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 第56章 兵部问询至,奏对藏机锋

京城,紫禁城,西苑。

嘉靖皇帝身穿一身宽大的八卦道袍,正盘膝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殿内青烟袅袅,异香扑鼻。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迈着小碎步,悄无声息地走到丹陛之下,手中捧着一份奏本,却不敢出声打扰。

不知过了多久,嘉靖皇帝才缓缓睁开眼睛,眼中一丝精光闪过,声音飘忽地问道:“什么事?”

“回皇爷,”黄锦连忙跪下,将奏本高高举过头顶,“宣府总兵卢秉坤八百里加急奏报,言……靖王朱衡,在封地私藏军匠,私造兵甲,恐有不臣之心。”

“哦?”嘉靖皇帝的眉毛微微一挑,似乎来了些兴趣,“靖王?朕那个病怏怏的侄儿?”

在他印象里,这个侄儿自幼体弱多病,没什么存在感,封到宣府那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本就是让他自生自灭的意思。私造兵甲?他有那个胆子?

“拿来朕看看。”

黄锦连忙起身,将奏本呈了上去。

嘉靖皇帝接过奏本,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奏本上,卢秉坤的言辞恳切,先是痛陈边防艰难,再引出靖王于封地建立匠学府,招揽能工巧匠,以“水力锻打之法”日夜赶制兵器,其工艺远超官造。奏疏将此事定性为“违制”,而非“谋逆”,字里行间,既表达了作为边镇大将的担忧,又巧妙地将皮球踢给了朝廷。

“水力锻打?私藏军匠?”嘉靖皇帝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敲击着奏本。

他多疑的性格,让他对任何藩王都抱有十二分的警惕。一个体弱多病的藩王,突然变得这么能折腾,背后一定有文章。

“黄锦。”

“奴婢在。”

“传旨兵部,派个得力的人,去宣府走一趟。”嘉靖皇帝淡淡地说道,“不要大张旗鼓,就以‘核查边镇军备’为由。朕要知道,这个靖王,到底是真有野心,还是卢秉坤在夸大其词,想要借机索要军费。”

他的声音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 aquilo的冷光:“再拟一道密旨,让他去查清楚,那所谓的‘新式火器’,究竟是怎么回事。若是真有此物,东西从哪来的,图纸又是谁给的。”

“奴婢遵旨!”黄锦心中一凛,他知道,皇上这是动了真疑心了。

……

半个月后,一队由京城出发的官差,护送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抵达了宣府城。

为首的,是兵部职方司郎中,石文立。

石文立年近五十,面容清瘦,留着一撮山羊胡,一双眼睛看似浑浊,实则精光内敛。他是官场上的老油条,最擅长和光同尘,也最擅长在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

他没有先去总兵府,而是直接拿着兵部的勘合文书,来到了靖王府。

“下官兵部职方司石文立,奉旨核查宣府军备,途径贵地,特来拜见王爷。”石文立在王府门前,对着前来迎接的朱衡,行了个标准的官礼。

“石大人一路辛苦。”朱衡笑容可掬,亲自将他迎了进去,“朝廷关心边防,实乃我大明之福。本王地处偏僻,消息闭塞,正想向石大人请教京中见闻呢。”

两人分宾主落座,一番寒暄,滴水不漏。

石文立呷了一口茶,状似无意地问道:“下官来时,听闻王爷在城外建了一座匠学府,招揽了不少能工巧匠,致力于改良器械,不知下官可有幸一观?”

来了!

朱衡心中冷笑,脸上却露出一副惊喜又略带羞赧的表情:“哎呀,不过是些不入流的小玩意儿,本王自娱自乐罢了,没想到竟传到了京城,真是贻笑大方了。既然大人有兴趣,本王自当奉陪。”

半个时辰后,石文立站在了匠学府那片专门开辟出来的“试验田”前。

朱衡指着田里几块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土地,一脸兴奋地介绍道:“石大人请看,这便是在下潜心研究的‘改良农具’。”

石文立看着那几块像是被野猪拱过的地,眼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敢问王爷,是何等农具,有此等威力?”

“嘿嘿,此物名为‘雷震子’!”朱衡神秘一笑,拍了拍手。

只见王二麻子抱着一个黑乎乎、圆滚滚的铁疙瘩走了过来。那铁疙瘩,约莫人头大小,表面粗糙,上面还有一个引信的口子。

“石大人,您看。”朱衡拿起那铁疙瘩,在手里掂了掂,“我宣府之地,多有山石硬土,寻常耒耜,难以深耕。百姓春耕,苦不堪言。本王就想,能不能效仿爆竹之法,做个大号的炮仗,埋入土中,轰然一响,土石皆松,岂不妙哉?”

石文立盯着那个所谓的“雷震子”,眼神闪烁。

这东西,怎么看都像是一颗开花大炮弹!说是农具?骗鬼呢!

“王爷巧思,下官佩服。”石文立不动声色地说道,“不知此物,可否演示一番?”

“当然!正要请大人指点一二!”

