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 第34章 舌战锦衣,王爷的“诚意”

柳凝霜的声音清越,却如重锤般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一番话,将私造军械的“谋逆”之罪,巧妙地偷换成了“保境安民”的“护国之功”。其逻辑之犀利,言辞之恳切,让陆渊一时竟有些语塞。

他身为锦衣卫千户,审讯过无数嘴硬的犯官、悍匪,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可他还从未见过,一个看似文弱的“少年”,敢当着他和他身后十几把绣春刀的面,如此理直气壮地为“钦犯”辩护。

更让他憋屈的是,这“少年”的身份是兵部尚书之女。

打狗还得看主人,他可以不给朱衡面子,却不能不给柳文博面子。毕竟,这次行动的由头,就是柳文博上的那道奏疏。现在人家女儿倒戈了,他这个奉旨办差的,处境就变得十分微妙。

“一派胡言!”陆渊脸色铁青,强行辩驳,“边军自有朝廷法度,何时轮到一藩王私自募兵、擅造军械?这与谋逆何异?柳小姐,你年纪尚轻,莫要被奸人蒙蔽,牵连了令尊!”

这话说得极重,既是警告柳凝霜,也是在提醒她,别忘了自己爹才是原告。

柳凝霜却毫不畏惧,反而向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盯着陆渊:“陆千户此言差矣。何为法度?法度者,保国安民之准绳也。如今北虏猖獗,宣府作为京师门户,防务之重,天下皆知。代王殿下以藩王之身,行戍边之实,打造强军,以御外侮,此乃大忠!若朝廷法度,竟是要将如此忠臣良将,以‘谋逆’之名锁入诏狱,那这法度,保的是我大明江山,还是北虏的狼子野心?”

“你!”陆渊被怼得胸口发闷,一口气险些没上来。

这小姑娘的嘴皮子,比刀子还利!她直接将朱衡的行为拔高到了“为国为民”的层面,谁敢反驳,谁就是不顾国家安危的奸臣。这顶大帽子扣下来,他陆渊可戴不起。

高台上的宣府众将,原本紧张得手心冒汗,此刻却听得热血贲张,望向柳凝霜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他们是粗鄙武夫,讲不出这般道理,但他们知道,这姑娘说的,就是他们心里想的!

方应物更是激动得直搓手,看向柳凝霜的眼神活像是在看一尊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他压低声音在朱衡耳边道:“王爷,此女……此女乃天降奇兵啊!有她这番话,今日之危可解!”

朱衡的目光始终在柳凝霜和陆渊之间流转,脸上依旧看不出太多情绪。他当然知道柳凝霜的话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这还不够。

锦衣卫是什么人?是皇帝的爪牙。他们办案,从来只看重结果,不重过程。今天陆渊带着圣上口谕而来,若是就这么被一个黄毛丫头几句话给说退了,他回去没法交代,皇帝的脸面也挂不住。

必须给他一个台阶下,一个足够坚实,让他能安然走下去,还能回去复命的台阶。

想到这里,朱衡终于开口了。

他先是对着柳凝霜微微颔首,算是赞许,随即转向陆渊,神色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陆千户,柳姑娘的话,或许有些冲撞,但道理却是这个道理。”他缓缓说道,“本王知道,你也是奉命行事。这样吧,你既是奉旨前来查证本王是否图谋不轨,那本王,就给你看一样东西,让你好回去交差。”

说着,他对一旁的方应物使了个眼色。

方应物心领神会,立刻转身,从高台后方的一个木箱里,捧出了一叠厚厚的卷宗,交到朱衡手中。

朱衡将卷宗递向陆渊,声音沉稳:“这里,是本王就藩以来,宣府境内所有卫所的兵员、钱粮账目。哪一卫缺员几何,哪一所克扣军饷几成,哪家将门私吞军田几许,上面都记得一清二楚。”

陆渊的瞳孔猛地一缩。

朱衡没有停下,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份宣府周边,蒙古各部落的分布、兵力、动向的详细堪舆图。哪支部落是主战派,哪支部落与我大明暗通款曲,哪条商路能让他们获得我朝的铁器和粮食,上面也画得明明白白。”

他拍了拍那叠卷宗,发出一声闷响,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陆千户,你现在有两个选择。”朱衡的语气变得有些冷,“第一,你将本王锁拿回京,治一个‘图谋不轨’之罪。那么,不出三月,蒙古必将南下。届时,宣府这群吃空饷、毫无战力的所谓边军,能挡得住几轮冲锋?京师门户洞开,这个责任,是你担,是柳尚书担,还是朝堂诸公来担?”

陆渊的额角,渗出了一丝冷汗。

朱衡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像是嘲讽,又像是怜悯。

“第二个选择,你将这些东西带回去,呈给皇上。告诉他,本王朱衡,在宣府练兵,不是为了这把龙椅,而是为了替他守好这大明的北大门!本王的神机铳,打的不是紫禁城,而是草原上的鞑子!本王要的,不是改朝换代,而是要这宣府上下,朗朗乾坤,百无禁忌!”

