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城市委常委会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肃穆。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市委常委们依次落座,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那份关乎果城未来命运的《高新区扩区升级暨果城新区建设方案》。窗外的天空阴沉,秋雨淅沥,敲打着玻璃窗,仿佛在为这场决定果城未来走向的会议伴奏。
陈国华坐在主位,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同志们,关于高新区扩区升级,建设‘果城新区’的方案,前期已经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今天,我们在这里进行最终审议和表决。这是果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希望大家本着对城市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慎重决策。”
会议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规划局负责人详细汇报了方案内容,包括扩区范围、功能定位、产业导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等。当提到预计总投资规模和新区域核心区开发模式时,会场内明显能感觉到一种无声的震动。
刘国栋紧接着发言,他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表情:“我完全赞同这个方案。建设果城新区,是我们果城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城市能级的必由之路,也符合省委省政府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导向。为了保证新区建设的高效推进,我建议,立即成立‘果城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统筹一切资源,强力推动。”
他顿了顿,目光若有实质地扫过林峰,继续说道:“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我认为,林峰同志作为高新区的负责人,对情况最熟悉,理应进入领导小组,并担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承担起主要协调落实的责任。” 这番话,看似举贤任能,实则将林峰推到了具体执行的火线上,未来新区建设的任何波折,林峰都将是首当其冲的责任人。
林峰面色平静,心中却如明镜一般。这是阳谋,将他绑上新区的战车,同时也在试探他能否在巨大的利益和复杂的局面中保持定力。他迎向刘国栋的目光,沉稳地点头:“感谢组织和领导的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做好本职工作。”
陈国华最后总结,一锤定音:“方案原则上通过。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即日成立,我任第一组长,国栋同志任组长,相关常委和副市长任副组长。林峰同志任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主持办公室日常工作。散会后,请国栋同志牵头,尽快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部署下一步工作。”
宋清河仿佛早已等候多时。他并未主动联系林峰,而是通过刘国栋的秘书,安排在常委会结束后,“恰巧”拜会刘国栋市长,商谈“投资事宜”。
在装饰华丽的接待室里,宋清河气定神闲地品着茶,对刚刚尘埃落定的重大决策似乎了然于胸。当刘国栋带着尚未完全平息的会议气氛走进来时,宋清河立刻起身,笑容热切而不失分寸:“刘市长,恭喜啊!果城新区获批,这是天大的好事!我谨代表清河资本,第一时间向您和果城市政府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刘国栋哈哈一笑,与宋清河用力握手:“宋总消息灵通啊!这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引着宋清河坐下,语气变得推心置腹,“新区建设,百业待兴,尤其是核心区的整体开发,投资大,周期长,非常需要像清河资本这样有实力、有经验、有担当的战略合作伙伴啊。”
宋清河身体微微前倾,表情变得极其认真:“刘市长,不瞒您说,我们清河资本高度看好果城新区的未来。我们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投资者,我们致力于成为城市的‘共同经营者’。”他使了个眼色,旁边的助理立刻拿出一份制作精美的意向书草案。
“这是我们初步构想的《关于参与果城新区核心区整体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宋清河将意向书推向刘国栋,“我们计划联合国际顶尖的规划设计团队,引入最新的‘智慧城市’、‘绿色生态’理念,打造一个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典范。初步估算,首期投资不低于这个数。”他伸出三根手指,意味三百亿。
这个数字,让见惯了大场面的刘国栋心头也不禁一跳。但他面上不动声色:“宋总的诚意和实力,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新区开发事关重大,尤其是核心区,需要经过严格的规划和公开透明的程序……”
“当然,当然!”宋清河立刻接话,“一切按规矩办。我们只是先表达我们最强烈的参与意愿和初步构想,具体的,还需要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完善方案,参与公平竞争。”他话说得漂亮,但眼神中的志在必得,却丝毫未加掩饰。
图穷匕见。宋清河不再掩饰其目标——新区核心区这块最肥美的肉。他携巨资而来,挟刘国栋之势,直指新区规划建设的核心权柄。
(
林峰刚刚参加完新区领导小组的第一次简短碰头会,回到办公室。窗外雨声渐密,敲打在心头。吴婷跟着进来,脸上带着忧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