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三年的春来得格外妥帖,风里裹着江南特有的湿润暖意,吹得京郊官道旁的柳丝抽了新绿,连空气里都浮着淡淡的花草香。周显将军一身墨色常服立在马车旁,望着身后绵延的车队,眉宇间既有沉稳,又藏着几分嫁女的不舍。“再催催后面的车,务必在三月初六前赶到苏州。”他转头对随从叮嘱,目光掠过中间那辆缀着暗纹的朱漆马车,那是女儿周云溪的座驾。
马车里,周云溪正隔着纱帘望窗外的春光。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绣着的缠枝莲纹样,那是她前几日亲手绣的,针脚还带着几分生涩,却藏着少女对未来的憧憬。“小姐,夫人让您再吃块桂花糕,这一路风大,别饿着。”丫鬟雪儿递过食盒,见她眼神发怔,忍不住打趣,“再过两日就是您的大喜日子,怎么倒像是有些紧张?”周云溪脸颊微红,轻轻咬了口桂花糕,甜糯的香气漫开,心里的不安却散了些:“不是紧张,只是想着往后要在苏州安家,离爹娘远了。”话音刚落,车帘被轻轻掀开,周夫人王氏坐了进来,握住女儿的手:“傻孩子,嫁了人也是爹娘的心头肉,再说苏州离京城也不算远,往后想回来,让你夫君送你。”她指尖抚过女儿鬓边的珠花,眼底满是疼惜,“到了谢家,要学着和公婆相处,不过你放心,谢夫人林氏是个明事理的,我们在京城相处时也很了解了。”
车队行至苏州城外时,已是三月初六的傍晚。夕阳把姑苏城的飞檐染成暖金色,护城河的水波里浮着晚霞,岸边的桃花落了一地粉雪。谢浩楠早已带着随从在此等候,领着车队缓缓入城,住进谢家别院。周云溪掀帘望去,只见青石板路两旁是白墙黛瓦的民居,墙角摆着几盆兰草,偶尔有提着竹篮的妇人走过,说着软糯的吴语,与京城的喧闹截然不同。“这苏州倒真是个好地方。”她轻声感叹,雪儿在一旁附和:“听说谢家就在平江路附近,那一带尽是苏绣铺子,往后小姐可有得逛了。”
两日后,便是三月初八。天还未亮,谢家就已经热闹起来。朱漆大门上贴了烫金的“囍”字,门檐下挂着红灯笼,顺着院墙一路排到巷口,连墙角的芭蕉叶上都系了红绸带。庭院里,几个小厮正搭着梯子挂彩绸,绣娘们围坐在花厅里,手里拿着针线最后检查喜帕、喜帐,空气中飘着熏香和糕点的甜香。林婉清穿着一身藕荷色绣海棠的褙子,正站在正厅里指挥下人摆桌椅,她发丝梳得整齐,只插了一支碧玉簪,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底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忙碌。“张妈,宾客的席位再核对一遍,周将军的同僚们安排在东厢房那边,女眷们都请去西花厅。”她声音轻柔,却条理分明,下人们应答着,动作有条不紊。
“夫人,您歇会儿吧,这都忙了一早上了。”丫鬟晚翠递过一杯热茶,见她眼底有淡淡的青影,忍不住劝道。林婉清接过茶,浅啜一口,目光望向院门口:“等会儿周夫人就到了,云溪这孩子远嫁而来,咱们得让她觉得踏实。”正说着,院外传来一阵喧闹,夹杂着唢呐的欢快曲调,有人高声喊道:“迎亲队伍到啦!”
林婉清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襟,快步走到门口。只见巷口处,一支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正缓缓走来,最前头是敲锣打鼓的乐手,后面跟着举着“囍”字牌、提灯的小厮,再往后,谢浩楠一身大红喜服骑在高头大马上,腰间系着玉带,身姿挺拔如松。他平日里常穿素色长衫,此刻换上喜服,更显眉目俊朗,引得路边围观的百姓纷纷赞叹。“这就是谢家大公子吧?真是一表人才!”“听说娶的是京城来的周将军家的小姐,郎才女貌啊!”人群里的议论声传到谢浩楠耳中,他嘴角噙着笑,目光却紧紧盯着谢家大门,眼底满是期待。
迎亲队伍刚到门口,另一队马车也缓缓驶来,正是周府的送亲队伍。周夫人王氏扶着丫鬟的手从马车上下来,她穿着绛红色绣牡丹的褙子,头上插着赤金镶珠钗,气质端庄。看到站在门口的林婉清,她快步上前,笑着伸出手:“谢夫人,今日可就要麻烦你了。”林婉清连忙握住她的手,指尖触到对方温热的掌心,心里的喜悦伴随着亲切感迎面而来:“姐姐客气了,孩子们的好日子,咱们做长辈的,自然要把一切办得妥妥帖帖。”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并肩站在门口,望着迎亲队伍里的谢浩楠翻身下马,快步走向送亲的马车。
马车里,周云溪正由丫鬟帮着整理凤冠霞帔。大红的霞帔上绣着百子图,金线在晨光下闪着光泽,凤冠上的珠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映得她脸颊愈发娇艳。听到车外的动静,她心跳不由得加快,指尖微微攥紧了裙摆。很快,车帘被轻轻掀开,谢浩楠的身影出现在眼前。他望着她,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轻声道:“云溪,我们走。”说着,小心翼翼地扶她下车。周云溪抬头望他,见他眼底的笑意藏不住,脸颊更红,低头跟着他往里走,耳边是宾客的起哄声和乐声,心里却一片滚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