朱衡一声令下,几个早已准备好的匠人,便在一个远处选好的硬土地上,挖了一个坑,小心翼翼地将那“雷震子”埋了进去,只留出一截引信在外面。

众人退到安全距离之外。

“点火!”

一名匠人上前,用火折子点燃了引信。

“嗤——”

引信冒着白烟,飞快地燃烧起来。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石文立带来的人马,更是紧张地握住了腰间的刀柄。

几息之后——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仿佛平地起了一个焦雷!整个地面都为之震颤!

只见那埋设“雷震子”的地方,泥土和碎石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掀上了半空,如同天女散花般落下,形成了一个直径数丈的大坑。坑内的土壤,变得无比疏松。

一股浓烈的硝烟味,弥漫开来。

石文立带来的官差们,一个个面色发白,两股战战。他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但如此近距离感受这等威力,还是第一次。

“如何?”朱衡拍了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一脸得意地对石文立说道,“石大人请看,这一下,省却了多少人力?只需将这坑填平,便可直接播种。对于那些上了年纪、体力不济的老农来说,这可是天大的福音啊!”

石文立的嘴角,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

福音?这他娘的是福音?这一颗下去,别说老农了,一头牛都得炸成好几块!用这玩意儿耕地?亏你想得出来!

但他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人家说了,这是农具。人家也演示了,确实能“翻地”,而且效果拔群。你说这是火炮?证据呢?人家没炮管,就一个铁疙瘩,你总不能说天下所有铁疙瘩都是凶器吧?

“王爷……王爷仁心,实乃……实乃我大明藩王之楷模。”石文立憋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这么一句话。

“大人谬赞了。”朱衡谦虚地摆摆手,“唉,只是这‘雷震子’的铸造,颇为不易。外壳要厚薄均匀,才能炸得开;里面的火药配比,也要反复调试,一不小心,就成了个闷葫芦。所以,本王才建了这匠学府,召集些匠人,一同钻研。至于卢总兵所说的‘私造兵甲’,更是无稽之谈。”

他指着旁边一个工坊里,挂着的几件亮闪闪的板甲,一脸“坦诚”地说道:“大人您看,这些不过是匠人们在钻研铸铁技术时,做的些试验品。毕竟,能铸出坚固的农具外壳,就能做出更好的犁头嘛!总不能让他们对着空气瞎琢磨吧?至于那些刀剑,更是为了测试不同钢材的性能,随手打的样品罢了。”

石文立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些板甲线条流畅,接口精细,一看就非凡品。他心中冷笑更甚:好一个“试验品”!好一个“样品”!天底下哪有这么精良的样品?

但他脸上,却露出了然的神色:“原来如此,是下官误会了。王爷一心为民,钻研农事,下官回去之后,定会向兵部,向皇上,如实禀报,为王爷正名。”

“那就有劳石大人了。”朱衡笑得像只偷了腥的猫。

接下来的“考察”,朱衡表现得极为配合。石文立想看什么,他就让看什么。无论是水力锻锤,还是正在运转的机床,都大大方方地展示。但所有的一切,都被他用“改良农具”、“提升民生”的由头给搪塞了过去。

石文立心中明镜似的,这个靖王,滑不留手,滴水不漏。他看到的,全是对方想让他看到的。那些真正的核心秘密,比如火枪的生产线,火炮的铸造流程,恐怕早就被藏得严严实实。

在匠学府盘亘了一日,石文立滴水不漏地完成了他的“核查”,然后便起身告辞。

朱衡亲自将他送出匠学府大门,两人又是依依惜别,场面和谐无比。

看着石文立一行人远去的背影,王二麻子凑到朱衡身边,低声道:“王爷,这老狐狸,信了吗?”

“信?”朱衡嗤笑一声,“他要是信了,也做不到兵部郎中的位置。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但他没有证据。”

“那他回去,会怎么说?”

“明面上,他会说我们一切正常,甚至会夸我几句。”朱衡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但暗地里,他一定会告诉皇帝,我这里,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正如朱衡所料,离开宣府地界后,石文立在一处驿站停了下来。

他先是写了一封四平八稳的公务奏报,将朱衡的说辞复述了一遍,然后滴水不漏地加上自己的评语:“靖王聪慧,于格物致知之学颇有心得,其匠学府所制器物,虽称农具,然工艺精湛,远超官造。臣以为,若能善加引导,或可为国之助力……”

写完这份奏报,他将其封好,交给随行的驿丞,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

做完这一切,他才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窗。

从怀中,取出了一只小巧的信鸽。

他研开墨,在一方极小的素笺上,用蝇头小楷,飞快地写下了一行字。

写完后,他将素笺卷成细细的一卷,塞入鸽腿的信管中。

走到窗前,他左右看了看,确认无人之后,手臂一扬,那只信鸽便“扑棱棱”地飞向了天空,朝着京师的方向,化作了一个小小的黑点。

素笺上的字,只有寥寥数语:

“王狡黠,所见非实。雷震子,实为炮也。请遣心腹细作,方能探其底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