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73章 谣言与铁血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第73章 谣言与铁血

作者:火火同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4:04:53

胥臣在瑕邑取得的胜利,如同投入死水潭中的一块巨石,在晋国上下激荡起层层涟漪。捷报传至绛都,朝野为之一振,多少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晋襄公当即下令嘉奖西线将士,并紧急征发新兵,筹措粮草,源源不断支援胥臣,希望他能进一步扩大战果,至少要将秦军牢牢钉在西线,使其无法与南线楚军形成呼应。

然而,在南线伊洛大营,主帅栾枝接到胥臣的捷报和后续军情后,脸上却不见多少喜色。他关注的焦点,并非西线的具体战果,而是胥臣成功吸引孟明视主力后,南线楚军可能作出的反应。他深知,斗椒并非庸才,楚军斥候活动近日异常频繁,对方极有可能已经嗅到了晋国兵力捉襟见肘的气息。

“胥臣将军打得漂亮,但这也将我军虚实暴露了几分。”栾枝在中军帐内,对几位核心将领沉声道,“孟明视含怒而去,西线压力骤增,胥臣所部恐难久持。此刻,我南线绝不能出任何纰漏!传令各营,加倍警戒,严防楚军偷袭!尤其是夜间,多设岗哨暗哨,巡营队伍增加一倍!”

他的担忧并非多余。几乎就在晋军加强戒备的同时,一股诡异的暗流开始在晋军大营乃至背后的郑国境内悄然蔓延。起初只是些窃窃私语,很快便发展成了扰动人心的流言。

流言有几个版本,但核心内容惊人一致:晋国不行了!先轸已死,国内空虚,西线秦军攻势凶猛,绛邑危在旦夕!晋襄公年轻无能,已准备放弃中原,退守太行!栾枝能力平庸,绝非令尹子文和斗椒的对手,晋军败局已定!

这些流言如同瘟疫般扩散,精准地打击着晋军最脆弱的神经——对主帅能力的怀疑、对国内局势的担忧、对未来的恐慌。它们不仅在各部士兵中流传,甚至也传到了助战的郑国、宋**队耳中。郑军营地首先出现了骚动,士兵们议论纷纷,军官弹压不住,恐慌情绪像野火一样蔓延。一些郑国将领开始私下议论,是否应该再次考虑与楚国媾和,以免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将军!营中流言四起,军心浮动!郑军那边更是人心惶惶,已有小股士卒溃逃!”斥候营的将领急匆匆闯入大帐,向栾枝汇报。

栾枝面色阴沉,他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这绝非偶然,必然是楚军精心策划的心理战!目的就是要在晋军主力无法迅速取胜的情况下,从内部瓦解他们的斗志和联盟。

“好毒辣的计策!”一位将领愤然道,“定是楚人奸细所为!”

栾枝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恐慌比刀剑更可怕,必须用最果断、最严厉的手段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此刻,任何怀柔或解释都可能被视作软弱。

“擂鼓!聚将!”栾枝的声音冷冽如冰,“同时,请郑国主帅过营议事!”

片刻之后,中军大帐内将校云集,气氛凝重。郑军主将匆匆赶来,脸上也带着掩饰不住的焦虑。

栾枝没有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近日营中流言,想必诸位都已听闻。此乃楚人乱我军心、毁我盟好之毒计!其心可诛!”他目光如电,扫过帐中每一位将领,最后落在郑军主帅脸上,“值此危难之际,疑心生暗鬼,唯有同心同德,方能共度难关!我晋国,绝不会放弃中原,更不会抛弃盟友!先轸将军虽逝,晋军脊梁未断!栾枝不才,亦知受国厚恩,必与将士们同生共死,与楚军血战到底!”

他的声音并不高亢,但字句铿锵,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接着,他下达了一系列铁血命令:

第一, 营中严禁议论流言,违令者,无论官兵,立即斩首!各营主官负责弹压,若所属部队出现大规模骚动,主官同罪!

第二,加强营区巡查,成立执法队,由栾枝亲兵担任,遇有散布谣言、动摇军心者,可就地处决!

第三,与郑、宋联军加强沟通,晋军将派出军官入驻盟友营地,协助稳定军纪,共享情报,以示坦诚无猜。

第四,即刻起,提升战备等级,所有将士衣不卸甲,兵不离手,随时准备迎战楚军可能发起的强攻!

命令一出,帐中一片肃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栾枝话语中的杀伐之气。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旨在用铁腕稳定局面。

“郑将军,”栾枝看向郑军主帅,语气稍缓,但依旧坚定,“贵我两国,唇齿相依。楚人若破我营,郑国岂能独善?望将军回去,全力安抚将士,戮力同心。我栾枝在此立誓,晋军在,必保郑国无虞!若有三心二意,休怪军法无情!”

郑军主帅被栾枝的气势所慑,同时也明白利害关系,连忙表态:“栾枝将军放心!外臣深知此理,必严约束部下,与晋军共进退!”

