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163章 暗棋落子 (公元前585年 夏)

起初,只是市井巷陌间一些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执政早就和晋国赵朔秘密通信了!”

“可不是?据说晋国许了他,只要郑国归附,就让他当上卿,权势比现在还大!”

“怪不得他一直拖着不肯表态,这是要卖了我们郑国,换他自己的荣华富贵啊!”

流言如同瘟疫,迅速从市井蔓延到官署,最终传到了宫廷之内。开始时尚且隐晦,但随着时间推移,言辞越来越尖锐,细节也越来越“真实”,甚至出现了“公子去疾与晋使深夜密会于别馆”、“晋国赠予的珠宝已送入执政府库”等有鼻子有眼的“证据”。

郑襄公姬坚起初并不相信。他与弟弟去疾感情甚笃,深知其为人沉稳,一心为国。然而,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当皇戍等亲楚派大臣,以及一些原本中立的老臣,都开始带着忧虑或质疑的口吻,在他面前提及这些流言时,郑襄公的心,不可避免地动摇了。

尤其是一份关于“晋国武卒屠城”的恐怖传言在守城军队中散播开来后,军中出现了不小的恐慌情绪,甚至发生了小规模的逃兵事件。当公孙申严厉弹压,并处决了几名散布谣言的军官后,立刻有奏报称,公孙申此举是受了公子去疾的指使,意在清除异己,为晋军入城扫清障碍。

猜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在缺乏信任的土壤里疯狂滋生。

这一日,公子去疾入宫禀报与晋楚使者周旋的最新进展,提出可适当向晋国示弱,以换取更多物资和缓冲时间。话未说完,郑襄公便冷冷打断:“示弱?还是欲要献城?寡人听闻,晋使赠你的南海明珠,颗颗价值连城,不知可还入得执政法眼?”

公子去疾如遭雷击,猛地抬头,看见兄长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怀疑与冰冷。他瞬间明白了那些流言的可怕效果,一股寒意从心底直冲头顶。“君上!此乃楚国离间之计!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鉴!若臣有负国家,天人共戮之!”

“忠心?”郑襄公拂袖而起,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你的忠心,就是让寡人在此拖延,坐视晋楚大军压境,让郑国成为砧板上的鱼肉,让你好待价而沽吗?!如今军中恐慌,民心浮动,皆因你这‘稳妥’之计!”

“君上明鉴!此正是楚人想要看到的局面!我郑国内乱,则不攻自破啊!”公子去疾叩首,声音悲愤。

“够了!”郑襄公疲惫地挥挥手,眼中满是失望与决绝,“执政近日劳顿,且回府休息吧。与晋楚使者交涉之事,暂由皇戍接手。”

一句话,剥夺了公子去疾的权柄。公子去疾怔在原地,看着兄长转身离去的背影,满腹的委屈与谋划,尽数化为无声的苦涩与冰凉。他知道,郑国最后一丝在夹缝中求存的机会,随着君臣相疑,正在迅速流逝。楚国的暗棋,精准地命中了郑国最脆弱的一环。

几乎在公子去疾被变相软禁的同时,楚国叶邑。

楚庄王熊侣亲自在此督师。尽管越国如芒在背,但他深知,中原局势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必须展现出不惜一战的决心。叶邑城外,楚军精锐车兵五百乘,徒卒三万,列成庞大的军阵。阳光下,戈矛如林,旌旗招展,尤其是那面巨大的王旗,迎风猎猎作响,宣示着楚王亲临的威严。

楚庄王登临垒起的高台,声如洪钟,传遍三军:“晋人无道,恃强凌弱,欲吞我盟邦郑国!郑国使者泣血求援,寡人岂能坐视?三军将士!随寡人北上,扬我楚威,慑服晋寇!”

