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172章 星火溅落 (公元前583年 秋)

秋风送爽,却吹不散弥漫在列国上空的肃杀之气。夏季积累的燥热与冲突,并未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平息,反而如同被挤压到极致的火药,只待那不可避免的星火溅落,便能引发连锁的爆燃。

晋国西河之地,历来是抵御秦国的前线。魏颙凭借“武卒”新锐,去岁虽成功击退秦军袭扰,却不敢有丝毫懈怠。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正从内部滋生。

这日,魏颙接到边境斥候急报:秦国一支约千人的精锐步卒,绕过常规防线,突袭了边境一处储存军粮的壁垒“梁邑”,守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积攒的数千石军粮被焚掠一空!

“岂有此理!”魏颙又惊又怒,“秦人何时变得如此狡诈?竟能精准找到梁邑,绕过我三处哨卡?”

细查之下,更令人心惊。并非秦军战力忽然飙升,而是晋军内部出了纰漏。一名负责绘制、保管西河防务舆图的低级军吏,因嗜赌欠下巨债,被秦国潜伏的间谍重金收买,将数份标注了哨卡、粮道、仓储位置的副本秘密送出。

消息传回新绛,朝野震动。虽然魏颙反应迅速,处决了叛徒,加强了巡查,但损失已然造成,更重要的是,西河防务的“底细”已被秦人窥去大半。

郤克一党立刻抓住此事,在朝堂上发难:“君上!西河防务疏漏至此,魏颙难辞其咎!然则,西河军事,皆由赵孟一手擘画,‘武卒’更是其心血。如今出了如此大的纰漏,赵孟岂能毫无干系?若非其过于倚重所谓‘新军’,忽视根基,安能酿此大祸?”

此番言论,将一次具体的军事失误,巧妙地引向了赵朔的整个西河战略乃至其权威。流言的毒效再次显现,不少人看向赵朔的目光中,怀疑之色更浓。

赵朔面色沉静,出列请罪:“西河出事,臣举荐不当,督导不严,责无旁贷,请君上治罪。”他并未推诿,但紧接着话锋一转,“然,秦人窥我虚实,其心叵测。当务之急,是重新评估西河防务,调整部署,以防秦军更大规模的进犯。魏颙虽有失察之过,然其才可用,临机决断亦属果敢,恳请君上许其戴罪立功。”

晋景公看着请罪的赵朔,心中复杂。赵朔的坦然承担,让他稍感宽慰,但西河出事,确实动摇了他对赵朔能力的信任。最终,他并未深究赵朔,只是申饬了魏颙,罚俸一年,命其全力整饬防务。然而,经此一事,赵朔在朝中的威望,受到了自他执掌大权以来的首次实质性打击。那看似稳固的权力基石,已然出现了细微的裂痕。

与此同时,在齐国边境,艾陵之战的旧伤疤被再次揭开。

去年艾陵之战,齐军惨败于楚,虽赖楚庄王战略考量未直捣临淄,但边境城邑饱受蹂躏,尤其是艾陵周边,民生凋敝,一片惨淡。秋收时节,一队齐军巡逻队与楚军边境斥候在争议地带遭遇。口角迅速升级为械斗,齐军人数劣势,数人被杀,余人逃回。

此事若在平时,或可通过外交途径交涉。但此刻,齐国朝堂正值少壮派将领势力抬头,他们对去年的惨败耿耿于怀,急于雪耻。加之楚国叶邑陈兵,威慑中原,齐人倍感压力,这起边境冲突瞬间点燃了积压的怒火。

“楚人欺人太甚!败我大军,辱我使节,今又杀我士卒!此仇不报,齐国何以立国?”年轻气盛的将领们群情激愤。

齐顷公虽不似年轻时那般冲动,但国耻与当下的羞辱交织,也让他难以忍受。在少壮派的鼓动下,他下令边境各军进入战备状态,并向艾陵方向增派了五千精锐,摆出强硬姿态。

楚国方面,令尹子重得知边境冲突,并未惊慌,反而认为这是进一步牵制、消耗齐国力量的良机。他指示边境楚军,同样加强戒备,针锋相对,但并不主动寻求大规模决战。

一时间,齐楚边境再度风声鹤唳。虽然大规模战事未起,但小规模摩擦不断,紧张局势持续升温。艾陵的余烬未冷,新的火星又已溅落,齐楚之间的矛盾,为原本就复杂的天下棋局,又增添了一处危险的焦点。

“安居”岛上,范蠡几乎同步掌握了西河与齐楚边境的变故。

“西河生变,晋国内耗加剧;齐楚衅起,北方牵制增强……这局棋,倒是越来越有趣了。”范蠡轻叩着案几上的舆图,目光锐利。

“先生,西河防务漏洞已现,秦人是否会大举进攻?我们是否要提醒……”弟子问道。

范蠡摇了摇头:“不必。秦人虽得舆图,知其虚实,但‘武卒’根基未损,魏颙亦非庸才,仓促间秦人未必能讨得太大便宜。此事的关键,不在西河战事本身,而在于它对新绛朝局的影响。赵朔受此打击,其政敌气焰更盛,晋国内部的平衡正在加速倾斜。”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让我们在齐国的人,暗中给那些主张对楚强硬的少壮派将领,提供一些‘便利’——比如,透露一些楚国边境驻军换防的‘虚假’空隙,或者散布一些楚军‘外强中干’的言论。要做得极其隐秘,确保无人能追查到我们。”

“先生是要挑起齐楚大战?”

“非也。”范蠡嘴角泛起一丝莫测的笑意,“是让齐国的压力更大一些,让楚国的注意力,更多被牵扯在北方。齐楚对峙越紧张,楚国投向江东的力量就会相对减弱,越国便能支撑得更久一些。而晋国看到齐楚关系紧张,其内部关于东出与否的争论也会更加激烈。”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给越国承诺的那批财货,可以交付第一批了。但要附带一个条件,让勾践必须在一个月内,对楚国江东防线发起一次‘像样’的反击,以证明他仍有价值。”

范蠡的布局,如同一位精密的工匠,在已然炽热的熔炉边,用最细微的工具,进行着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的调整。他并不直接点燃烽火,却不断地向那些即将爆燃的火堆里,添入恰到好处的薪柴,并轻轻拨动风向,让火焰按照他期望的方向蔓延。秋天的星火已然溅落,燎原之势,似乎就在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