铁血手段迅速起到了效果。晋军大营内,公开议论流言的现象戛然而止,虽然恐慌并未完全消除,但秩序得到了恢复。执法队巡逻的身影带来了强大的威慑。郑、宋军营也在晋军的协助和压力下,逐渐稳定下来。

然而,斗椒的攻势并未停止。流言战术效果不及预期,他立刻改变了策略。楚军开始不分昼夜,派出小股部队对晋军营垒进行频繁的骚扰性攻击,时而佯攻东垒,时而偷袭粮道,时而夜间鼓噪,让晋军将士得不到片刻休息,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栾枝识破了斗椒的疲兵之计,命令各部轮番休息,严密防守,绝不出战。双方陷入了意志和耐力的较量。晋军凭借坚固的营垒和严明的纪律,一次次击退了楚军的骚扰,但长时间的紧张对峙,也让将士们的疲惫感不断累积。

南线的僵持和西线的激战情况,不断传回绛都。晋襄公与狐偃、赵衰等重臣日夜商议,忧心如焚。

“国君,南线栾枝将军虽稳住了阵脚,但长久对峙,于我不利。西线胥臣将军虽初战告捷,然独力面对孟明视主力,处境艰难。我国力有限,两线作战,恐难持久啊。”赵衰面露忧色。

狐偃捻着胡须,沉吟道:“为今之计,必须寻求破局之策。南线楚军势大,强攻难胜。或可……在外交上寻求转机?”

“舅父有何良策?”晋襄公急切地问。

狐偃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楚国虽强,亦非铁板一块。令尹子文与司马斗椒之间,素有权力之争。子文老成持重,斗椒骄狂激进。此次北犯,斗椒为先锋,子文总督后援,二人心思未必一致。或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密赴楚军大营,设法离间子文与斗椒,若能使其将帅失和,或可令楚军自退。”

晋襄公眼睛一亮:“此计大善!何人可担此重任?”

狐偃道:“此人需胆大心细,熟知楚国内情。大夫阳处父之侄阳朋,曾游历荆楚,通晓其风俗人情,且口才便捷,或可一试。”

“准!”晋襄公当即拍板,“即刻密召阳朋,授以机宜,携重金厚礼,秘密出使楚营!同时,传令胥臣,以西线坚守为要,不必贪功;传令栾枝,继续稳守,待外交斡旋结果。”

一条隐秘的外交战线悄然开启。年轻的阳朋肩负着艰巨的使命,化妆成商旅,带着晋国的期望和重礼,秘密向南方的楚军大营潜行而去。

阳朋的行程极为隐秘,但楚军对周边的控制亦十分严密。在他试图接近楚军大营,尤其是位于后方的令尹子文大营时,行踪暴露,被斗椒麾下的巡逻斥候抓获。

消息传到斗椒耳中,他勃然大怒:“晋侯小儿,竟敢派奸细来离间我君臣!来人,将那名晋使押上来!”

阳朋被五花大绑推入帐中,面对杀气腾腾的斗椒,他面无惧色,依照狐偃所授机宜,昂首道:“我乃晋国大夫,奉寡君之命,特来拜会令尹子文,商谈两国罢兵息民之事,并非奸细!将军何故如此无礼?”

斗椒冷笑:“罢兵?真是天大的笑话!如今我大军压境,胜负未分,晋国已是岌岌可危,有何资格谈罢兵?分明是缓兵之计,兼行离间!尔等小人,敢在本将军面前耍弄花招!”他越说越怒,根本不听阳朋辩解,也不想给他见到子文的机会,生怕子文真的被晋国说动,“来人!将此晋使拖出去,斩首示众!首级悬挂营门,让晋人知道,这就是妄图窥探我营、行离间之计的下场!”

左右楚军一拥而上,将阳朋推出帐外。片刻之后,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被高悬在楚军前锋大营的辕门之上。

斗椒用这种极端残忍的方式,不仅宣告了晋国外交努力的失败,更是向子文和所有楚军将领展示了他决一死战的强硬姿态,彻底堵死了任何媾和或缓兵的可能。

消息传回晋军大营,栾枝和众将愤慨不已,却也明白,楚军内部,斗椒的气焰已完全压制了可能存在的理性声音。和平解决南线战事的希望,彻底破灭。唯有血战,方能决出胜负。

而与此同时,在楚军后方,令尹子文得知斗椒未经请示便擅杀晋使,眉头紧锁,久久不语。他心中对斗椒的专横跋扈愈发不满,但大战当前,又不能临阵处罚大将,只能将这股怒火压在心底。楚军内部的裂痕,在晋国外交的触碰下,非但没有弥合,反而因斗椒的过激反应而加深了一丝阴影。

南线的战局,在经历了流言与铁血的内部震荡后,外交努力又告失败,气氛变得更加凝重和残酷。双方都在积蓄力量,等待着最终爆发的那一刻。而在西线,胥臣与孟明视的对决,也即将进入最激烈的阶段。晋国的命运,依旧在刀尖上摇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