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 第22章 宣府闻惊雷,账房见鬼神

夜色如墨,宣府城外的风,带着塞外的萧瑟与寒意。

张猛和他手下最精锐的十名铁卫营老兵,像一群蛰伏的狼,悄无声息地潜伏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他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用厚重油布包裹的长条物,神情肃穆,动作间没有一丝多余的声响。

“头儿,就是这儿了。”一个斥候低声回报,“前面那道山梁翻过去,不到五里地就是宣府的西大营。高总兵的帅帐就在营里,这个方向,风声顺,动静传得过去。”

张猛趴在地上,用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的营盘轮廓。夜色中,星星点点的火光连成一片,像一条俯卧的火龙,戒备森严。他放下望远镜,嘴角咧开一个冷峻的弧度。王爷这一手,真是又刁钻又提气。不直接上门推销,而是先在人家门口“演习”,把胃口吊足了再说。这叫什么?这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检查家伙,准备干活。”张猛低声下令。

十名士兵立刻解下背上的油布包,小心翼翼地取出十支崭新的“神机铳”。铳身在微弱的星光下泛着幽冷的金属光泽,每一处机括、每一寸木托,都经过了最精细的打磨,宛如一件件杀戮的艺术品。

这些是工坊里最新赶制出来的一批,无论在射程、精度还是激发速度上,都比之前打退蒙古人的那一批又有了精进。尤其是方先生亲自调校过的准星和膛线,让这些铳的准头好得吓人。

“都记住了,按王爷的吩咐,咱们不打人,只打石头。”张猛压低声音,指着不远处一块突兀的巨大青石,“三轮齐射,打完就撤,绝不拖泥带水。要的就是那动静,那声势!”

“明白!”众人齐声低喝,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都是铁卫营的老人,亲手用这“神机铳”打跑过蒙古骑兵,对这神兵利器的威力有着绝对的自信。

“第一排,装药,上弹!”张猛亲自端起一支神机铳,动作娴熟地从腰间的牛皮弹药盒里取出定装纸壳弹,用牙齿“嘶”地一声咬开,将火药倒入枪管,再用通条将弹丸和纸壳一同捅实。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过十几个呼吸的工夫。

其他人也迅速完成了装填。

“举铳!”

“瞄准!”

“放!”

随着张猛一声令下,“砰!砰!砰!砰!砰!”五声沉闷而又巨大的轰鸣,几乎在同一瞬间炸响!夜空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撕开了一道口子。五股浓烈的白烟在山坳中升腾而起,呛人的硝烟味瞬间弥漫开来。

远处的宣府大营,瞬间被这惊雷般的巨响惊动。无数营帐的灯火亮起,人声、犬吠声、马嘶声混杂在一起,一片骚动。一队队巡逻的士兵举着火把,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大声喝问,却又不敢轻易出营探查。

“头儿,中了!”一个士兵兴奋地低喊。

借着星光,他们能隐约看到那块大青石上,迸溅出了几点火星,碎石簌簌而落。

“别废话!第二排,准备!”张猛喝道,“快!打完收工!”

第一排的士兵迅速退后,开始清理枪膛,准备下一次装填。而第二排的五人已经上前一步,完成了瞄准。

“放!”

又是五声巨响,比之前更加整齐,声势也更加骇人。这一次,那巨大的青石上,清晰地传来“咔嚓”一声脆响,似乎是被硬生生崩掉了一大块。

宣府大营内,高进猛地从床榻上坐起,披上一件外衣就冲出了帅帐。“怎么回事?哪里来的炮声?”

亲兵队长连滚带爬地跑过来,脸色煞白:“总兵大人,是西边山里传来的,听声音……像是火铳,但……但动静也太大了!而且一响就是五声,跟打雷一样!”

高进侧耳倾听,恰在此时,第三轮枪声又响彻夜空。

“砰!砰!砰!砰!砰!”

这一次,声音仿佛就在耳边炸开。高进的心脏都跟着狠狠一抽。他不是没见过火铳,神机营的那些三眼铳他也用过,但声音绝没有这么沉雄有力,更不可能有如此之快的发射速度!这前后不过一分多钟,竟然响了三轮,十五声!

这是什么火器?难道是代王府的那批“神机铳”?

