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我靠听懂花草说话称霸全国 > 第161章 全市古树普查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生效后的第一周,全市古树名木专项普查正式拉开帷幕。市绿化局牵头成立了十个普查小组,林小满作为技术总指导,亲自带领核心小组负责难度最大的老城区、山区等区域。出发前的动员会上,王局长将印有“古树普查”字样的红袖章分到每个人手里:“这次普查不仅是登记数据,更是给每棵古树建‘身份档案’的基础,林老师,辛苦你们多费心。”

林小满接过红袖章,别在胸前,身后的团队成员早已整装待发。刘宇背着装满检测仪的背包,里面有树龄测定仪、土壤分析仪等专业设备;陈阳的工具箱里塞满了病虫害检测工具和应急养护药剂;李婷举着相机,镜头已经对准了跃跃欲试的少年绿植团;张胖子的货车就停在门口,车上装满了松土工具、营养液、防护网等物资,他拍着胸脯说:“放心,不管古树有啥需求,我的物资都能跟上!”

少年绿植团的孩子们分成小队,跟在各个普查组身后,琪琪抱着多肉,把它放进特制的小背篓里:“圆滚滚,这次你要当‘普查小助手’,帮我们听听古树爷爷们的心里话哦!”多肉的叶片轻轻晃动,像是在点头应答。

普查的第一站,依旧是天宁寺的千年银杏。这棵一级古树是全市的“树王”,之前挂牌时就发现树干有两处空洞,叶片也有些泛黄。林小满刚走到树下,就听到银杏苍老而清晰的声音,像是在翻阅一本厚重的史书:“……我记不清具体是哪年栽下的了,只记得身边的寺庙拆了又建,见过穿长袍的僧人,也见过扛枪炮的士兵,算下来,该有一千二百三十七年了……”

之前园林部门初步测定的树龄是一千二百年,相差三十七年。刘宇拿着树芯采样仪,小心翼翼地提取样本,仪器显示的年轮数据和林小满听到的时间基本吻合。“古树的记忆比仪器更精准!”刘宇推了推眼镜,在记录表上修正树龄,“之前的误差是因为树芯采样时避开了腐烂部分,这次结合林老师的‘反馈’,数据终于准确了。”

银杏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我的树干空了两处,雨天进水就疼,虫子也总往里面钻,还有些游客总爱扒我的树皮,孩子们爬上爬下,枝桠都快撑不住了……” 陈阳立刻用内窥镜查看树洞,发现里面果然有白蚁巢穴,他迅速调配了环保驱虫剂,用导管注入树洞:“这是生物驱虫剂,不会伤害古树,一周后就能清除白蚁,后续再用专用材料填充树洞。”

孩子们七手八脚地给银杏周边围上了防护栏,琪琪还在防护栏上挂了提示牌,上面画着多肉的卡通形象,写着“树王怕疼,请勿触摸攀爬”。住持也赶来帮忙,他说:“以后寺里会安排僧人轮流看护,绝不让古树再受伤害。”

离开天宁寺,普查组前往老城区的文兴巷,这里藏着一棵罕见的百年紫藤。这棵紫藤攀附在一座明清古建筑的院墙上,藤蔓盘根错节,覆盖了半个院落,每年春天花开时,满巷都是花香。可如今,藤蔓上的叶片稀疏发黄,部分枝条已经干枯。

房屋的主人是位八十多岁的周奶奶,她看到普查组,连忙迎上来:“这棵藤是我太奶奶种下的,陪了我们四代人,最近两年不知怎么了,叶子越来越少,我浇水施肥都不管用。”

林小满凑近紫藤的主藤,耳边传来它虚弱的声音:“……我一百一十二年了,墙根下的土被压实了,根吸不到水,旁边的爬山虎抢我的养分,还有虫子啃我的藤,我没力气开花了……” 她蹲下身,用小铲子拨开根部土壤,果然发现土壤板结严重,根系周围缠绕着茂密的爬山虎。