“扬我楚威!慑服晋寇!”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震四野。

这并非真正的全面北伐,而是一次极其强硬的武力展示。楚军前锋迅速北上,直抵郑国南部边境,做出随时可能进入郑国协同防御的姿态。楚庄王同时派快马将“王师已动”的消息,以最张扬的方式传遍新郑。

消息传入被软禁的公子去疾府中,他唯有仰天长叹:“楚人阳谋阴谋并用,内乱其心,外陈其兵,郑国……危矣。”他知道,在内部流言和外部大兵压境的双重压力下,本就惶惶不安的郑襄公和大部分朝臣,心理防线即将崩溃。

晋军大营,赵朔同样第一时间收到了郑国内乱和楚军北上的消息。

“好一个楚庄王!好一招釜底抽薪!”郤克又惊又怒,“郑国公子去疾被疑失势,亲楚的皇戍掌权,再加上楚军兵临边境,郑国恐怕……”

赵朔站在地图前,神色依旧冷静,但眼神锐利如鹰。“楚人此计,确实毒辣。我们之前‘先礼后兵’、‘乱其内’的策略,反倒被楚人利用,成了离间公子去疾的工具。”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难道眼睁睁看着郑国倒向楚国?”荀林父忧心忡忡。

“自然不会。”赵朔手指点在新郑上,“楚人欲逼郑国就范,我们便不能让其如愿。既然‘礼’和‘乱’已失效,那就只剩下最后一步——‘兵’!”

“真要攻打郑国?”郤克精神一振。

“非是强攻。”赵朔摇头,“郑国城防坚固,若其决心依附楚国,据城死守,加之楚军在外呼应,我军强攻,损失必大,且未必能速下。我们要做的,是‘以战促和’,或者说是‘以战逼叛’。”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我军主力,立即开拔,做出猛攻新郑北门之态势,摆开所有攻城器械,尤其是弩阵,日夜不停进行佯攻,施加最大压力。同时,派一支精锐偏师,绕过新郑,疾驰至其东南要地‘制邑’,做出切断新郑与楚国联系,并威胁其粮道的姿态。”

“此计之关键,在于速度与声势。”赵朔目光扫过诸将,“要让新郑城内的守军和皇戍等人,真切地感受到我晋军雷霆万钧之势,感受到城破在即的恐惧!同时,派人设法联系被软禁的公子去疾或其亲信,告知他,唯有打开城门迎我晋军入城,方能保全郑国宗庙,亦能洗刷他的不白之冤!”

这是一场心理和军事的双重极限施压。赵朔要在楚军主力真正介入前,利用郑国内部的混乱和恐惧,迫使其在最危急的时刻,做出倒向晋国的抉择。他要让新郑城内的恐慌,压倒对楚国的依赖。

“此外,”赵朔补充道,“立即加派使者,催促西河守军提高警惕,严防秦国异动。同时,以君上名义,再次传檄宋、卫,要求他们派兵助战,至少提供粮草,将他们更深地绑上我们的战车!”

晋国的战争机器,在赵朔的指挥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心,轰然启动,直指那风雨飘摇的新郑城。

四、 海外静观,勾践伺机

“安居”岛,范蠡再次收到了中原急报。

“新郑内乱,楚军北上,晋军压城……这局棋,到了最凶险的中盘搏杀阶段了。”范蠡放下帛书,对身旁的弟子叹道。

“先生,越国那边,似乎还没有动静。”

“勾践在等。”范蠡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郁郁葱葱的山谷,“他在等一个最佳的时机。要么是晋楚两军在郑国城下杀得两败俱伤,他好趁机西进,夺取更多楚国的江东之地;要么是楚国国内空虚到极点,他可以直捣郢都。现在出手,为时过早,只会迫使楚庄王回师,或者让晋国轻易得利。”

他顿了顿,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不过,以勾践的性格,他绝不会只是干等。想必此刻,越国的探子早已遍布楚境,越国的军队也已在边境集结待命。只等那决定性的信号出现,这条毒蛇,就会露出它的獠牙。”

“那我们……”

“我们,依旧按兵不动。”范蠡语气坚定,“但我们的‘眼睛’要睁得更大。通知所有在外商队和探子,加倍关注晋、楚、越三国的每一个细微动向,尤其是军队调动和粮草囤积情况。同时,岛上的防卫等级提升,工坊加快对‘那种’箭簇的小批量储备。乱世之中,唯有足够的力量,才能保证我们这片净土的安宁,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拥有选择的权力。”

中原的战火似乎一触即发,海外孤岛则在紧张地观望与准备。而远在东南的越国,勾践正磨砺着他的爪牙,冰冷的眼眸注视着西方,等待着属于他的猎杀时刻。新郑,这座陷入漩涡中心的城池,其命运即将在晋楚越三方的博弈与自身的混乱中,被推向不可知的深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