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87章 锋镝北鸣(公元前627年 深冬)

晋国大军在主帅先且居的统领下,如同一条迎着朔风北上的钢铁洪流,沿着汾水河谷,昼夜兼程,直扑烽火连天的箕城。军情如火,容不得半分耽搁。先且居深知,箕城多坚守一日,晋国的北大门便多一分保全的希望,也多一分陷落的危险。他效仿其父先轸用兵之疾,严令全军轻装简从,斥候前出数十里,时刻关注狄人动向与箕城安危。

大军所过之处,满目疮痍。被狄人蹂躏过的村邑化为焦土,冻僵的尸骸散布于荒野,幸存者藏于山壑,眼中满是惊恐与绝望。这一切,如同冰冷的刻刀,在每一位晋军士卒心中刻下了对狄虏的刻骨仇恨,也加重了先且居肩头的压力。他沉默地注视着这一切,紧握剑柄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父亲的英灵与晋国的国运,仿佛都压在了他这首次独立统帅的大军之上。

当晋军先锋斥候终于抵达箕城附近时,传来的消息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箕城,仍在坚守,但已到了极限。

高大的土城墙体上布满了狄人骑兵弓箭留下的坑洼与攻城槌撞击的裂痕,多处垛口已然坍塌,用木石勉强堵塞。城头上,象征晋国的旗帜虽未坠落,却也破烂不堪,被寒风撕扯着。城下,狄人的营寨连绵,他们似乎并不急于一时破城,而是如同群狼环伺,不断用小股骑兵骚扰、消耗,试图拖垮守军最后的意志。

斥候冒死潜入,带回了守将郤溱口信:“城中箭尽,拆屋为滚木;粮绝,杀马飨士;士卒带伤者十之七八,犹持戈立於城垣。望元帅速至,迟恐……唯见满城忠骨矣!”

先且居闻报,面沉如水。他即刻召集麾下将领於中军大帐。帐内炭火盆燃烧,却驱不散弥漫的肃杀寒意。

“狄人势大,且倚仗骑兵之利,野战于我不利。箕城危若累卵,强攻敌营解围,正中其下怀。”先且居的声音平稳,不见丝毫慌乱,这份沉稳,让有些焦躁的将领们稍稍安心,“然,狄人久攻不下,士气已堕。其营寨看似连绵,实则各部之间必有间隙,且恃勇轻躁,不谙我晋军战法。”

他走到简陋的沙盘前,手指点向箕城东南方向的一处山谷:“此处,名为‘落雁涧’,地势险要,林木丛生,可伏精兵。狄人主力集中于城西、北两面,其辎重、马匹多置于涧后。”

一位性急的将领问道:“元帅之意是,偷袭其辎重?”

先且居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与其父神似的锐光:“偷袭辎重,可乱其一时,难解箕城之围。我要的是,一战溃敌!”

他环视众将,下达了军令:“明日拂晓前,胥婴听令!”

“末将在!”胥婴慨然出列。

“你率本部五千锐卒,多带旌旗鼓噪,於落雁涧北口显露行踪,佯装我军主力欲断狄人归路。务必要让狄人察觉,引其主力来攻!”

“遵命!”

“其余诸将,随我潜行至落雁涧南口密林深处埋伏。待狄人主力被胥婴吸引,倾巢而出追击之时,我军主力从其侧后猛然杀出,直捣其中军!箕城守军见我军旗号,必出城夹击!”

这是一招险棋,也是一招妙棋。关键在于胥婴的诱敌能否成功,以及主力埋伏能否瞒过狄人的耳目。先且居此举,颇有当年城濮之战先轸“退避三舍”后出其不意的遗风,旨在调动敌人,创造战机,而非硬碰硬。

次日拂晓,寒雾弥漫。胥婴依计行事,率领五千人马,大张旗鼓地向落雁涧北口运动,旌旗招展,鼓声震天,故意让狄人游骑发现。

狄人大酋长赤丁闻报,果然中计。他见晋军“主力”欲断其归路,又听闻晋军主帅是先轸之子,心中既有轻视,又恐真的被截断在白狄之地与晋国腹地之间的险要通道,当即下令,留部分兵力监视箕城,自率大部精锐骑兵,蜂拥而出,直扑落雁涧北口,誓要将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晋军歼灭。

胥婴见狄人上钩,且战且退,依仗地形节节抵抗,将赤丁的大军牢牢吸引住,一步步引入落雁涧狭窄的区域。

与此同时,先且居亲率晋军主力,如同悄无声息的猎豹,借助山林掩护,迅速运动至落雁涧南口预设的伏击阵地。将士们屏息凝神,甲胄与兵刃的反光被刻意遮掩,只有战马偶尔不安地打着响鼻,被主人轻轻安抚。

时间一点点过去,每一刻都如同煎熬。北口传来的喊杀声与马蹄声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混乱。终于,斥候飞马来报:“狄人主力已尽数入涧,正与胥婴将军缠斗!”