一想到这个可能,高进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那天在战场上,他离得远,只听见枪声密集,却没感受得这么真切。如今这声音穿过几里地的山谷,依旧震得人耳膜发麻,若是近距离施放,那威力……

他立刻想到了自己上报给兵部的捷报。若是朝廷派人下来核查,让他演示那“神机铳”的威力,他拿什么去演示?拿神机营那些打不了几发的烧火棍吗?

“快!派一队精骑,去西山方向探查!务必查清楚是什么人在搞鬼!”高进厉声下令,高进厉声下令,声音在夜风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他盯着西山的方向,目光深邃,闪烁着贪婪与不安交织的光芒。

“是,总兵大人!”亲兵队长领命而去,很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便向着西山方向疾驰而去。

高进却没有回帐。他站在营帐外,仰望着漆黑的夜空,心头仿佛压了一块巨石。他冒领军功,为的就是在兵部尚书面前挣个脸面,为将来更进一步铺路。可如今,真正的“神机铳”竟然在宣府城外如此嚣张地“示威”,这无疑是在抽他的脸,更是在提醒他,他所夸耀的功绩,是何等的虚假。

他能想象到,一旦这“神机铳”的真正威力传开,那些兵部的大人们会如何看待他?他们会要求他拿出实物,要求他演示。到那时,他拿什么去交差?

“代王朱衡……”高进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与这位年轻的代王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却深知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从之前在战场上他能准确判断敌情,到如今这般“敲山震虎”的手段,无一不显示出其过人的胆识与智慧。

他知道,朱衡这是在逼他,逼他主动上门。而且,这逼迫来得如此直接,如此不留情面,却又让他无从反驳。因为,他确实需要那“神机铳”。

“来人!”高进猛地转身,对着身旁的亲兵喊道,“立刻备马!明日一早,本总兵要亲自去一趟代王府!”

他心里清楚,这笔买卖,他必须做。而且,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做成。否则,一旦兵部真的追究下来,或者这“神机铳”的秘密被其他人知晓,那他高进,就将彻底失去先机。

……

与此同时,代王府内,烛火通明。

朱衡坐在书桌前,面前堆满了账房送来的账簿。福伯和方应物恭敬地侍立一旁,大气也不敢出。

“王爷,这些都是府里近十年的收支明细。”福伯小心翼翼地指着一本厚厚的账簿,“小的已经把所有能省的地方都省了,可……可还是入不敷出啊。”

朱衡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翻阅着。他先是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了一遍,眉头越皱越紧。

代王府的财政状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历代代王,似乎都对理财没什么概念,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太精细地打理。朝廷每年拨付的俸禄和禄米,虽然不算多,但也足以维持一个藩王府邸的日常开销。然而,自他这一代开始,情况却急转直下。

“这笔开销是什么?”朱衡指着账簿上的一行记录,头也不抬地问道,“每年固定拨付给‘广陵会’的银两?”

福伯闻言,脸上的苦色更甚:“回王爷,这是老王爷在世时,为了笼络一些地方士绅和商贾,成立的一个类似商会的组织。每年都会拨付一笔银子,说是用于‘振兴地方经济’,实则……实则大半都落入了那些士绅的口袋。他们以此为名,在地方上巧取豪夺,还美其名曰是‘代王府的支持’。”

朱衡的眼中闪过一丝寒意。他早就听闻一些藩王府邸与地方势力勾结,但没想到竟然如此明目张胆。这哪里是“振兴经济”,分明是“养肥硕鼠”!

“这笔钱,从下个月开始,全部停掉!”朱衡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福伯吓了一跳:“王爷,这……这怕是会引起那些士绅的不满啊!他们平日里便仗着与王府的关系,在宣府城里横行霸道。若是断了他们的财路,怕是会生出事端。”

“事端?”朱衡冷笑一声,“他们敢生事端,本王就敢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事端’!一群吸血的蛀虫,也敢在代王府的头上作威作福?传令下去,广陵会即日起解散!所有与广陵会相关的账目,全部查封,本王要亲自过目!”

