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被偷的人生 > 第124章 婉清阁日常,合力人心宽

被偷的人生 第124章 婉清阁日常,合力人心宽

作者:欧阳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08:08:24

苏州城的晨光带着三分水汽,薄雾像一匹揉皱的素纱,漫过流水、石桥、小巷,缠上婉清阁雕花的木门。卯时刚过,伙计阿福便提着铜壶,将门前的青石板擦得锃亮,另一个伙计小顺则踩着长凳,细心抚平门楣上“婉清阁”三个字的鎏金幌子。那幌子是去年新换的,青绸底上绣着缠枝莲,风一吹,花瓣便似要顺着水汽飘下来。

“阿福,把东墙那几匹云锦再展展,别让晨露打湿了边儿。”柜台后传来一声温软却利落的吩咐,林婉清已坐在梨花木椅上,身上是一身月白绫罗裙,袖口绣着细密的银线缠枝纹,不张扬,却衬得她指尖愈发莹白。她指尖正划过一匹水绿色的杭绸,那料子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珠光,是今早刚从后堂取出来的新货。

“林掌柜早啊!”伴着清脆的铜铃响声,张夫人带着贴身丫鬟掀帘进来,身上的茜色褙子沾了点晨雾,鬓边的珠花还坠着细小的水珠。她一眼就瞥见了林婉清指尖的杭绸,脚步都快了几分,“这料子瞧着就稀罕,是新到的吧?”

林婉清笑着起身,将那匹杭绸轻轻抖开,料子垂落时似流水般顺滑,连带着晨光都揉进了那抹绿意里。“张夫人好眼光,这是今年湖州新收的秋蚕丝织的,前几日才从漕运上运过来。”她指尖点了点料子的纹路,“您摸摸看,虽是秋蚕吐的丝,却比春蚕丝更细密,摸着软和,织出来的料子轻薄却藏暖,入秋做件夹袄,穿在里头不压身,出门罩件披风也显利落。”

张夫人依言伸手,指尖刚触到绸缎,便忍不住喟叹:“果然是好料子,上次我在别家看的杭绸,摸着总有些糙。”她将料子在身上比了比,转头对丫鬟道:“就这匹了,做件夹袄,再给我那小女儿裁块料子,做件小披风。”

“夫人放心,这料子给小姑娘做披风正好,若是您不嫌弃,我让绣娘在披风角上绣两朵小桂花,配这水绿色,活泼。”林婉清顺势唤来谢语,“语儿,把张夫人上次定的绣帕取来,让夫人瞧瞧合不合心意。”

谢语应声从后堂出来,一身浅蓝布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捧着个描金锦盒。她走到张夫人面前,轻轻打开锦盒,里面铺着一层素色锦缎,放着一方藕荷色绣帕。帕子中央,两只鸳鸯正浮在碧波上,一只低头啄着水草,另一只展着翅膀,尾羽上的纹路细得像真的羽毛,连水波的涟漪都用银线绣出了光影。

“哎哟,这针脚也太细了!”张夫人拿起绣帕,对着光瞧了瞧,“上次我只说要对鸳鸯,没想到绣得这般鲜活,比我那收藏的古帕还精致。”

“这是绣坊里最巧的李绣娘做的,知道夫人喜欢雅致些的,特意用了‘虚实针’,鸳鸯的羽毛看着才有层次感。”林婉清笑着帮张夫人将绣帕收好,“您定的夹袄和披风,十日后来取便是,定不会误了您中秋赴宴。”

送走喜滋滋的张夫人,铜铃的余韵还在屋里飘着,谢语便拿着一本蓝布封皮的账本走到林婉清身边,声音比平日里沉了几分:“母亲,昨日京城分店的掌柜差人送来了上月的账目,我核了一遍,比前月略减了两成。”

林婉清接过账本,指尖捻着账册边缘的竹纸,一页页翻看。账目记得很细致,布料的进购、卖出的数量、伙计的月钱,一笔笔都清晰明了。看到京城分店卖出的杭绸数量比上月少了近百匹时,她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指尖在那行数字上顿了顿:“想来是京城入秋早,这几日该是转凉了,寻常人家都开始备棉衣,绸缎生意自然就淡了些。”

“要不要给京城的王掌柜捎个信,让他添些厚料子?”谢语问道,眼神里带着几分担忧,“前几日听说北边有些绸缎庄已经开始卖羊绒料子了。”

林婉清摇摇头,将账本合上放在柜台上:“不必急,京城的富户们讲究,即便是入秋,也爱穿轻薄的绸缎夹衣,只是得换些应景的花色。你稍后写封信,让王掌柜多进些深绛、石青这类沉色的杭绸,再让绣坊赶制些枫叶、菊花纹样的绣片,配着料子卖。”她顿了顿,又补充道,“顺便问问他,京城近来有没有新起的绸缎庄,若是有,打听下他们的货源和定价。”

谢语点头应下,刚要转身去写信,就听见后堂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着少女清脆的嗓音:“母亲,您快瞧瞧我这新绣的样子!”

