子,被无声无息地堵住了去路,反剪双臂按倒在地。他们没有挣扎嚎叫,唯有那绝望的颤抖暴露了内心的恐惧。

人群一片死寂。只有风吹过破碎粥棚布幡的声音,和远处几声压抑的抽泣。

曹操面无表情地站在望楼边缘,将下方的一切尽收眼底。他身后的荀彧,看着自己苦心设点却被践踏一地的粥棚,看着百姓眼中那掺杂了恐惧、愤怒和绝望的复杂情绪,脸色苍白,袍袖下的手紧紧攥住,指节泛白。空气里弥漫着血腥气尚未散尽的硝烟味,以及一种更深的、名为“对立”的腐朽气息。

“砰!”

沉重的青铜镇纸被曹操猛地拍在巨大的紫檀木案几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震得案头的灯烛都晃了几晃。宽大的议事殿内,只有郭嘉沉闷的咳嗽声在回荡。这位鬼才谋士裹着一件厚实的玄狐裘,斜倚在锦垫上,面色带着病态的潮红,眼神却锐利依旧。

“还田于民?开恩?”曹操的声音冷得如同幽谷寒冰,嘴角却噙着一丝讥诮的弧度,目光扫过刚刚念完那份措辞“恳切”、实则暗藏杀机的“万民请愿书”的文书。“好一个‘与民争利,国将不国’!孤倒要问问,那些被豪强兼并、被隐匿的民田,都到哪里去了?那些流离失所、冻饿而死的‘民’,又是谁害的?!”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之怒,“他们口中的‘民’,不过是那些坐拥万顷良田、荫蔽数千佃户、仗着坞堡私兵横行乡里的豪强!是他们吸干了河北百姓骨髓的蛀虫!”

他猛地站起身,玄色袍袖带起一阵冷风,大步走到悬挂在殿侧的巨大冀州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巨鹿、河间、渤海几个地方:“看看!这些请愿书流出的地方,正是叛乱之火最旺之处!那些痛哭流涕、满口仁义道德的大儒名士,背后就是煽动作乱、私藏兵甲的豪强!他们以为哭几声孔圣人,喊几句祖制,就能让孤的刀变钝?让孤的新政胎死腹中?”

曹操猛地转身,眼中是商人特有的精算寒光与枭雄的冷酷交织:“此例绝不可开!敢触新政、敢煽动作乱者,杀无赦!传令曹休:巨鹿张氏,私藏袁谭溃兵,窝藏军械,主谋及成年男丁尽诛,坞堡拆毁,妇孺流徙辽东!河间聚众哭庙、散发檄文的儒生首脑三人,斩首示众,其余徒三千里!至于渤海那些水匪……”他冷笑一声,“查!不管背后是袁氏余孽还是地方豪族勾结,有一个算一个,首级悬于渡口!孤要用血告诉整个河北,什么叫规矩!”

“主公!”荀彧急忙起身,声音带着忧急,“杀伐过重,恐失人望,激起更大反弹!河北初定,人心如惊弓之鸟,当以抚为主,徐徐图之!况且,田亩清丈、矿藏收归、新学推广,皆需人手!若尽数屠戮驱赶,无人耕作,无人开矿,无人入学,新政岂非空中楼阁?根基不稳,大厦将倾啊!”

“文若此言差矣!”未等曹操开口,郭嘉强压下一阵咳嗽,略显沙哑却斩钉截铁的声音响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河北豪强,乃附骨之疽!不趁其根基未稳、尚未整合成势时以雷霆手段剜除,难道要等他们养好爪子,再反咬我们一口吗?”他苍白的脸上因激动泛出一抹异红,“抚?拿什么抚?用我们辛苦收上来的田亩、矿藏再分给他们?让他们继续做土皇帝?此非抚民,实乃资敌!除恶务尽,方为长久之安!主公之令,正合其时!”他语速极快,说到最后,气息急促,忍不住又剧烈咳嗽起来,慌忙用一方素白丝帕捂住嘴,指缝间隐有暗红。

