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后汉异星录 > 第6章 金穗垂野·仓廪始实

后汉异星录 第6章 金穗垂野·仓廪始实

作者:凌阅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8:36:53

建安八年的盛夏,仿佛被“群星会”点燃的希望之火烘烤着,在中原与江南的大地上泼洒开一片前所未有的浓烈金黄。那不是贫瘠年代的枯槁,而是沉甸甸、饱盈盈的生命力在低语。风掠过,麦浪翻滚,稻海起伏,发出沙沙的、令人心安的声响,如同大地在均匀地呼吸。空气中弥漫着谷物将熟未熟时特有的清甜气息,混杂着泥土的芬芳和各地兴修的水利工程带来的湿润水汽,织成一张巨大的、充满生机的网,笼罩着经历了长久战乱与饥馑的山河。

在兖州东阿县广袤的屯田区,曹操(林风)治下的核心腹地,景象尤为壮观。一望无际的麦田如同铺向天边的金色锦缎。新推广的“宽垄密植”法让麦穗挤挤挨挨,每一株都竭力挺直腰杆,炫耀着饱满的颗粒。屯田兵和招募的流民们手持改良过的镰刀——刀身加宽、弧度更利于收割,在田垄间挥汗如雨。不远处的沟渠里,新式筒车在河水的推动下吱呀作响,将清冽的水源源源不断送入更高处的梯田。几个穿着粗布短衣、明显是寒门出身的“劝农官”蹲在田埂边,指着一株特别茁壮的麦子,对围拢的农人讲解着选种留种的要点。他们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被新制度赋予的、前所未有的权威感。

“看到了吗?就挑这样杆子粗壮、穗大粒饱的!秋收后单打单放,明年的种子就有了着落!都尉府严令,凡选种留种达标的农户,秋税可减一分!”一个年轻的劝农官指着手中的穗子,声音洪亮。

“曹司空真是神了!这麦子,比老汉我祖上种的强了一倍不止!”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农摩挲着金黄的麦穗,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光,“还有这水车,旱天也不怕了!”

隔壁的军屯区,场面更为肃整。士兵们如同操练般列队收割,动作整齐划一。监工的军官手里拿着硬木夹着的纸页——这是蔡琰(苏清)改良造纸术后流水线生产的“标准记录簿”,上面印着表格,详细记录着每片田地的亩数、用工、预计收成。穿着深色官服的“校检官”带着算筹和简易算盘,在田间穿梭抽查,核对数据,确保无人敢于虚报或克扣。曹操(林风)那套源自程序员的“数据驱动”、“流程标准化”理念,正以铁腕的方式,在这片土地上刻下深刻的印记。

这股金色的浪潮,并非只在曹魏境内奔涌。

荆州南郡:

刘备(陈默)与诸葛亮(原生)并肩站在襄阳城郊一处高坡上。坡下,是被精心规划过的、阡陌纵横的广阔农田。金黄的稻浪在阳光下闪耀,其间点缀着新推广种植的、来自江东秘密引入的占城稻青苗——这种生长期短、产量高、耐涝的稻种,正成为改变荆楚农业面貌的关键。不远处,都江堰延伸过来的灌溉支渠如同血脉,滋养着这片土地。

“主公请看,”诸葛亮羽扇轻指,清癯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意,“去岁推广的曲辕犁,深翻土地,省力高效;今春引种此稻,长势喜人。加之保甲联防,盗匪几近绝迹,百姓得以安心耕作。此乃真正的‘仁政’之基。”

刘备(陈默)用力地点点头,他感觉自己那个“社畜”灵魂深处对安稳的渴望,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得到慰藉。“孔明先生辛苦了。‘劝学所’那边如何?”

