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39章 将星飘零与楚营攻城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第39章 将星飘零与楚营攻城

作者:火火同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4:04:53

公子元一意孤行导致的惨败,像一盆冰水,浇灭了反抗军因鬼哭谷大捷而燃起的熊熊士气。营地里不再有昂扬的战歌,取而代之的是伤兵的哀嚎、士卒的窃窃私语以及弥漫在空气中难以驱散的沮丧与猜疑。失败的苦果,最终需要有人吞下,而权力的倾轧,往往在挫折时最为酷烈。

败军之将——公子元的亲信大夫,浑身浴血,跪在公子元面前痛哭请罪。公子元脸色铁青,羞愤交加。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决策失误,更无法忍受威望受损。在谋士的怂恿下,他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有人作战不力,援兵迟缓”,矛头隐晦却明确地指向了田穰苴。

他召集众将,名为总结教训,实则是问罪。帐中,公子元高坐主位,语气冰冷:“此次失利,损兵折将,大挫我军锐气!究其原因,前锋轻敌冒进固然有错,然接应之军行动迟缓,坐视友军陷入重围,亦难辞其咎!田穰苴,你身为军事主官,作何解释?”

帐内一片死寂。所有目光都投向站在下首的田穰苴。他面容沉静,眼中却蕴含着深深的疲惫与失望。他出列,拱手,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殿下,末将事前已再三谏言,此乃诱敌之计,不可浪战。军令既下,末将即刻调动左军前往策应牵制,然敌军围势已成,埋伏尽出,左军亦遭阻击,伤亡甚重。行军作战,非儿戏,战机瞬息万变,岂能事事如预想般如意?若论罪,末将指挥不力,愿受军法。然,究其根源,实乃决策之失,非战之罪也!”

这番话,不卑不亢,既陈述了事实,更点破了问题的核心——错误的决策者正是公子元自己。公子元顿时勃然大怒,拍案而起:“田穰苴!你这是在指责本公子吗?好大的胆子!莫非以为打了几场胜仗,这军中就只知有你田穰苴,不知有我公子元了?”

“末将不敢。”田穰苴垂下眼睑,声音却依旧坚定,“末将只知为国讨贼,为殿下效命。然用兵之道,关乎万千将士性命,关乎复国大业,不能不慎。若殿下认为末将才疏学浅,不堪重任,请收回兵权,末将甘为一卒,冲锋陷阵,绝无怨言!”

决裂的时刻终于到来。公子元身边的谋士立刻进言:“殿下,田将军劳苦功高,或许只是一时失言。然军中确需号令统一。不若暂且让田将军休息几日,由殿下亲自掌管军事,以振军心?”

这是明升暗降,剥夺兵权。公子元顺水推舟,冷声道:“既然如此,田将军便暂且卸下指挥之责,于后营休整,反思己过吧!”

军令如山。田穰苴深深看了一眼公子元,不再多言,交出符节,转身大步走出营帐。他的背影挺拔却孤寂。帐内诸将,有人面露不忍,有人窃喜,更多人则是深深的忧虑。军中脊梁,就此被轻易折断。

与此同时,在宋国商丘,斗椒的耐心消耗殆尽。公子目夷的软硬不吃和巧妙周旋,让他感觉受到了戏弄。令尹子文“迫降为主”的指令被他抛诸脑后,楚军的战争机器开始全力运转。

巨大的攻城器械被打造出来,高耸的云车仿佛要触及商丘的城垛。无数的箭矢如同飞蝗般射向城头,压制着守军。身披重甲的楚国锐士,在震天的战鼓声中,如同黑色的潮水,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向商丘城墙发起了悍不畏死的猛攻。

“杀!”斗椒亲自在阵后督战,怒吼声激励着楚军士卒。他们冒着从城头倾泻而下的滚木礌石、沸油金汁,前仆后继地向上攀爬。城上城下,箭矢交错,惨叫声、兵刃碰撞声、呐喊声震耳欲聋。每时每刻都有生命在消逝。

公子目夷身先士卒,甲胄上沾满了血污和烟尘。他嘶哑着喉咙指挥防守,哪里出现缺口,就立刻带人扑上去填补。宋军将士深知身后即是家国,无路可退,爆发出了惊人的勇气,与楚军进行着惨烈的拉锯战。城墙多处破损,又被迅速用门板、砖石甚至尸体堵上。睢水仿佛都被染红。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消耗战。楚军兵力雄厚,可以轮番进攻,而宋军则疲于奔命,伤亡持续增加,箭矢、滚木等守城物资也在飞速消耗。目夷心中焦急,他知道,仅凭勇气无法长久支撑。他再次派出死士,冒死突围,前往洛邑和各诸侯国,几乎是声嘶力竭地求救,尤其是向那位远方的希望——晋国公子重耳传递商丘危如累卵的消息。

狐偃在卫国接到了商丘战火再起和田穰苴被夺兵权的消息。这两件事,一急一缓,都极其重要。

他立刻意识到,商丘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宋国屈服于楚,黄河以南将再无 major力量能牵制楚国,晋国未来东出中原将面临巨大障碍。他必须做点什么,哪怕只能稍微延缓一下楚军的步伐。

他的目光投向了与宋国接壤、且一直对楚国又惧又恨的曹、陈、蔡等小国。这些国家不敢直接出兵抗楚,但或许可以在其他方面施加影响。狐偃派出手下最得力的说客,携带重金,秘密前往这些国家游说其执政者。

说客们的说辞精心设计:“楚乃虎狼之国,志在吞并天下,绝非仅满足于宋。今日楚灭宋,明日兵锋即转向曹、陈、蔡。诸位君上岂不闻唇亡齿寒之理?纵然不敢直接发兵,何不联名上书周天子,遣使‘劝和’?即便楚人不听,也能让天下皆知楚之暴虐,使其道义有亏,或可稍缓其攻势。” 这是一招搅动舆论、给楚国制造政治麻烦的棋。

同时,田穰苴被闲置的消息也让狐偃扼腕叹息。他深知此人的军事才能对牵制齐国亲楚势力的重要性。他立刻修书一封,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试图传递给田穰苴。信中无非是表达惋惜之情,重申重耳对其才能的赏识,并暗示“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若在齐地不得志,晋国的大门永远向他敞开。这是在为未来埋下一颗种子。

然而,狐偃在卫国的活动并非毫无风险。公子元惨败和田穰苴去职的消息也传到了卫侯耳中。卫侯原本微妙的平衡心态又开始动摇。他开始怀疑,支持齐国的反抗势力和结交重耳,是否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如果公子元如此不堪大用,而强大的楚国又步步紧逼,卫国是否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甚至向楚国示好?卫侯的犹豫,给狐偃的布局带来了新的变数。

而在齐国反抗军后营,田穰苴独坐于简陋的营帐中。帐外不再有请示军务的将领,只有巡逻士兵单调的脚步声。他被软禁了。手中的《司马兵法》竹简似乎也变得沉重。他一生所学,满怀报国之志,却敌不过庙堂倾轧,敌不过公子的猜忌与短视。

他听着远处军营里因为失去统一指挥而变得有些混乱嘈杂的声音,心中涌起巨大的悲凉。他知道,公子商人绝不会放过这个时机,反扑很快就会到来。而失去了有效指挥和严密组织的反抗军,前景堪忧。

这位刚刚崭露头角便黯然陨落的将星,望着帐外灰暗的天空,发出了一声无人听见的长叹。他的命运,与远方鏖战的商丘,与暗中布局的狐偃,与这整个动荡的时代,紧紧缠绕在了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