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吓尿!他的兵工厂,能月产万枪?】
京城,皇极殿。
气氛,压抑得,几乎要让人窒息。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下方,那个沉默不语的身影。
首辅,周延儒。
“周爱卿。”崇祯的声音,沙哑得,像是在砂纸上摩擦。
“满朝文武,都在等你的主意。”
“你,为何,一言不发?”
周延儒缓缓抬起头,苍老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躬身一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陛下,臣,无策。”
无策?
满朝哗然。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地,看着周延儒。
作为当朝首辅,百官之首。
在这种,国家危亡,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
他竟然说,他没有对策?
这不是,尸位素餐,是什么?!
“周延儒!你……”一个御史,刚想开口斥责。
崇祯,却抬手,制止了他。
他的眼睛,依旧,死死地盯着周延闻。
“为何,无策?”
周延儒,直起身,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
“陛下,敢问,若代王,真是来勤王的,我们,拦是不拦?”
崇祯一滞。
“若他,真是忠心为国,千里奔袭,为解国难。而我等,却将其,当做叛逆,刀兵相向。岂不,令天下忠臣义士,寒心?”
周延儒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
“再问陛下!若代王,真有不臣之心,我们,拦得住吗?”
“大同之战,斩首三万,己方,伤亡不足百。此等战力,古今罕有!”
“京营兵马,是何战力,陛下,心中有数。九边之军,远水难解近渴。”
“强行拦截,无异于,以卵击石!一旦兵败,京师门户大开,则,悔之晚矣!”
周延儒的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叫嚣着要“讨贼”的文官头上。
他们,瞬间,冷静了下来。
是啊。
拦,还是不拦,这是个问题。
拦,打不过怎么办?
不拦,他要是来造反的,又怎么办?
这,简直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崇祯的脸色,愈发难看。
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可是,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朱衡,带着一万虎狼之师,兵临城下?
他不甘心!
“那依首辅之见,朕,就该,引颈待戮吗?!”崇祯的声音,充满了不甘和愤怒。
“非也。”周延儒摇了摇头。
“臣以为,当静观其变。”
“先派一能言善辩之臣,携牛酒,出城犒劳。探其虚实,问其来意。”
“若其,真是来勤王,我等,当以礼相待,君臣合力,共御外敌。”
“若其,真有他图,此举,亦可麻痹于他,为我等,调兵遣将,争取时间。”
“此乃,缓兵之计。”
崇祯听完,沉默了。
他知道,周延儒的这个法子,虽然被动,但,也是眼下,唯一的办法了。
就在他,准备点头同意的时候。
殿外,一个身影,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正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他,回来了!
骆养性的样子,狼狈到了极点。
风尘仆仆,盔甲上,还带着泥点。
他的脸上,充满了,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惊恐和疲惫。
仿佛,他这一路上,看到的,不是什么大好河山,而是,十八层地狱!
“陛……陛下!”
骆养性,直接,扑倒在了大殿中央,嚎啕大哭。
“臣……臣回来了!”
“臣,有负圣恩啊!”
崇祯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骆养性!你……你看到了什么?!”
“大同的战报,是真是假?那京观,到底……”
“是真的……全都是真的……”骆养性,声音颤抖,如同梦呓。
“那京观,比传说中,还要高,还要大……”
“那博尔哈,就跪在京观前,像狗一样,磕头忏悔……”
“还有……还有……”
骆养性,从怀中,颤颤巍巍地,掏出了一份,被汗水浸湿的奏疏。
“陛下……您……您自己看吧……”
曹化淳,连忙,将奏疏,呈了上去。
崇祯,一把,抢了过来。
当他,打开奏疏,看到里面的内容时。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成了,一个最危险的,针尖!
奏疏上,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
只有,一行行,冰冷,而恐怖的,事实陈述。
“臣,亲眼所见,代王之兵工厂,规模宏大,远胜朝廷武库。”
“其内,有水力驱动之器械,可自行,锻造枪管。其速,匪夷所思。”
“臣问其产量,代王亲言,一月,可得新式火铳,一万支!”
“其火铳,名曰‘镇北一型’,射程五百步,可轻易,洞穿三层重甲。其内,有螺旋之膛线,非人力可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