“进展顺利。”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徐元直正带着第一批结业的寒门学子,在各地‘劝学所’教授农人识字、算数,传授新农技。此非一日之功,然根基已筑。假以时日,民智渐开,根基便牢不可破。”他看着田间劳作的农人脸上满足的笑容,轻叹道:“民心如水,载舟覆舟。主公以诚相待,以实利惠民,此乃长远之道。” 这与刘备(陈默)骨子里厌恶内卷、追求和谐稳定的理念不谋而合。关羽和张飞分驻要隘,训练的新军也采用了部分由“群星会”共享过来的标准操典,纪律和效率明显提升。

冀州邺城:

甄宓(方晴)站在邺城新建的“太医院”二楼的露台,俯瞰着外面初具规模的城市。街道上人流明显增多,不少是拖家带口的新迁流民。太医院前院的门诊处排着长队,多是妇孺。得益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和粮食增产的预期,人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复。

“夫人,”一名年轻的女医官捧着几卷麻布书册恭敬地呈上,“这是各郡县上报的六月婴孩降生数目,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有余。”

甄宓接过名册,秀眉微蹙。数字背后是希望,但也隐藏着巨大的压力。妇婴死亡率依旧偏高,产后感染、新生儿破伤风……这些在她眼中本可预防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她感到一种外科医生面对恶劣医疗环境时的无力感,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带来的迫切。

“知道了。通知下去,下月第一期‘稳婆学堂’在太医院开课。由我亲授接生要点、卫生消毒之法。凡各县选送合格者,所需药材器械由太医院补贴三成。” 她的声音冷静而坚定,“另外,催一催冀州府,我请拨专款在常山郡试建的‘妇幼善堂’(孤儿院兼基础妇幼保健站),文书批了快一个月了!” 阻力,依旧来自那些认为此举“牝鸡司晨”、“靡费钱粮”的世家势力。袁绍(钱广进)虽支持她,但在平衡世家利益时,效率总让甄宓无奈。

而在邺城郊外的广阳门附近,袁绍(钱广进)正在巡视他寄予厚望的“冀州仓城”。巨大的粮仓依河而建,方便漕运。一车车新收的、饱满的麦子正源源不断地运来,倒入深不见底的仓廪,发出沉闷悦耳的哗啦声。管事捧着账册,汇报着入库数目,脸上尽是喜色。

“好!好啊!”袁绍(钱广进)抚掌大笑,商人的精明让他对囤积居奇、掌握硬通货有着本能的兴奋,“告诉那些海岱(山东)来的粮商,今年的新麦,价比去年上浮一成!就说……就说天子迁都,耗费巨大,冀州仓廪亦有定额!” 他试图利用“四世三公”的名望和天子在手的便利,在粮食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主公,”旁边的谋士审配却面露忧色,“本地几家大族……已有怨言。他们囤积的陈粮,若被新粮价压住,恐怕……”

袁绍的笑容微微一滞,摆摆手:“让度支曹(财政部)去安抚!就说朝廷会优先采购他们的陈粮充作军资,价格……可以商量。” 他感到一阵熟悉的疲惫,整合资源、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他的强项,但河北盘根错节的世家利益,就像一张无形的网,让他的每一次“商业运作”都步履维艰。刘夫人和其背后的家族,正借着这股“怨气”向袁绍施加压力,要求更多官营项目的份额。

江东建业:

不同于北方的麦浪金黄,江东的原野上,是占城稻那沉甸甸、低垂着头的饱满稻穗构成的青黄相接的海洋。湿润的暖风带着浓郁的水汽和稻香,吹拂过繁忙的水乡。

周瑜(原生)站在新建成的、位于建业城东、长江边的一座大型船坞旁,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巨大的龙骨已经铺设,匠人们正按照小乔(韩雪)提供的、画在坚韧桦树皮上的改进图纸,热火朝天地打造着新一代的海船。船型更加流线,船体结构引入了新的肋位设计,以增强抗风浪能力。木材的选料、处理,都标注着严格的标准——这是江东接收自“群星会”共享的、部分脱胎于董卓(赵铁柱)时代军工标准化的理念。