曹操的目光在郭嘉掩唇的指缝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澜,随即变得更为深沉坚定。他抬手制止了还想再言的荀彧,声音不容置疑:“奉孝之言,孤意已决。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河北的规矩,必须由孤来立!文若的怀柔,”他看向荀彧,语气稍缓,“孤不是不懂。流民安置,刻不容缓。孤准你扩大屯田营规模,招募流民。无主之地,优先分配给投军有功者家眷及屯田精壮!授田,必须牢牢握在真正依附于我的人手中!此乃根基!另外,命满宠在邺城及诸郡城广招通晓律法、算术之吏,不拘出身,重建郡县法曹,将新政条令细化、昭告!让百姓知道,跟着孤,有田种,有饭吃,有功赏!至于那些豪强坞堡圈占的矿山、盐池、林场……”曹操眼中精光爆射,“立刻组建工官营!征募工匠和流民,全部收归官营!大匠作,你来统筹!”

一直侍立末席、负责工械营造的将作大匠立刻出列,躬身领命:“臣遵旨!只是……工官营急需大量精壮劳力与通晓技艺的工匠,只怕……”

“人手?”曹操声音斩钉截铁,“那些依附豪强的徒附、私兵,都是上好的人力!传令各军,扫平坞堡后,甄别可用者,尽数编入工官营!严加管束,劳作抵罪!告诉他们,在工官营出力,比给豪强当牛做马强!干得好,有赏,有地;敢生事,立斩不赦!”他如同一个最精明的商人,冷酷地将河北的一切资源,人力、土地、矿藏,都视为待价而沽、必须高效整合利用的资本。

“将作营新址,就选在邺城西郊洹水之畔。”郭嘉喘息稍定,强撑着指向地图一角,那里洹水蜿蜒,下游直通漳水、黄河,“水路便利,便于矿石、木材、成料的转运。高炉、锻造工坊、火药碾磨场……皆需依水而建。另外,主公,铁路……”他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邺城至邯郸,此线若通,邯郸铁石一日可至邺城炉前,何其迅捷!河北之地,沃野千里,若铺就铁路网,则兵锋粮秣瞬息可至,此乃强冀镇北之根基!当早作勘测规划!”

曹操眼中光芒大盛,仿佛看到了铁轨纵横、蒸汽呼啸的未来图景:“铁路!奉孝所言极是!命工官营及司天监精选通晓地理、算学之人,即刻着手勘测邺邯线!所需图纸标准,由奉孝定夺!”

荀彧听着这一系列杀气腾腾又野心勃勃的命令,看着曹操与郭嘉眼中那几乎要燃烧起来的、对“效率”和“未来”的狂热追求,再看看地图上那些即将被犁庭扫穴的据点,心中那“仁政”的理想如同被投入冰水的炭火,发出“嗤”的一声悲鸣,迅速黯淡下去。他张了张嘴,最终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他知道,他的主公已经做出了选择,一条以铁血开道、以效率为尺、直指未来的道路。他只能在这条路的边缘,努力去填补那些被铁蹄踏碎的裂隙,哪怕杯水车薪。河北的安定,注定要用无数人的血泪与白骨来换取,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邺城东区,一座相对清净的院落门前,挂着一块不起眼的木牌,上书“义济院”三字。院内空气弥漫着浓重的草药辛香和消毒用的醋味。这里本是一处荒废的驿馆,几天前被匆匆收拾出来,成了甄宓(方晴)主持的临时医疗点。与邺宫大殿里弥漫的铁血硝烟不同,这里只有压抑的呻吟、孩童无力的啼哭和医者沉静的安抚声。

衣衫褴褛的妇孺挤满了简陋的通铺,咳嗽声此起彼伏。空气污浊。几个粗通药理的仆妇在甄宓指导下,小心翼翼地用沸水煮过的布巾,为病人擦拭着高热滚烫的身体。甄宓穿着一身素净的棉布衣裙,长发简单挽起,罩着一条同样素净的围裙,正俯身在一个剧烈咳嗽的老妇病榻前,凝神为其号脉。她面容平静,唯有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和眼底那抹深重的忧虑,暴露着内心的沉重压力。