“问题出在土壤和养分争夺上。”林小满对周奶奶说,“爬山虎的根系太旺,会抢紫藤的养分,板结的土壤让紫藤的根没法呼吸。” 张胖子立刻拿出土壤改良剂和小锄头,教周奶奶如何松土:“这改良剂里有腐殖质,能让土变松软,松土时要沿着主藤外围,别伤了根。”

陈阳则配制了叶面肥,教孩子们如何均匀喷洒:“这些肥料能帮它恢复元气,等枝条好转后,再修剪掉干枯的部分。”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清理缠绕的爬山虎,琪琪还特意给紫藤浇了温水:“紫藤奶奶,你快点好起来,明年我们还想来看你开花。” 紫藤的藤蔓轻轻晃动,像是在道谢。

普查组的第三站,是城郊的红星村,村里的晒谷场旁长着一棵老枣树。这棵枣树树干粗壮,枝桠向四周伸展,树干上还留着不少刀刻的痕迹。村支书带着大家来到树下:“这棵树一直没人管,我们只知道它很老,每年还能结不少枣子,就是最近几年结的枣越来越小了。”

林小满刚触碰树干,就听到老枣树委屈的声音:“……我一百五十六岁了,以前孩子们在我树下捡枣,大人在树下乘凉,后来有人在我根旁挖沟排污水,根都泡烂了,结的枣自然小了……还有人用刀在我身上刻字,疼得我直发抖……” 她顺着老枣树的指引,在树的西侧发现了一条浅浅的排水沟,污水正顺着沟边渗向树根。

刘宇检测土壤后,眉头紧锁:“土壤里的氨氮含量超标,确实是污水污染导致的。” 张胖子立刻调来沙土和活性炭,和村民一起填埋排水沟,重新规划了排污路径:“先用活性炭吸附污染物,再用沙土改良土壤,以后污水就不会再流到树根了。”

陈阳则给老枣树做了伤口处理,用专用愈合剂涂抹刻痕:“这些伤口愈合后,就能正常输送养分了,明年结的枣肯定又大又甜。” 村里的老人看着忙碌的普查组,感慨道:“以前只知道这树能结果,没想到它也这么多‘委屈’,以后我们一定好好护着它。”

接下来的半个月,普查组的足迹遍布全市的街巷、乡村和山区。每到一处,林小满都能听到古树们不同的“心声”,这些声音里,有对岁月的追忆,更有对生存的渴望。

在西部山区的鹰嘴崖,一棵古松扎根在岩石缝里,之前被认定为两百年树龄。林小满靠近时,古松豪迈的声音传来:“……我可比他们说的老多了!当年山里闹土匪,我就长在这里,看着他们来来去去,算下来,该有三百二十岁了!就是最近风大,我的根在石缝里抓得不牢,总担心被吹倒……”

刘宇用专业仪器检测后,果然发现树龄被低估了近百年。陈阳仔细查看根系,发现部分根系已经裸露在外,立刻制定了加固方案:“用防腐木板搭建支撑架,再用营养土填充岩石缝,帮根系固定和吸收养分。” 张胖子带来的登山设备派上了用场,工人们小心翼翼地爬上崖壁,搭建支撑架,孩子们则帮忙运送营养土。

在南部水乡的石桥旁,一棵古柳斜倚在水边,枝条垂到水面,叶片却蔫蔫的。古柳温柔的声音带着忧愁:“……我两百八十岁了,以前河水清清的,我的根能喝到干净的水,现在河水变浑了,还有垃圾漂过来,缠得我根难受,叶子也长不好了……” 李婷拍下水面的垃圾和浑浊的河水,这些素材很快被整理成报道,推动了当地水乡的河道整治。

普查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难题。在老城区的一栋民国建筑旁,一棵百年朴树的树干被建筑的围墙紧紧包裹,部分树皮已经坏死。建筑的主人担心拆围墙会影响房屋结构,一直不肯配合。林小满耐心地和他沟通,还请来了建筑专家评估。朴树委屈的声音也传到了林小满耳中:“……这墙压了我几十年,我快喘不过气了,再这样下去,我的树干会彻底烂掉的……”