“公瑾大哥,你看这船肋的弧度,”小乔(韩雪)指着图纸的一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理科生解决问题后的兴奋,“我重新计算了不同吃水深度下船体各部分的应力分布,这里加厚,这里削薄,整体强度至少能提升一成半!等新一批从朱崖运来的铁力木到了,关键部位换装,效果会更好!”她语速飞快,夹杂着旁人听不懂的术语,但那份专注与热忱极具感染力。

周瑜眼中满是欣赏与惊叹,他从未见过对舟船之道钻研如此精深、且总能提出奇思妙想的女子。他指着远处江面上正进行舾装的两艘中等海船:“雪儿的图纸已令工匠们叹服。待新船下水,配合卫温将军在夷洲、朱崖新设的补给点,我江东船队便可尝试远探珠崖更南,甚至……传闻中的扶南(柬埔寨)了。” 他心中勾勒的海洋蓝图,因小乔的才智而变得更加清晰和可行。

而在建业城内的市舶司官署,气氛同样热烈。大乔(李雯)正有条不紊地翻看着厚厚一叠文书:交州士燮送来的大宗香料、象牙、珍珠的货单;会稽郡海商恳请增加海船配额以运载更多丝绸、瓷器的请愿书;还有来自荆州、甚至中原地区,试图通过江东渠道购买占城稻种和新型农具的密函(虽然被严格管控)。

“顾家的船队上月申报的货值,与他们实际缴纳的关税差额,又超出了两成。”大乔(李雯)放下手中的一份密报,对身边的书记女官(蔡琰女学的毕业生)平静地说,记者的敏锐让她对数据异常有着本能的警惕,“派可靠的人去句章港核实一下,看看他们是‘疏忽’了,还是把货‘疏忽’到别处去了。另外,”她拿起另一份文书,“这份请求从吴郡常平仓调拨三千斛陈粮‘赈济’山越的公文……批文过于急切,理由也牵强。查查背后是谁在推动,这些粮食最终会流向哪里。” 她深知,粮食的富足,在商人眼中就是流动的黄金,在野心家手中就是撬动局势的杠杆。孙权(孙阳)和周瑜专注于开拓与军事,后勤与商业情报的梳理,成了她默默承担的重任。

**

金色的丰收之下,并非一片祥和。膨胀的生机如同快速生长的藤蔓,也带来了新的缠绕与挤压。

人口的沉重:

各地汇总的数据被快马送至许都的曹操(林风)案头,也通过“群星会”的秘密渠道共享给核心成员。数字是惊人的:仅曹操治下核心四州,半年内新增入户(登记在册的流民安家)就超过十五万户!冀州、荆州亦不遑多让。江东则因持续的海外移民(卫温、诸葛直的船队带走了一批批无地流民和冒险者),压力相对稍缓。

庞大的人口意味着充足的劳动力和兵源,但也意味着对土地、水源、居住空间的空前需求。原本荒芜的丘陵被开垦,林地被砍伐,村落与村落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居住变得密集,水源的共用、田地的边界、乃至牲口的放牧,都成了邻里间摩擦的新源头。县衙里,因争夺水源、田界、甚至为争抢一头走失的耕牛而大打出手的诉讼案件激增。地方官吏疲于奔命。

更令人忧虑的是卫生。密集聚居加上卫生观念落后,一些地区开始出现零星的腹泻、疟疾。甄宓(方晴)从邺城发出的紧急公文里,已经明确提出警告:“人口骤聚,污秽易积,水源易染。若防疫不力,恐酿巨患!” 她正在编写的《防疫要略》和推动的建立基层“疾医点”的提案,在袁绍(钱广进)的案头,正与世家要求增加荫户名额的请愿堆积在一起。

土地的渴求:

新开垦的土地肥力需要积累,产能暂时无法与熟地相比。原有的良田在经历了数年的精耕细作和新技术加持后,产量虽高,但也面临着如何提高地力、防止退化的问题。小乔(韩雪)埋头于江东的秘密研究所(一处临江的僻静院落),尝试将自己有限的地理和生态知识转化为可行的方案。她指导农匠尝试用河泥混合草木灰、豆饼制作简易堆肥,并试图理解“轮作休耕”在这个时代如何更有效地推行。实验田的标记牌上,记录着不同地块的不同处理方式。她秀气的眉头时常紧锁,理论上的知识要落地,面临着太多不可控的变量和实践的鸿沟。

“这块休耕的地,杂草长得太疯了……抑制了明年作物的生长……这块加了堆肥的,长势确实好,但成本太高……”她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捻着一根稻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暗处的觊觎:

粮食!前所未有的充足粮食!这消息如同最诱人的蜜糖,吸引了各方的目光。

在曹操势力与袁绍势力交接的兖州北部、青州西部边境地带,巡逻的斥候发现了一些可疑的踪迹:大规模的车辙印迹消失在通往河北的小道;废弃的村落里,有陌生人短暂停留的痕迹;偶尔能截获一些试图夹带大宗优质麦种、甚至新式农具图纸向北偷运的行商。

“查!”曹操(林风)只批了一个冰冷冷的字。校事府的暗探如同幽灵般撒了出去。他心中警铃大作。河北世家?还是那个深藏不露的袁本初(钱广进)本人?粮食是战略物资,更是他推行新政、吸引流民、维持强大军力的核心资本,绝不容有失。

而在江东,大乔(李雯)也注意到了一些不寻常的动向。几批标注为“闽越特产”的货物,在句章港卸货后,并未进入江东市场,而是沿着内陆水道,神秘地流向了荆州方向。负责追踪的探子回报,接货的人操着些许南阳口音。“南阳……刘玄德治下?”大乔蹙眉。刘备(陈默)一向以仁义示人,他的需求完全可以通过正式渠道提出。这种鬼祟的交易,背后藏着什么?

**

面对丰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各方势力基于自身理念,开始着手夯实仓廪的基石,同时警惕地望向天际可能出现的阴云。

许都:标准与铁律

曹操(林风)的应对最为直接、高效,也最为强硬。一道道加急军令从司空府发出:

常平仓制度强化: 各郡国必须严格依据新修订的《均输平准令》,在粮价过低时(新粮上市期)由官府出面收购余粮充实各级常平仓;在粮价过高或遇灾荒时,以平价或赊贷形式放粮。执行情况纳入郡守考核,优者擢升,劣者严惩。此举意在稳定粮价,避免谷贱伤农,同时将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牢牢掌控在官府手中。

土地清丈与屯垦令: 由寒门士子组成的“度田特使”分赴各地,配属精锐军士,全面清丈无主荒地、隐瞒田产。清丈出的土地,优先划拨给新落户的流民屯垦(采用曹操改良的军屯制管理),或由官府直接组织屯田。这无异于对地方豪强隐瞒田产的行为宣战!兖州陈留、豫州汝南的几大世家已暗流汹涌。荀彧忧心忡忡地提醒曹操此举可能引发的反弹,曹操(林风)只是盯着舆图上标出的新开垦区,冷冷道:“根基不固,大厦将倾。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阻力?碾过去便是。”程序员的逻辑告诉他,冗余是必须清除的,系统才能高效运行。

防疫戒严令: 接受甄宓的建议,颁布《防疫疏》,要求各郡县:疏通沟渠,清理污秽;指定特定地点集中处理人畜粪便(集中堆肥);一旦发现聚集性疫情,立刻隔离封锁,方圆十里由驻军接管,由专门培训的“疾医”处理。违令者,以军法论处!冷酷,但有效。这份命令迅速被传抄,通过蔡琰(苏清)改良的印刷术,大量印刷成告示,张贴于各城邑乡亭。

襄阳:教化与疏导

刘备(陈默)和诸葛亮则选择了另一条路:

劝农与教化并行: “劝学所”成为核心。大量简易印刷的《农事辑要》(由诸葛亮主持编纂,融合了“群星会”共享的农业知识和老农经验)被分发下去,由各地劝学所组织农人夜晚或农闲时学习识字、算数,同时重点讲解选种、用肥、轮作、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教材内容通俗易懂,配以简单图画(由诸葛亮绘制草图)。识字多的农民,在分配新开垦土地时享有优先权。

兴修水利,优化人居: 组织大量民力,在人口密集区开挖或疏浚大型公共池塘、水井,改善饮水卫生;规划新建的村落,预先留出足够的排水沟渠和公共堆肥区域。同时,鼓励民众利用房前屋后、丘陵坡地种植桑麻果蔬,增加收入来源,分散对主粮的过度依赖。

引导拓边: 在诸葛亮的规划下,刘备发布《垦荒优抚令》,组织部分无地或少地、且有意愿的青壮流民,在军队保护下,向荆州西部、南部相对人烟稀少、但水土尚可的山区、湖区进行有组织的拓殖。官府提供初始农具、稻种,并免除前三年赋税。此举既缓解了核心区的人口压力,又拓展了势力范围。关羽坐镇南郡,张飞巡视新辟区域,弹压可能出现的土着冲突和匪患。稳定,是刘备(陈默)内心最深切的渴望。

邺城:平衡与妥协

袁绍(钱广进)的应对则充满了商人的权衡:

常平仓建立,但世家参与: 他下令在冀州各郡建立常平仓,却吸纳了河北大族入股,允许他们以粮食入股,按股分红。美其名曰“集众力而利民生”。此举迅速平息了部分世家的不满,甚至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因可借机影响粮价),但也埋下了隐患——常平仓的平抑作用将被削弱,甚至可能沦为世家操纵市场的工具。甄宓(方晴)对此深感忧虑,却无可奈何。

土地置换与商业补偿: 对于土地清丈出的无主荒地,以及甄宓推动的“妇幼善堂”、“疾医点”所需用地,袁绍(钱广进)倾向于用偏远地区的官田或减免部分商业赋税作为补偿,换取世家豪强对核心区域土地和城市空间的让步。效率不高,程序繁琐,但暂时维系了表面的和谐。

“以工代赈”疏解压力: 袁绍(钱广进)利用整合的庞大资源,在河北启动了一系列大型工程:疏浚漳河水系、加固黄河堤防、扩建邺城、修建连接幽并的官道。大量涌入的流民被纳入这些工程中,以工代赈,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也减少了社会闲散人员,同时提升了基础设施。这很符合他“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的商业思维。

建业:开源与固防

孙权(孙阳)和周瑜的思路则更为外向:

海贸反哺: 加速输出丝绸、瓷器、漆器等手工业品,通过海贸换取南洋的粮食(如占城稻米)、木材(优质船材)、药材、甚至铜料等稀缺资源。市舶司的税收成为江东重要的财政支柱。大乔(李雯)在市舶司的作用愈发关键,她的情报网络严密监控着大宗货物的流向。

移民潮持续: 卫温、诸葛直的船队持续运作,将一批批愿意冒险的流民和失地农民运往夷洲、朱崖。这些新开拓的土地虽然蛮荒,但面积广阔,地力未经消耗,成为江东重要的粮仓和战略纵深。小乔(韩雪)改进的海船,运载量和安全性都显着提升。

坚壁清野防山越: 在粮食富足的消息刺激下,盘踞在丹阳、会稽等郡山区的山越部落活动更加频繁,小规模袭扰增多。周瑜下令边境郡县,将分散的村落集中迁入新修建的、带有坞堡防御功能的“屯寨”,实行联防。同时依托水利工程,在关键隘口修筑小型水坝,形成防御屏障。孙权的军队保持着高度戒备,随时准备扑灭山越的觊觎之火。