“阿婆,再忍一下,药马上就好。”甄宓声音温和,如同拂过山涧的清泉,带着一种奇异的安定力量。她从随身携带的、里面分门别类放满各种草药瓶罐和简易手术器械的藤编药箱中,取出一枚细长的银针,在老妇人腕上几个穴位轻轻刺入捻转。老妇人剧烈的咳嗽奇迹般地缓和下来,喘息着看向甄宓,浑浊的眼中满是感激和依赖。这双眼睛让甄宓想起自己曾经在急诊室里救治过的老人。

“夫人……神医啊……老婆子这条命……”老妇人挣扎着想说什么。

甄宓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温言道:“阿婆莫说话,省些力气。待会儿喝了药,好好睡一觉。”她起身,走向旁边临时用门板搭成的药台。一个年轻侍女正用小石臼仔细地研磨着几味草药,动作有些生疏。

“紫苏叶三分,陈皮两分,甘草一分……再加少许姜末。”甄宓一边轻声嘱咐,一边利落地将磨好的药粉按比例混合,用温热的米汤调和成糊状。“现在天寒,流民聚集,极易染上风寒。此药虽简,却能发汗解表,缓解症状。”她将药碗递给侍女,“小心些喂。”

侍女忙不迭应下。甄宓的目光扫过室内一张张痛苦而惶恐的面孔,心头沉甸甸的。这里的病人大多源于冻饿和卫生条件的极度恶劣,小部分是之前城内外零星冲突中的伤者。她有限的药物储备和人力,面对汹涌而来的病患,如同杯水车薪。更让她忧心的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风寒、更为凶险的气息已经在暗中蔓延。

“夫人!”一个负责登记病患的仆役匆匆跑来,声音带着急促,“东城刚送来的那对母子,孩子高热已退,但那妇人……咳得更厉害了,痰中……带血丝!”

甄宓心头猛地一沉,快步走向角落一张新支起的病榻。榻上的妇人脸色灰败,呼吸急促,每一次咳嗽都像是要把肺腑撕裂,嘴角残留着暗红的血沫。甄宓立刻拿起听筒(这是她根据记忆描述,由江东“航海院”工匠秘密打造,外壳是上好紫铜,内部结构极为粗糙),隔着薄薄的衣衫贴在妇人胸口。那嘶哑浑浊、如同拉扯破风箱般密集的湿罗音,让她瞬间确定了心中那不祥的预感——肺痨(肺结核)!

在这个时代,这几乎意味着死亡通知书!更可怕的是,它在拥挤污秽、营养不良的流民中传播的速度和杀伤力……

“立刻将这妇人移到后院单独辟出的隔间!所有接触过她的人,用烈酒净手!处理她衣物的仆妇,必须佩戴口罩!”甄宓的声音依旧冷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迅速下达指令。她打开药箱内层一个隐秘的小格,取出一小包散发着独特霉味的深绿色粉末——这是她根据前世对青霉菌的粗浅记忆,尝试用各种霉变物培养筛选出的原始“土霉”,效果微弱且不稳定,却是她眼下唯一可能对抗这种绝症的东西。她小心翼翼地用刀尖刮下一点,混入汤药。

看着妇人痛苦地服下药汁,甄宓的心却并未轻松。窗外天色已彻底暗了下来,寒风呜咽着刮过屋顶。她能做的太少太少。药物匮乏,真正懂医的人手更是奇缺。她带来的几个侍女和仆妇,只能做些简单的护理。普及卫生观念、建立隔离制度、寻找有效药物……每一项都困难重重。而更深的忧虑如同附骨之疽——这场战争带来的混乱、流离、饥饿,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和聚集,本身就是瘟疫滋生的温床!曹操的铁血新政,正在以另一种看不见的方式,点燃这致命的引线。她必须尽快找到郭嘉或者荀彧,这绝非一个“义济院”能扛住的灾难。她快速翻看自己的医疗日志,在其中一页用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符号标注着:“邺东流民营,咳嗽带血者增……恐发‘时疫’或‘肺痨’?症状凶急,非时之气…” 落款旁,画了一个极其醒目的红色三角。