“至于本王私造军械之罪……”朱衡话锋一转,忽然笑了起来,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无赖,几分豪气,“你就跟皇上说,宣府太穷了,兵仗局拨下的那些火器,不是炸膛就是哑火,本王也是被逼无奈。他要是不信,让他自己派人来看看。他要是觉得本王做得不对,大可以下旨申饬。但本王也把话撂这儿,兵,我练定了!铳,我也造定了!除非他派一支比我这新军更能打的军队来换防,否则,谁也别想动我宣府的一兵一卒!”

这番话,说得霸气无比,简直就是半威胁半表忠心。

高台下的新军将士们听得热血沸腾,齐齐挺起胸膛,手中的神机铳握得更紧了。那股千人汇聚的杀气,直冲云霄,让陆渊和他身后的十几名锦衣卫,都感到了一股发自骨髓的寒意。

陆渊死死地盯着朱衡,又看了看那叠厚厚的卷宗。

他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朱衡给他的不是选择题,而是唯一的答案。

带走朱衡?开什么玩笑。别说高台上这些将领,光是台下那一千杆黑洞洞的枪口,就足以让他们这十几号人瞬间化为肉泥。就算他们能侥幸冲出去,朱衡说得对,蒙古人打过来怎么办?这个责任,他一个小小的千户,担不起!

相反,把这些卷宗带回去,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这既是朱衡递上的“投名状”,也是他献上的“功劳”。有了这些东西,他不仅可以向皇帝交差,证明朱衡确实是在整顿边防,还能顺手将宣府将门的黑料呈上,这可是大功一件!皇帝最恨的就是底下人结党营私,侵吞国帑。

至于朱衡的“大不敬”之言?

陆渊心中冷笑,那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赤胆忠心!怎么解释,全凭他这张嘴。

权衡利弊,只在转瞬之间。

陆渊的脸上,那股森然的杀气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复杂的、意味深长的神情。

他缓缓地、郑重地伸出双手,接过了那叠卷宗。

“殿下……忠君体国,本官,佩服。”陆渊的声音有些干涩,“今日之事,是一场误会。本官会将殿下的‘诚意’,一五一十地,呈报圣上。”

他刻意加重了“诚意”二字。

朱衡笑了,笑得云淡风轻:“有劳陆千户了。”

一场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风波,就此消弭于无形。

陆渊收起卷宗,对着朱衡一抱拳,不再多言,转身便走。那十几名锦衣卫也纷纷收刀入鞘,跟在他身后,快步下了高台,翻身上马,在一阵蹄声中,来得有多嚣张,走得就有多狼狈。

直到锦衣卫的身影彻底消失在校场尽头,那股压抑到极点的气氛才终于松弛下来。

“呼……”

不知是谁先长出了一口气,紧接着,所有人都如释重负。

“赢了!王爷威武!”

“王爷威武!”

宣府众将和台下的新军士兵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声震四野。他们看向朱衡的眼神,已经不再是震撼和恐惧,而是发自内心的狂热与崇拜。

这位王爷,不仅能造出神兵利器,更能于谈笑之间,退走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

方应物激动得老脸通红,正要上前说几句歌功颂德的话,却见朱衡的目光,落在了那位依旧站在原地,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的“少年”身上。

朱衡走到柳凝霜面前,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上下打量了她一番。

“柳姑娘,好口才,好胆色。”他说道,“不过,本王很好奇,柳尚书上本参我,你这个做女儿的,为何反要千里迢迢跑来宣府,替我这个‘反贼’说话?”

柳凝霜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她那双清澈的眸子,有些躲闪,不敢与朱衡对视。

她总不能说,自己是觉得老爹被朝中奸佞当枪使,一时气不过,又对奏疏里描绘的那个“开天辟地”般的宣府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这才女扮男装,偷偷跑出京城,想来一探究竟的吧?

她更不能说,刚才看到那钢铁火流的恐怖场面,以及朱衡面对锦衣卫时的从容霸气,让她心神巨震,一时激愤,才冲出来说了那番话。

见她支支吾吾,朱衡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怎么?不好说?”他凑近了一些,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带着几分戏谑道,“还是说,柳姑娘……对我这个‘反贼’,有什么别的想法?”

温热的气息扑在耳畔,柳凝霜的脸“唰”的一下,红了个通透,从脸颊一直蔓延到耳根。

她长这么大,何曾被男子如此贴近地调侃过。

“你……你胡说八道什么!”她又羞又恼,猛地后退一步,跺了跺脚,活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

那娇嗔的模样,哪里还有半分刚才舌战锦衣卫的英气?

看着她这副模样,朱衡哈哈大笑起来。

这沉闷压抑的宣府,似乎因为这个女孩的到来,多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然而,他的心中,却丝毫没有放松。

陆渊走了,但皇帝的猜忌,朝堂的暗流,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时间,还是太紧迫了。

他转过身,望向校场远方,那片被圈起来的,正在大兴土木的区域。

“应物。”他的声音,重新变得沉凝。

“臣在!”方应物立刻应道。

“传令下去,炼焦炉,即刻点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