金色的麦穗终于被成捆地放倒,稻谷在打谷场上飞扬。各地的常平仓如同贪婪的巨兽,吞噬着海量的粮食。仓廪前所未有地充实起来。

在许都司空府,曹操(林风)看着各地呈报上来的、堆成小山的最终入库粮册,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数字让他安心。这是他铁腕统治、高效执行的成果,是未来争霸最坚实的底气。他提笔,在给荀彧的指令中,在“储备军粮,整修武备”之后,又添上了一句:“着工坊速报新式投石车、重型连弩量产进度。” 仓廪实,而知兵戈之利。下一步的棋,他已了然于胸。

邺城皇宫(傀儡天子行在)旁的袁绍大将军府内,气氛则缓和许多。袁绍(钱广进)设下小宴,招待几位出力甚大的河北世家家主。席间觥筹交错,都在谈论着今岁的丰收和粮价。袁绍许诺明年开春将开放几条利润丰厚的官营盐铁线路给在座的家族经营。宾主尽欢。甄宓(方晴)没有出席宴会。她在太医院昏暗的烛光下,仔细翻阅着刚送来的、冀州南部清河郡关于婴儿腹泻病例异常增多的报告,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重。她提笔,在报告上重重画了一个圈,写下:“疑为水源污染引发泄疫?速遣疾医组彻查源头!必要时可请边军协助封锁疫区!”

襄阳的州牧府后堂,刘备(陈默)难得地露出了放松的笑容。诸葛亮将汇总的秋粮入仓数目和劝学所进展情况呈上,数字令人振奋。窗外传来新迁入的流民孩童在劝学所临时校舍里朗朗诵读《千字文》的声音,稚嫩而充满希望。“民心渐稳,仓廪充实,此乃根本。”刘备感慨道。关羽捋髯颔首,张飞也咧开嘴笑了。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却望向北方:“根基已固,然天下未安。兖州曹公厉兵秣马,河北袁公与世家宴饮,其志非小。我主仁德播于荆益,亦当思长远之策。”和平的表象下,暗流从未停止。

建业吴侯府的书房内,孙权(孙阳)正看着大乔(李雯)呈上的一份密报,面色凝重。密报不仅提到有可疑商人试图收购江东特有的占城稻种运往江北(曹操地盘),还附上了一则从荆州蔡琰处秘密转来的消息:

“…近日收冀州南部游学士子传言,其家乡有飞蝗异动,其势虽未成灾,然成虫较往年提前半月羽化,且喜食新推广之麦穗,疑与去岁暖冬有关。琰已嘱甄夫人留意。另,有行商自兖北来,言彼处有豪强暗中高价收购旧年劣种,用途不明,似非农事所需。望江东诸友,亦慎察粮储、虫害之事。苏清 具。”

大乔(李雯)指着密报中关于“收购旧年劣种”的部分,低声道:“此事颇为蹊跷。旧种粮价低廉,产量远不如新种。若为牟利,断无此理。除非……” 她眼中闪过一丝记者的锐利,“另有所图?”

就在此时,书房的门被急促敲响。周瑜的声音在外响起:“主公,紧急军情!吕蒙将军急报,丹阳泾县一带山越,趁秋收粮足,纠集数千之众,突袭我新设之屯寨!已焚毁粮仓两座,劫走新粮数百斛!其来势汹汹,不似寻常抢掠!”

孙权(孙阳)猛地站起,少年君主的面庞瞬间被愤怒和战意笼罩。周瑜推门而入,脸色严峻。

窗外,金秋的阳光依旧灿烂,照耀着仓廪充实的土地。

然而,丰收的喜悦尚未散去,虫害的阴影已在北方悄然滋生,可疑的粮种交易指向不明的阴谋,山越的烽火猝然点燃了江东的边境。

更遥远的天际,那片因气候变化而躁动不安的北方草原深处,一个吸纳了流亡胡族力量的强大联盟,其铁骑扬起的烟尘,似乎已经隐隐可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