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决李德明的枪声余韵,仿佛仍在石壁洞天的岩壁间低回,但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氛已经开始弥漫。那是一种涤荡了疑云之后的沉静,一种被雷霆手段震慑后又重新凝聚的坚定。叛徒的血,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再次验证了纪律的森严和忠诚的宝贵。
战士们默默地清理了现场,眼神中少了之前的惶惑与猜忌,多了几分沉甸甸的清醒与同仇敌忾。他们看着站在高处的刘肖,那个身影在暮色中如同定海神针,驱散了所有的不安。
刘肖没有让这种肃杀的气氛持续太久。他知道,愤怒和恐惧都需要一个出口,而希望,是最好的引导。
“全体注意!各营连排,以单位集合!”刘肖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队伍迅速而动,虽然依旧衣衫褴褛,面有菜色,但行列之间,重新焕发出一种久违的整肃之气。
刘肖目光扫过一张张望向他的面孔,清晰而有力地说道:“同志们!家里的蛀虫,已经被挖掉了!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野人沟外面,白建生的包围圈还在,楚材的毒牙还在!我们依然身处绝境!”
他话锋一转,声音里注入了一种振奋的力量:“但是,这次出去,我们不是毫无收获!我们找到了一条可能通往生路的方向!”
所有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呼吸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
“在野人沟东北方向,大约六十里外,我们发现了一处废弃的寨子,当地残留的土匪称之为‘石壁寨’!”刘肖继续说道,“据那些土匪零星的交谈判断,那里很可能是一个多年前废弃的苗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里面可能藏有物资,或者有通往山外的秘密路径!”
石壁寨!物资!秘密路径!
这几个关键词,像火种一样丢进了干涸的草原,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眼中的希望之火!
“团长!那还等什么?咱们赶紧去啊!”程铁军第一个嚷道,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出发。
周文虽然也激动,但更显沉稳:“团长,消息可靠吗?那些土匪……”
“消息来源是偶然听到的土匪交谈,需要进一步核实。”刘肖没有隐瞒风险,“但这是我们目前发现的,唯一有价值的线索!坐以待毙是死路,冒险一搏,才可能争得一线生机!”
他看向众人,下达了命令:“我们现在需要休整,更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我决定,全军在石壁洞天再休整两天!这两天里,我们要做三件事!”
“第一,恢复体力!炊事班,把之前打到的野猪肉,拿出最后一部分,混合野菜,熬成浓汤,让每个同志,尤其是伤员,都喝上一碗热乎的!许向前,组织人手,加大采集力度,所有能入口的东西,都不要放过!”
“第二,整顿装备!检查所有枪支弹药,磨利刺刀和大刀,准备好绳索、火把等必要工具。我们可能要面对攀爬、夜行甚至战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统一思想!”刘肖的目光变得格外锐利,“周文同志负责,向全体战士讲明我们目前的处境和下一步的计划!要让大家明白,前往石壁寨,不是盲动,而是为了生存和未来必须进行的战略转移!要把对叛徒的愤怒,转化为突破重围的力量!”
“是!”周文、程铁军、许向前等人齐声领命,声音中充满了久违的干劲。
命令迅速被贯彻执行下去。营地仿佛一台重新注入了燃油的机器,高效地运转起来。
炊事班将那点珍贵的野猪肉剁碎,投入沸腾的大锅,与苦涩的野菜一同翻滚,浓郁的肉香(尽管十分稀薄)弥漫在空气中,勾动着每个人的味蕾。战士们捧着分到的、滚烫的肉汤,小口小口地啜饮着,脸上露出了近乎幸福的表情。这一碗热汤,暖的不仅是胃,更是人心。
后勤人员忙着检查所剩无几的物资,擦拭保养武器。磨刀石摩擦刺刀的声音“沙沙”作响,带着一种临战前的肃杀。
周文则召集了所有政工干部和基层骨干,连夜开会,统一口径,布置思想动员工作。他摒弃了以往那些空洞的口号,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分析目前的绝境,阐述前往石壁寨的必要性和希望所在。他强调纪律,强调团结,强调对指挥员的信任。
“同志们,刘团长带着几个人,在完全不熟悉的野人沟里闯了几天,为我们找到了这条可能生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相信他,跟着他,握紧手中的枪,走出这片死地!”
他的话语,结合李德明事件的血的教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战士们心中的迷茫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晰的、目标明确的决心。
刘肖也没有闲着。他先是去医疗点仔细查看了赵立仁的伤势。
“团长,我没事!”赵立仁试图坐直身体,脸色虽然依旧苍白,但眼神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两天时间,足够我恢复一些力气了!石壁寨……我必须去!”
苏湘云在一旁担忧地看着他,却没有出言阻止。她知道,赵立仁和刘肖一样,都是这支队伍的脊梁,在这种关键时刻,他绝不会允许自己缺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