夜色如墨,吞噬了白日最后一丝微光,也掩盖了白日血腥镇压后弥漫在空气中的恐惧与怨恨。邺城东郊,一座外表古朴、毫不起眼的庄园深处,却灯火通明。地下的密室内,气氛压抑得如同凝固的铅块。

数名身着华服锦袍、却难掩惊慌与愤懑的中年男子围坐一室,正是白日被曹休连根拔除的巨鹿张氏、河间名儒子弟以及渤海某豪族侥幸逃脱追捕的核心人物。主位上,一个面容枯槁、眼神却阴鸷如蛇的老者,正是暗中串联各家的渤海豪族家主,田畴(非历史同名人物)。他手中紧紧捏着一块边缘被烧灼得焦黑的碎布片,上面用暗红的血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张坞破,尽诛……勿回!”

“张家……完了!”一个巨鹿张氏的旁支子弟脸色惨白,声音带着哭腔和刻骨的仇恨,“曹贼……好狠的心肠!坞堡被毁,男丁尽屠!妇孺……妇孺都发配辽东苦寒之地去了……这是要绝我张氏血脉啊!”

“我族叔公……在孔庙前……被当街砍了头啊!”另一个河间的儒生打扮的青年,浑身筛糠般颤抖,眼中既有恐惧,更有对圣人受辱的悲愤,“尸体……尸体就挂在城门楼上示众……奇耻大辱!奇耻大辱!这曹贼……是要掘了我汉家礼乐文脉的根!”

“我家的船队……昨夜被水军围了!领头的管事和几个老把式……当场就被砍了!”渤海来的汉子一拳砸在桌上,杯盏乱跳,双眼赤红,“说什么通匪!狗屁!还不是眼红我们手里那几条盐道和私港!”他压低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疯狂,“田公!事到如今,我们几家,还有那些观望的,已经被曹贼逼到绝路了!再不动手,下一个就是我们!等着被他像杀鸡一样一个个宰掉吗?必须联络上袁显思(袁谭)公子!他在塞外,还有兵马!还有辽东的公孙家……里应外合,才有活路!”

田畴枯槁的手指摩挲着血书残片,眼中阴毒的光芒闪烁不定。他缓缓扫视着面前这些如同惊弓之鸟的盟友,声音沙哑低沉,如同毒蛇吐信:“急什么?曹贼这把火烧得越旺,杀得越狠,我们活命、乃至翻盘的机会,才越大!”他将血书碎片丢进炭盆,火焰瞬间将其吞噬,只留下一缕青烟。

“他以为杀了几个带头的,拆了几座坞堡,就能断了我们的根?笑话!河北的根,深埋在地下,盘根错节!张家的佃户,河间的儒生,渤海跑船的汉子们,他们的血仇,他们的失田之痛,都是我们的柴薪!”田畴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曹贼想开矿?想用流民和俘虏开矿?好啊!工官营……那里鱼龙混杂,正是我们最好的熔炉!把消息散出去,就说工官营的苦役,比在豪强坞堡下还不如,累死饿死无人收尸!还有那些被他授田的流民、军属……告诉他们,那田亩赋税重如泰山,早晚还是要收回去!那姓甄的女人开的医馆?呵,正好!就说那里邪气冲天,进去的人没几个能活着出来!把肺痨的消息,给我往大了传!就说那是曹贼失德,上天降下的瘟疫!”

密室内一片死寂,只有粗重的喘息和炭火偶尔的噼啪声。田畴阴冷的声音如同跗骨之蛆,钻进每个人的骨髓:“让流民继续乱!让矿工起来闹!让恐惧蔓延!乱到曹贼焦头烂额,调兵四处灭火!乱到他的工官营开不下去!乱到……他后院起火!那时,”他枯瘦的手指猛地握紧,“才是联络袁显思公子,引辽东、塞外雄兵的绝佳时机!我们要让曹贼明白,这河北的荆棘王冠,不是那么好戴的!要么扎得他头破血流,要么……就让他跌下王座,粉身碎骨!”

