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开往1949的绿皮火车 > 第52章 请教方言和习俗

开往1949的绿皮火车 第52章 请教方言和习俗

作者:落日听风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5 08:22:38

能量恢复到【0.7%】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外界提供的煤炭和电力似乎达到了一个瓶颈,效率无法再进一步提升。钱工程师和技术小组围着那台信号分析仪,试图从之前十分钟的数据流里榨取更多信息,却收获寥寥,急得抓耳挠腮。

车内,李诺并没有急于再次开启数据输出。他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一次恰到好处的展示足以吊足胃口,频繁暴露反而会让人失去新鲜感,甚至暴露出他其实外强中干的底细。

他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让能量稳稳地突破1%,尝试连接图书馆进行关键查询。

等待的时间里,他也没闲着。

之前通过数据流输出的“生命体征模拟信号”里,他故意添加了“虚弱,需持续能量输入”的状态。这招果然好用,外面投喂得更勤快了。

但这也让他意识到另一个问题——他对外面的世界,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语言半通不通,靠着广播和零星对话连蒙带猜。

习俗一无所知,闹出笑话事小,引起误会事大。

甚至对这个平行时空1950年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乃至日常细节,都处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

这样下去,就算以后能出去了,也是个格格不入的“异类”,寸步难行。

必须尽快补课!

而最好的老师,不就是现成的吗?

张建国!这个耿直又有点轴的民兵队长(现在是特别警卫班长),心思相对单纯,又是本地人,对周围情况熟悉,正是绝佳的“文化顾问”人选。

怎么请教?直接敲摩尔斯电码问“啥是啥”?太费劲,而且很多文化习俗不是几个代码能说清的。

得换个方式。

李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个简易的数据接口和竹篮。

他拆下之前的“数据探头”,重新制作了一个。这次,他没有连接复杂的内部数据,而是简单地将其做成了一个…开关触发器。当这个探头接触外部导体(比如地面)时,会触发驾驶舱内一个极其简单的音频回路,发出一种固定的、低沉的嗡鸣声。

然后,他又撕下一张纸,用铅笔写上:

“张建国同志:为更好协作,需学习本地语言习俗。可否每日抽空,至车门外,隔门教我?我可敲击回应(一声对,两声错,三声不懂)。另,此物接触地面时,表示我正在聆听。李诺。”

他将纸条和新的“聆听探头”一起放入竹篮,晃了上去。

车外,张建国取下竹篮,看到纸条内容,愣了一下,随即咧开大嘴笑了。

“哈哈!李诺同志要跟俺学说话?好事啊!”他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种被信任、被需要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比起那些高深莫测的技术问题,教说话这事儿他觉得自己能行!

他立刻把纸条拿去给王团长和钱工程师看。

王团长看了看,点点头:“这是好事。说明他想真正融入咱们,不是拿咱们当外人。建国,这个任务很重要,一定要教好!注意分寸,不该说的别说。”最后一句是提醒。

钱工程师则对那个“聆听探头”更感兴趣,拿去检测了半天,发现就是一个简单的通断开关装置,失望之余,也松了口气——看来对方也不是随时都能监控外面。

于是,一场奇特的“隔门语言文化课”就这样开始了。

每天固定时间,张建国就会搬个小马扎,坐到车门外,对着车门开始他的“教学”。

“李诺同志,俺今天教你咋打招呼。见了长辈或者领导,得说‘吃了么’?表示关心,懂不?你敲一下试试。”

咚。(吃了么?懂了。)

“哎对喽!要是同辈分的,或者熟人,就说‘干啥去’?也挺好。敲一下。”

咚。(干啥去?也懂了。)

“要是看见小孩,得问‘多大了’?显得亲切。敲一下。”

咚。(多大了?懂了。)

张建国教得兴致勃勃,感觉自己简直是在完成一项历史使命。

李诺在里面听得哭笑不得。这教学方式也太原始了。但他还是耐心地听着,努力记忆、分辨着那些带着浓重口音的方言词汇和语调。这比听广播直观多了。

有时他也会尝试提问。比如连续急促地敲击,表示“为什么”。

张建国就得费劲地解释:“为啥见面问吃了么?呃…因为以前穷啊,吃饱饭是大事,这么问显得实在…”

教学过程中,自然也闹出不少笑话。

有一次张建国教到本地一种特色食物“粘豆包”,形容它“黏糊糊,甜丝丝,好吃顶饿”。

结果李诺联想到了压缩干粮,敲击回应表示“明白,类似军用干粮”。

张建国顿时急了,隔着门嚷嚷:“那咋能一样呢!俺们这豆包是黄米面的,红豆馅的,蒸出来香着呢!你们那干粮硬得能硌掉牙!差远了!你得敲两声!错了!”

咚!咚!(错了!)