谢研抱着一摞叠得整齐的绣样,快步走到柜台前,脸上还带着未散的热气,额角的碎发被汗湿了几缕,却丝毫不影响她眼里的光彩。她小心翼翼地展开最上面的一幅绣样,米白色的素绸上,几枝金黄的桂花斜斜伸出,花瓣层层叠叠,最外层的花瓣带着淡淡的鹅黄,往里渐变成深金,连花萼上细小的绒毛都用极细的银线绣了出来,迎着光瞧,竟像是真的桂花要从绸面上落下来一般。

“这是‘秋桂图’,我琢磨了半个月才定下的绣法。”谢研指着桂花的花瓣,语气里满是得意,“寻常绣桂花只用平针,我试着用了叠绣,先铺一层浅黄的丝线做底,再往上叠两层深金的,这样花瓣就有立体感了,那绒毛是用‘打籽绣’一点点缀出来的,您看是不是像真的?”

林婉清伸手轻轻拂过绣样,指尖能感受到丝线层层叠叠的触感,那绒毛更是细腻得像真的桂花萼片。她眼底漾开笑意,伸手揉了揉谢研的头发:“研儿的心思越来越巧了,这绣法确实新颖。若是做成披肩,领口和袖口再绣几枝细枝,配着素色的袄裙,定能让那些世家小姐们眼热。”

“真的吗?”谢研眼睛一亮,“那我这就去绣坊,让绣娘们赶紧赶制几件样品!”说着就要抱着绣样往后堂跑,被林婉清笑着叫住:“别急,先把丝线挑好,用江南的金线,颜色正,也不容易褪色。”

谢研吐了吐舌头,应了声“知道了”,脚步轻快地往后堂去了。林婉清看着她的背影,眼底的笑意还未散去,窗外的天色却已渐渐沉了下来,夕阳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周云溪和谢玥并肩走了进来,两人身上的衣裙都沾了些尘土,脸上带着些许风尘,额角还沁着薄汗。“母亲。”周云溪先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沉稳,她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递到林婉清面前,“我们今日转了西城的六家绸缎庄,发现他们都在卖一种便宜的蜀锦,颜色看着鲜亮,定价比咱们的杭绸低了三成,不少寻常百姓都往那边去,抢了些客源。”

谢玥也跟着补充,顺手接过伙计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才道:“有个常跟咱们打交道的布庄老板偷偷跟我说,那蜀锦是从南边运过来的,听说货源很足,不仅西城,连城南的几家小布庄也开始卖了。”她放下茶碗,脸上带着几分担忧,“咱们铺子里这几日来的散客,确实比往常少了些。”

林婉清接过纸条,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西城几家绸缎庄的名字,还有那蜀锦的颜色、定价,甚至连布料的厚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她指尖在纸条上轻轻敲击着,目光落在柜台那匹水绿色的杭绸上,沉默了片刻。

谢语站在一旁,轻声道:“母亲,要不要咱们也降价?虽然赚得少些,但总能留住些百姓客源。”

林婉清抬眼看向她,摇了摇头:“寻常百姓图便宜,可咱们婉清阁的根基,从来不是靠低价。那些蜀锦看着便宜,可织法粗糙,丝线也杂,穿不了两季就容易起球,百姓买一次新鲜,下次自然知道好坏。”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面前的几人,语气愈发坚定,“咱们不必跟他们抢那些图便宜的客源,要做就做别人比不了的。”

“语儿,你手里不是有苏州和京城富户的名册吗?往后每月给他们送一份新式绣样册子,册子上不仅要有绣样,还要附上咱们新到的料子样品,让他们先挑先选。”林婉清先对谢语吩咐道,“再让人去打听下,下个月哪家有宴席,提前送些定制的绣帕、荷包过去,算是婉清阁的心意。”

谢语点头:“好,我这就去整理名册,明日一早就让人送册子。”

“研儿,”林婉清又看向刚从后堂出来的谢研,“你那‘秋桂图’,除了披肩,再赶制几件荷包、扇套,做成一套样品,放在铺子最显眼的博古架上,让来的主顾都能瞧见。再让绣坊多琢磨几种应景的纹样,重阳节快到了,菊花、茱萸的纹样都可以做。”

“放心吧母亲,我今晚就跟绣娘们商量,保证三日内做出样品!”谢研拍着胸脯应下,眼里满是干劲。

最后,林婉清看向周云溪和谢玥:“云溪,玥儿,明日你们去城郊的蚕户那里看看。咱们之前一直从湖州收蚕丝,不如自家也定点收些好蚕茧,让织坊自己织些特色料子。你俩去跟蚕户谈谈,若是他们愿意给咱们专供优质蚕茧,价钱可以比市价高两成,顺便看看他们的养蚕情况,若是有需要,也可以请个懂养蚕的师傅过去指点。”

“好,我们明日一早就出发,定把城郊的蚕户都摸清。”周云溪应道,谢玥也跟着点头,脸上的疲惫早已被兴奋取代。

众人依言各自忙碌起来,谢语去后堂整理名册,谢研抱着绣样往绣坊去,周云溪和谢玥则在柜台前低声商量着明日去城郊要带的东西。林婉清坐在梨花木椅上,看着铺子里忙碌的身影,指尖再次拂过那匹水绿色的杭绸。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伙计点上了屋角的羊角灯,暖黄的灯光洒在绸缎上,给每一匹料子都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

婉清阁的烛火直到深夜才渐渐熄灭,最后熄灭的是林婉清房里的那盏。她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张画着蚕茧的纸条,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蚕户的名字和地址。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落在她的发间,映着她眼底的坚定。这江南水乡的绸缎铺子,不仅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她在这深宅与市井间,为自己和孩子们撑起的一片天。而这深夜未熄的烛火,正映着婉清阁在江南烟雨中,愈发蓬勃的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