绝望的毒火,复仇的毒计,在幽暗的密室中悄然成型,如同瘟疫的种子,借着黑暗的掩护,无声地撒向这座刚刚被血洗过的城池,撒向那些惊魂未定、茫然无措的流民聚集地,撒向正在组建、充满了不安定因素的工官营。

魏王府深处,曹操的寝殿依旧亮着灯烛。曹操并未就寝,他披着一件单衣,正在灯下审视着几份刚刚送达、关于工官营选址和邺邯线前期勘测的简报,眉头微锁。案头,还堆着荀彧呈上的关于流民安置点疾疫隐忧的密报和甄宓以特殊方式加密送来的医疗日志摘要。

殿外值夜的虎贲卫士肃立如雕像。夜色浓稠,万籁俱寂。

就在这绝对的寂静中,距离寝殿不远,一处属于高级掾属值夜休憩的雅致小院卧房内。司马懿并未入睡。他仅着中衣,背对着一盏孤灯,面对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清冷的月光勾勒出他挺拔而略显孤峭的背影。

白日里主街道上那场混乱的喧嚣,曹休虎豹骑碾碎一切的铁蹄声,郭嘉那撕心裂肺的咳嗽与指缝间的暗红,荀彧苍白脸上的无奈,还有那些被挂上城头的首级……如同一幅幅破碎而充满张力的画面,在他脑中反复闪现、扭曲、重组。

突然,他猛地睁开眼!

梦境那冰冷的触感仿佛还残留在皮肤上。他梦到了狼群。不是草原上常见的狼,而是一种更加巨大、更加狡猾、眼中闪烁着土黄色贪婪光芒的巨狼!它们在漆黑的山林间无声潜行,獠牙森白,包围着一座孤零零燃烧的营寨。营寨里火光冲天,人影幢幢,绝望的呼喊与野兽贪婪的嘶嚎交织在一起,刺得人耳膜生疼。他清晰地看到,几头最壮硕的头狼,狡猾地避开了营寨正门最猛烈的反抗,竟从寨墙一处极其隐蔽、似乎早已被腐蚀松动的朽木缺口处,悄然钻了进去!营寨内守护核心粮仓的兵卒猝不及防,瞬间被扑倒、撕裂!象征着生存根本的粮仓熊熊燃烧起来……

司马懿深吸一口气,夜寒之气沁入肺腑,让他因梦境而略显急促的心跳缓缓平复。他走到书案前,没有点灯,借着窗外朦胧的月光,提起了笔。墨色在宣纸上无声晕染。

“兖州旧档,尽速再查。”

“甄氏女,邺东义济院,所医之患,源流记载,详录。”

“田氏,渤海盐枭,与袁谭旧部联络之人,有无漏网?”

字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冷峻锐利。他并未写下对梦境的任何解释,也未提及那些模糊的预感。但每一个词,都指向了白日喧嚣之下,那些被他敏锐捕捉到的、如同朽木缝隙般不易察觉的“漏洞”。甄宓的医馆,为何病患来源如此集中?田家那只在渤海根基深厚的老狐狸,在这次雷霆清扫中,真的如表面一般伤筋动骨了吗?司马懿的笔锋在最后一个名字上微微一顿,仿佛要将那无形的疑虑钉入纸背。他轻轻吹干墨迹,将纸条细细卷好,塞入一个特制的细竹管内。窗棂被无声推开一条缝隙,一只羽毛纯黑、近乎融入夜色的鸽子悄然落下。竹管被系在鸽足之上,下一刻,黑鸽振翅,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灯烛昏黄的光晕下,司马懿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只有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在黑暗中闪烁着如同鹰隼般专注而冰冷的幽光,穿透了眼前书案上的卷宗,仿佛要洞穿这邺城夜色下所有涌动的暗流。他的视线,似乎正落向城东那片在寒风中飘荡着草药气息的区域——义济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