李诺:“……”好吧,民愤极大。

还有一次,张建国说到村里红白喜事的规矩,提到“白事得哭丧,哭得越响越显孝顺”。

李诺基于现代观念,敲击表示“不理解,情感应发自内心”。

张建国愣了半天,才叹口气道:“理是这么个理…但老规矩就是这样,有时候面子上的功夫也得做啊…唉,这事一句两句说不清,你就先记住吧。”

通过这些看似琐碎的对话,李诺不仅语言听力水平飞速提升,更是管中窥豹,对这个时代农村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故、甚至隐藏在背后的贫困与无奈,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这不再是历史书上的冰冷文字,而是透过张建国那带着烟火气的讲述,活生生地展现在他面前。

车外的王团长、钱工程师等人,听着张建国每天雷打不动地对着车门“自言自语”,时而哈哈大笑,时而争得面红耳赤,心情也都有些复杂。

一方面,觉得这画面有点滑稽。另一方面,也真切地感受到车里那位“李诺同志”正在努力地、笨拙地试图理解和融入他们。这种姿态,无形中消解了不少隔阂和戒心。

就连钱工程师,有时也会忍不住凑过去听一耳朵,听到有趣的地方还会摇摇头笑笑。

然而,平静的学习时光总是短暂的。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

张建国正蹲在车门口,一边啃着窝头,一边琢磨今天该教点啥:“李诺同志,今天俺教你咱这儿的节气歌咋样?种地用得着…”

话还没说完——

咻——!!!轰!!!

一声极其尖锐、完全不同於以往任何炮击的呼啸声由远及近!紧接着,阵地侧后方的一座小山包上,猛地腾起一团巨大的、夹杂着诡异蓝绿色火焰的爆炸烟云!

那爆炸声沉闷却极具穿透力,震得人心口发闷!

“什么炮?!!”王团长从指挥部冲出来,举着望远镜,脸色大变。那爆炸威力远超之前的迫击炮和山炮!

几乎同时,通讯兵尖叫着从电台室跑出来:“团长!师部急电!敌军可能投入了新型实验性武器!疑似…燃料空气炸弹或某种化学炮弹!让我们极度小心!”

燃料空气炸弹?!化学弹?!

所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这可是沾上就非死即残的玩意儿!

咻——!!!

第二发怪异的炮弹再次袭来!这次落点更近,就在阵地前沿不到五百米的地方!

轰!!!

更大的爆炸声响起!诡异的蓝绿色火焰迅速蔓延,甚至引燃了地面的植被和工事木材,散发出刺鼻的、令人头晕目眩的气味!

“毒气?!掩蔽!戴防毒面具!”王团长声嘶力竭地大吼!

阵地上一片混乱!战士们慌忙寻找防毒面具(很多部队根本没有配发),或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张建国也慌了,下意识就想往车门那边跑,想去“保护”李诺同志。

“回来!你不要命了!”王团长一把将他拽回掩体,“那铁壳子比咱们禁炸!你先顾好自己!”

车内,李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威力诡异的新式武器吓了一跳。

【检测到高强度爆炸及异常化学物质释放…】

【车体密封性良好,内部空气未受污染。】

【外部传感器检测到碳氢化合物剧烈燃烧特征及未知化学添加剂…疑似温压弹或初代化武混合体…】

温压弹?化武?这时代就有这玩意儿了?还他妈是混合体?!

敌人真是下血本了!

必须立刻搞清楚这武器的特性!否则外面的人要遭殃!

他再也顾不得节省能量,猛地扑到控制台前。

“系统!启动所有残余传感器!重点分析爆炸残留物化学成份!评估杀伤机理和防御方法!能耗最高优先级!”

【指令确认。启动残余化学传感器、光谱分析仪…能耗加剧…】

【能源水平:0.95%...0.94%...】

【分析中…检测到金属粉末(铝、镁)、高能炸药成份、以及…刺激性神经毒剂前体(未完全反应)…】

【杀伤机理:高压冲击波、高温灼烧、局部缺氧、及微量毒气吸入伤害…】

【建议防御措施:远离爆心、寻找掩体、隔绝空气、清水或碱性溶液冲洗暴露皮肤…】

有了!

虽然分析粗略,但关键信息都有了!

李诺立刻抓起铅笔,在一张纸上飞快地写下分析结果和建议,字迹潦草却清晰:

“新武器:混合弹药。含高爆、燃烧剂、微量毒气。杀伤:冲击波、高温、窒息、毒气。防御:找坚固掩体、湿布掩口鼻、远离火焰、尽快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

写完后,他毫不犹豫地将纸条塞进竹篮,疯狂地晃动绳子!

车外,张建国正躲在掩体后,用湿毛巾捂着口鼻,焦急万分。突然看到竹篮落下,他也顾不上危险,一个箭步冲过去抓起纸条,看都没看就飞奔着送往指挥部。

王团长和钱工程师看到纸条上的内容,又惊又喜!

“是温压弹!还有毒气!快!传令下去!按纸条上的方法防护!快!”王团长几乎是吼着下达命令。

命令迅速传遍阵地。战士们虽然不懂什么是温压弹,但有了明确的指令,立刻有了主心骨,纷纷寻找更坚固的掩体,用一切能找到的水浸湿衣物捂住口鼻。

第三发炮弹落下,造成的伤亡果然比前两发小了很多!

钱工程师看着纸条上那精准的分析和专业的术语,手都在颤抖:“他…他连这都懂?!他到底…是什么人啊?!”

张建国却喘着粗气,看着沉默的车门,突然冒出一句:

“俺看…李诺同志不是啥神仙妖怪…”

“他就是个…懂得特别多的…自己人!”

“就是这方言…说得还不太利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