福伯和方应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这位年轻的王爷,行事真是雷厉风行,不留余地。

朱衡继续翻阅账簿,又指着另一笔开销:“这‘府库修缮’,每年都要花这么多银子?本王看这府库,修缮得倒是金碧辉煌,可里面的银子,却是一日不如一日。”

福伯叹了口气:“王爷明鉴,这‘府库修缮’,其实是府里一些管事用来中饱私囊的借口。他们虚报工程,夸大费用,小的也曾几次想整治,奈何……奈何他们盘根错节,关系复杂,小的也无能为力。”

朱衡放下账簿,目光落在福伯脸上:“福伯,你跟着本王多年,忠心耿耿,本王自是信你。但如今府库空虚,已是燃眉之急。这些蛀虫,不除不行。”

他沉思片刻,随即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福伯,你立刻着手,将府内所有管事,尤其是负责采买、修缮、库房等事务的,全部给我查一遍!查出问题的,一个不留,全部送去矿场劳作!至于他们的空缺,就从铁卫营里挑选忠诚可靠的退役老兵补上!”

福伯闻言,心中一凛。王爷这是要大刀阔斧地进行府内改革啊!用铁卫营的人来管理府务,这无疑是釜底抽薪,彻底切断了那些管事与外部势力的勾结。

“是,王爷!小的这就去办!”福伯精神一振,立刻领命而去。

方应物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他知道,朱衡这是在为将来的大发展,清除内部障碍。一个腐朽的王府,是不可能支撑起宏伟的军工产业的。

朱衡又拿起一本账簿,上面记录的是代王府名下的田产、商铺以及各种杂项收入。他仔细翻阅着,眉头再次紧锁。

“王爷,这些田产和商铺,大多都是历代王爷赏赐给亲信下人的,每年能收上来的租子,其实不多。”方应物解释道,“而且,许多地契和房契都存在重叠和模糊之处,导致收租困难。”

朱衡冷哼一声:“荒唐!身为藩王,连自己的产业都管理不好,还谈何治理一方?”

他指着账簿上的一行小字:“这‘宣府盐引’是怎么回事?每年都亏损?”

福伯去后,方应物接替了回答:“回王爷,这宣府盐引,是朝廷每年拨付给代王府的特权,可以在宣府地区贩卖一定数量的官盐。原本是笔大买卖,可……可如今宣府的盐引,大半都掌握在几家盐商手中,他们相互勾结,压低从王府这里拿盐的价格,再高价卖出。王府不仅赚不到钱,反而每年还要为盐的运输、仓储等支出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账面上看起来是亏损的。”

朱衡的眼睛亮了。盐引!这可是个暴利行业!

他立刻想到了前世那些关于盐商富可敌国的传说。盐铁专营,自古以来就是朝廷掌握的命脉。如今这盐引竟然被几家盐商给把持了,还把代王府搞得亏损?

“这些盐商,都是些什么来头?”朱衡问道,声音中已经带上了一丝危险的意味。

“回王爷,主要有三家,分别是李家、张家和王家。他们世代经营盐业,根基深厚,而且与宣府的守备、布政使等官员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方应物详细汇报。

朱衡放下账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如刀:“方先生,你立刻去给我查清楚,这三家盐商的底细!他们每年到底通过盐引赚了多少钱,与哪些官员有勾结,以及……他们是如何将代王府的盐引变成自己的摇钱树的!”

方应物心中一震,立刻意识到王爷这是要对盐商动手了!这可比整治府内管事,要艰难百倍。这些盐商在宣府地区经营多年,势力庞大,盘根错节。

“王爷,这……这恐怕会牵扯甚广,甚至会引起宣府官场的震动。”方应物提醒道。

“震动?”朱衡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本王要的,就是震动!不震动,这些蛀虫如何能露出原形?三万两白银,焦炉之资,就在这盐引之上!”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风带着寒意扑面而来,却无法冷却他眼中炽热的火焰。

“方先生,你去准备一下,明日一早,本王要亲自去一趟宣府城内的几处商铺和作坊。我要看看,除了盐引,还有没有其他被埋没的财源!”

“是,王爷!”方应物兴奋地应道。他知道,王爷这是要彻底清查府内的所有产业,将那些被侵吞的利益,重新夺回王府手中。

朱衡的目光再次落到桌上的焦炉图纸上。三万两白银,虽然是天文数字,但在他眼中,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高进的“求购”只是开始,而清理府内积弊,掌控盐引,才是真正的开源之道。

他深知,要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光有神机铳还不够,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而这些被贪墨的钱财,就是他最好的启动资金。

一场针对宣府地方势力的无声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