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开往1949的绿皮火车 > 第67章 这线路,这材料,没见过!

陈雪那句“那是未来”,如同在指挥部里投下了一颗无声的炸弹。

王团长、高参谋等人反复追问细节,陈雪却只是摇头,不是她不想说,而是很多东西她根本描述不清楚,或者说出来也无人能懂。她只能反复强调:“他的知识远超我们想象,技术水准…无法估量。合作,必须合作!”

这种语焉不详却极度震撼的反馈,让总部最终下定了决心。第二天,一份盖着最高级别印章的绝密指令送达前沿阵地:

“即日起,授予李诺同志‘特别技术顾问’身份,享受对应待遇。在确保绝对安全及李诺同志自愿前提下,授权陈雪同志作为唯一联络员,可定期进入列车非核心区域进行技术交流与学习。一切交流内容列为最高机密。另,尽其所能,满足李诺同志合理的能源及物资需求,全力协助其恢复状态。”

这几乎是以国家背书的形式,正式确认了与李诺的合作关系,并且给予了极高的信任和自由度。

陈雪拿到这份命令时,手都在微微颤抖。她知道,一个前所未有的、触摸未来的机会,已经摆在了她的面前。

而她的第一次正式“技术交流”任务,就非常具体——尝试修复或优化阵地那台老爷发电机和脆弱的供电线路,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效率。这是李诺主动提出的,既是为了回报,也是一次“教学演示”。

再次进入那充满未来感的车厢,陈雪的心态已经平稳了许多,但求知若渴的激动丝毫未减。她带上了发电机和线路的图纸,以及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

李诺似乎早就准备好了。在生活区的显示屏上,已经调出了发电机和阵地供电线路的简化三维模型——这是根据陈雪之前提供的图纸和他自己的外部扫描数据合成的。

“问题主要在这里,还有这里。”李诺用手指在屏幕上虚拟的发电机模型上点了几个位置,“气缸磨损严重,化油器设计落后导致燃油效率低,电压调节器不稳定…至于线路,老化、氧化、接头电阻过大…”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所有关键问题,有些甚至是钱工程师他们反复测试才隐约察觉到的隐患。

陈雪一边飞快记录,一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现有条件下可能的改进方案,比如尝试打磨气缸壁,调整化油器混合比,用更粗的铜线更换部分线路…

李诺耐心地听着,时而点头,时而补充更优化的建议,比如:“打磨气缸可以,但要注意精度,最好能找到金刚砂…化油器调整范围有限,我教你一个土办法,在进气管加个简单的预热装置,能稍微提升雾化效果…换线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接头处理,我这里有几种更好的防氧化和压接方法…”

他不仅指出问题,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基于这个时代工业水平的解决方案!甚至,他让系统生成了几种简易工具和夹具的设计图,比如一个手动操作的线缆压接钳改良方案,一个利用废旧轴承改造的简易精度研磨台…

陈雪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感觉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很多她之前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的难题,在李诺这里往往只是一两句点拨,或者一个巧妙的结构设计,就豁然开朗。

“走吧,理论说得再多,不如动手看看。”李诺站起身,走向生活区一侧墙壁。随着他的靠近,墙壁无声地滑开,露出了一个更加狭长的空间。

这里似乎是列车的设备维护通道或者某个辅助功能间,没有生活区那么“科幻”,但也绝非这个时代的产物。墙壁上布满了各种颜色的、包裹着柔韧绝缘材料的线束和管道,整齐地固定在卡槽内,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微光指示灯。一些模块化的、造型简洁的设备箱嵌入在墙壁中,表面只有简单的标识和状态灯。

陈雪的目光瞬间就被那些线束和材料吸引了!

那些线缆的外皮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银灰色材质,摸上去略带弹性,却异常坚韧,绝缘性能极佳。里面的导体似乎也不是纯铜,闪烁着一种奇特的金属光泽。管道则是半透明的,能看到里面流动着不同颜色的液体或气体(可能是冷却液或液压油?),接口处严丝合缝,没有任何泄漏。

“这线路…这材料…从来没见过的!”她忍不住低声惊呼,作为一名工程师,她太清楚眼前这些东西所代表的材料学和工艺水平了,甩开这个时代起码几条街!

李诺从一个设备箱里取出了一个巴掌大小、造型流畅的银色工具盒,打开后,里面是几件陈雪完全叫不出名字的工具:有的像万用表但屏幕是柔性的,有的像钳子但头部结构极其复杂,还有几个不同形状的、散发着温和蓝光的“探头”。

“这是便携式多功能检测仪,能量不足,只能当高级点的万用表和示波器用。”李诺拿起那个像万用表的设备,随手检测了一下旁边一条线缆的电流和信号完整性,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极其稳定和纯净的波形图,“这些工具的原理你们暂时无法理解,但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检测结果,来指导外面的维修。”

他带着陈雪,利用这些未来工具,重新检测了发电机和供电线路的图纸,标注出了更精确的故障点和优化参数。

陈雪看着检测仪上那些清晰直观、远超现有仪器精度的数据,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数数的孩童,突然被带进了一个充满微积分和量子的世界,既震撼又兴奋。

“如果能搞清楚这些材料的成分和工艺…”她盯着那些线缆,眼神火热。

“材料学是工业的基础,但不是一蹴而就的。”李诺适时地泼了点冷水,“先从最基础的、你们能理解和实现的改进开始。比如,先把发电机的输出稳定下来,把线路损耗降下来。”

陈雪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躁动,用力点了点头。她知道李诺说得对,路要一步一步走。

带着李诺提供的优化方案、检测数据和几种简易工具的设计图,陈雪如同捧着绝世秘籍一般,离开了列车。

接下来的几天,阵地上演了一场热火朝天的技术革新。

钱工程师和几位专家根据陈雪带回来的方案和图样,带着战士们和后勤人员,开始对那台老爷发电机进行“手术”:小心翼翼地打磨气缸,加装简易的进气管预热装置,调整稳压电路…

同时,更换老旧线路、采用新的接头处理和压接工艺的工作也同步展开。

过程中遇到了无数困难,材料不达标,加工精度不够,但每当他们遇到瓶颈,陈雪就会进入列车向李诺请教,总能得到一些巧妙的、基于现有条件的替代方案。

当改造后的发电机再次启动时,那原本嘈杂不稳的轰鸣声变得平稳有力了许多!输出电压也稳定在了预期的范围!

当新的供电线路铺设完毕,用上新的接头工艺后,测量发现线路损耗竟然降低了近百分之三十!

这意味着,同样发出来的电,能点亮更多的灯,带动更多的设备!

整个阵地的用电状况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改善!夜间照明更亮,覆盖更广,电台通讯也更加清晰稳定!

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受到了技术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力量!

而陈雪,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技术能力飞速提升,更在李诺有意识的引导下,开始系统地学习一些更基础的、超越这个时代但又能够得着的理论知识。

她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来自未来的雨露。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陈雪工程师变得越来越沉默,但也越来越深邃,眼神中时常闪烁着一种洞察本质的光芒。

只有她自己知道,每一次踏入那扇门,都是一次对认知极限的冲击和拓展。

而李诺看着能量读数终于突破了【10%】的门槛,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种子已经播下,并且开始发芽。

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他看向黑风岭的方向,那里,蕴藏着更强大的能量源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