林小满把朴树的情况和专家的评估结果一起摆在主人面前:“这棵朴树是二级古树,现在树皮坏死,再拖延下去就救不回来了。拆围墙不会影响房屋主体,我们还能帮你设计成绿植围墙,既保护了古树,又美观。” 看着朴树枯黄的枝叶,主人终于松了口。张胖子立刻调来小型挖掘机,小心翼翼地拆除部分围墙,陈阳则给坏死的树皮做了清创处理,涂抹愈合剂。

普查期间,少年绿植团的孩子们成了最活跃的力量。他们不仅帮忙记录数据、清理古树周边的杂物,还主动收集古树的故事。浩浩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古树的“自述”;轩轩用画笔给每棵古树画了肖像;琪琪则把多肉放在古树的枝桠上,每次都能引来古树的“回应”,多肉也成了普查组和古树之间的“小信使”。

市民们的热情参与也让普查工作事半功倍。不少老人主动提供线索,比如哪条巷子里藏着老树,哪棵树见证过重要的历史事件;退休的园林工人自发加入普查队,帮忙辨认古树品种、评估生长状态;还有摄影爱好者跟着普查组,拍下古树的珍贵影像,制作成相册送给绿化局。

李婷拍摄的《古树普查日记》系列短视频,在网上引发了持续关注。视频里,有古松在崖壁上的坚守,有古柳在水边的忧愁,有孩子们给古树浇水的温馨,还有普查组修复古树的专注。其中一条“古松诉说三百年岁月”的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网友们纷纷留言:“原来每棵古树都有故事,太感人了!”“普查队太辛苦了,为他们点赞!”

半个月的普查下来,林小满团队共完成了87棵古树的初步登记,纠正了12棵古树的树龄误差,发现了35棵古树存在的病虫害、根系受损、生长环境恶劣等问题,现场解决了18个紧急问题,其余的都记录在册,等待后续制定专项方案。

刘宇整理的数据报表越来越厚,上面详细记录了每棵古树的树龄、品种、生长状态、周边环境、存在问题和初步需求;陈阳的笔记本上,针对不同古树的养护方案写了满满几大本;李婷拍摄的素材装满了三个硬盘,这些都将成为后续建立古树档案的重要依据。

普查间隙,林小满带着团队回到梧桐巷,看望黄连木。黄连木的长势越来越好,新梢已经长到了一尺长,枝桠舒展,声音里满是欣慰:“……我的老伙计们终于有人管了,之前我还总担心它们,现在好了,你们都去看了,我就放心了……” 它的枝桠轻轻垂下来,蹭了蹭林小满和琪琪怀里的多肉。

张胖子笑着说:“这次普查,我的物资可派上大用场了!接下来建立档案、做养护方案,我还能提供定制化物资,保证每棵古树都能用上最合适的养料和工具!”

林小满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黄连木,心里满是感慨。这场普查,不仅仅是给古树登记数据,更是一次与岁月的对话。每一棵古树都是一段活的历史,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守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而她和团队要做的,就是通过这次普查,读懂它们的岁月,满足它们的需求,让这些古老的生命,能在这座城市里继续绽放光彩。

夕阳西下,普查组的车辆行驶在返程的路上。车窗外,晚霞染红了天空,路边的树木在风中摇曳。林小满翻开普查记录表,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像是古树们写下的信。她知道,普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建档和养护,还有更多工作要做。但只要想到那些古树的声音,想到孩子们的热情,想到市民的支持,她就充满了动力。

回到花店,团队成员们没有休息,而是立刻投入到数据整理中。刘宇在电脑上录入普查数据,陈阳分类整理养护方案,李婷剪辑普查短视频,张胖子则盘点物资,准备后续的养护物资供应。多肉趴在桌上,叶片轻轻晃动,像是在提醒林小满早点休息。林小满笑着给它浇了点水,心里已经开始规划下一步的工作——给每一棵古树建立专属档案,让它们的养护有章可循,让这些百年绿意,能长久地陪伴这座城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