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46章 宋都烈焰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第46章 宋都烈焰

作者:火火同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4:04:53

晋国兵不血刃迫使卫国臣服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在中原大地炸裂开来。诸侯震惊之余,纷纷重新审视这个刚刚结束内乱的北方巨擘。晋文公的强势崛起,不仅打破了楚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更给几乎绝望的宋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其他备受楚国压力的诸侯看到了新的希望。

然而,楚成王和令尹子文决定加大对商丘攻势的战略,却将这座孤城瞬间推入了更深的地狱。楚军的攻势变得前所未有的疯狂和酷烈,他们必须在晋国可能南下干预之前,彻底碾碎宋国的抵抗。

商丘城下,已成人间炼狱。斗椒得到了郢都不惜一切代价速破商丘的死命令,将楚军的凶悍发挥到了极致。无数的箭矢日夜不停地飞向城头,巨大的抛石机投掷着燃烧的火球和巨石,将城楼砸得千疮百孔,点燃了城内的屋舍。

楚军士卒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城墙。云梯架起又被推倒,冲车撞击着已是裂痕斑斑的城门。守城的宋军早已疲惫到了极限,箭矢耗尽,便用砖石、滚木;滚木礌石用尽,便扑上去与登上城头的楚军进行残酷的肉搏。每一天,每一刻,都有生命在消逝。城墙上下,尸骸堆积如山,鲜血浸透了焦土,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和焦糊气味。

公子目夷身负数伤,甲胄破碎,声音早已嘶哑得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依靠手势和坚定的眼神指挥作战。他如同一个永不疲倦的幽灵,穿梭在城头最危险的地方,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宋军最后的精神支柱。城中粮食彻底断绝,易子而食的惨剧已不鲜见,守军靠着惊人的意志和对“晋国援兵”那一丝渺茫的信念,在炼狱中苦苦支撑。

晋军降服卫国后,并未立刻南下,而是在楚丘附近休整,补充给养,同时密切关注着商丘的战况。宋国使者再次冒死前来,带来的不再是哀求,而是近乎绝望的泣告:商丘即将陷落,旦夕不保!

晋国朝堂再次爆发激烈争论。以胥臣、魏犨为首的武将们群情激昂,纷纷请战:“主公!卫已臣服,我军士气正旺!当即刻南下,与楚军决一死战,解商丘之围!岂能坐视宋国灭亡?”

但反对的声音同样强烈:“楚军势大,锐气正盛,且以逸待劳。我军虽胜一卫,然兵力、粮草仍逊于楚。若仓促与楚决战,胜负难料!一旦有失,则前功尽弃!”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际,一直沉默观察地图的中军将先轸,再次站了出来。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两个点——曹国和楚国本土。

“主公,诸位!”先轸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直接救宋,与楚硬撼,确是下策。楚军倾力攻宋,其国内必然空虚。且楚之盟国,如曹、郑等,皆畏楚而非心服。”

他提出了一个更大胆、更惊人的计划:“我师不必直趋商丘。可分兵两路:一路,伴攻曹国!曹君曾羞辱主公(流亡时),伐之有名。曹国小弱,必不能挡,我可速克之。另一路,精选锐骑,长途奔袭,绕过宋地,直插楚国本土,攻击其防守薄弱的边境城邑!”

此计一出,满座皆惊!长途奔袭楚国本土?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先轸继续解释道:“楚人骄横,绝料不到我军敢深入其境!此举有三大好处:其一,攻曹可进一步剪除楚国羽翼,震慑中原。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奔袭楚境,如同在其背后插上一刀!楚王闻知本土被侵,必大惊失色,焉能不顾?其围攻商丘之大军,必回师救援!则宋围不救自解!此乃‘攻其所必救’!其三,我可借此试探楚国虚实,扬我军威!”

这是一个极具冒险精神和战略眼光的计划。狐偃闻言,抚掌赞叹:“妙哉!先轸之谋,真鬼神莫测!此策若能成功,必可一举扭转乾坤!”

晋文公沉吟片刻,眼中闪过决断的光芒。他信任先轸的军事才能,也更认可此计所能带来的巨大战略收益。“善!便依先轸将军之计!狐偃、胥臣,率偏师伴攻曹国!先轸,魏犨,精选车骑,由你二人统领,深入楚境!寡人自统中军,为你等后援!”

就在晋国紧锣密鼓准备执行先轸的奇谋之时,一个意外插曲发生了。

为了进一步制造混乱,试探诸侯反应,并可能吸引部分楚军的注意力,狐偃向文公建议:可效仿当年齐桓公“尊王”故事,遣使快马驰告周边诸侯,尤其是那些态度暧昧的如郑、鲁、陈、蔡等国,宣称“晋侯将起大军,南讨不庭,以安王室,救宋国”,要求各国出兵会盟,共襄义举。

这实际上是一场大规模的战略欺诈和心理战。晋国并无能力也无计划立刻组织联军,但其目的是制造巨大的声势,让楚国疑神疑鬼,让各国人心浮动,从而掩护先轸的真正军事行动。

一时间,中原各国都收到了晋国的“会盟”通知。郑国君臣狐疑不定,鲁国 不休,陈、蔡等小国更是吓得不知所措。楚王在商丘城外也听闻了风声,虽不全信,但也不免心生疑虑,加剧了他的不安。这场“烽火戏诸侯”,虽然略显粗糙,却在心理层面,为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创造了更复杂的氛围。

当中原的目光都被晋楚争霸吸引时,东南的吴越之地,暗流涌动得更为剧烈。

越王允常得到楚国的“善意”后,扩张的野心日益膨胀。他不再满足于被动防御,开始积极寻求削弱甚至报复吴国的机会。他知道在正面战场上难以抗衡吴军,于是将目光投向了更阴险的领域。

允常召集国内心腹,秘密商议。“吴人恃强,屡屡犯我疆界。正面交锋,我越国力有未逮。然,岂无他法损其国力,乱其人心?”一位以狡诈着称的越国大夫献上一计:“臣闻吴王好利,尤喜珍奇兵器。我可遣巧匠,伪作商人,将一批掺有脆劣铜锡、易折易断的劣质剑矛,高价售予吴国边军或将吏。战时兵甲不堪用,其军必乱!”

与此同时,吴国也并未沉睡。公子季札北访归来后,深感中原文明之盛,也意识到了越国这个南方邻邦的潜在威胁。他向吴王寿梦进言:“越地蛮勇,其君允常,非安分守己之辈。我吴国欲北图中原,必先安定后方。对越国,当加强边境武备,同时探查其动向,必要时……当先发制人,永绝后患!”

吴越之间的仇恨,并未因地理的偏远而消减,反而在中原霸权的阴影下,开始酝酿着更加残酷和诡诈的冲突形式。毒计与强兵,都在暗中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