先且居猛地拔出佩剑,剑锋在稀薄的晨光中划出一道寒芒:“击鼓!进军!为了晋国,为了先轸大夫的荣耀——杀!”

“杀——!”

积蓄已久的战意如同火山喷发。震天的战鼓声陡然响起,打破了山涧的寂静。埋伏已久的晋军主力如同决堤的洪流,从落雁涧南口汹涌而出,以严整的战车方阵为核心,步卒紧随其后,如同钢铁的楔子,狠狠地砸入了狄人毫无防备的侧翼和后阵!

正在全力追击胥婴的狄人骑兵,完全没料到侧后方会杀出如此众多的晋军,瞬间大乱。晋军战车冲锋的威势,步卒结阵前进的长戟丛林,对于习惯了散兵游斗的狄人骑兵而言,是致命的打击。狭窄的山涧地形,更是让狄人骑兵机动性的优势荡然无存,反而互相拥挤,乱作一团。

赤丁惊骇回首,只见“先”字大旗迎风猎猎,旗下那员晋将,年轻的面容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毅与决绝,剑锋所指,晋军无不奋勇争先。他这才恍然,自己中了对方的调虎离山之计!

“先轸!是先轸的鬼魂回来了吗?!”恐慌如同瘟疫般在狄人军中蔓延。

与此同时,苦苦支撑的箕城守军,望见“先”字旗与晋军主力的旗帜出现在狄人后方,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守将郤溱浑身浴血,嘶哑着吼道:“援军已至!君上没有忘记我们!打开城门!随我杀出去,与元帅里应外合!”

残存的守军,如同受伤的猛虎,爆发出最后的力量,冲出城门,从另一面向混乱的狄人发起了决死的反冲锋。

落雁涧之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狄人前后受敌,军心溃散,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酋长赤丁在亲卫拼死保护下,仅率少数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逃入茫茫太行山深处。晋军大获全胜,斩首数千,缴获马匹、辎重无算,困扰晋国北疆多日的廧咎如之患,被先且居一举击破。

捷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回绛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先且居此战,不仅解了箕城之围,稳住了北疆防线,更极大地提振了因西线败绩和内忧外患而低落的士气。他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先氏将门虎子无犬辈,也赢得了军中上下的敬重。

晋襄公大喜,下令重赏先且居及有功将士,并犒劳三军。

然而,在这胜利的欢呼声中,仍有清醒者看到了隐藏的危机。

赵盾在司寇府内,仔细阅读着先且居送来的详细战报,脸上并无太多喜色。他对先且居的成功并不意外,甚至乐见其成。他关注的,是战报中提及的另一个细节:在清点狄人遗弃的营寨时,发现了少量制作精良、并非狄人所能打造的武器和甲片,其风格,隐约带有南方或西方的痕迹。虽然无法直接指证楚国或秦国,但这无疑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北狄入侵,必有外援。

更重要的是,他派出的赵穿,至今尚无消息传回。潜入狄境凶险异常,赵穿是生是死?能否找到确凿的证据?

与此同时,狐偃府中。老大夫独自对弈,棋盘上黑白交错,如同眼下纷乱的局势。先且居的胜利固然可喜,但这也意味着赵盾推行的“峻法”和强势作风,又少了一个可以被质疑的理由。赵盾的权柄,随着此次北疆大捷的间接影响,似乎更加稳固了。而那个隐藏在朝堂之上的内奸士谷,在赵盾日益收紧的监视网中,又能隐藏多久?他一旦暴露,又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

胜利,有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反而可能加速某些矛盾的爆发。

就在绛都为北疆捷报欢庆之时,远在狄境的赵穿,正经历着生死一线的考验。

他率领的百人轻骑,凭借高超的机动性和对山地地形的适应,成功绕过了狄人的巡逻队,深入廧咎如部的核心区域。他们伪装成草原上的流浪部落,小心翼翼地打探消息。

过程远比预想的艰难。狄人语言不通,部落民对外来者极度警惕,加之冬日严寒,补给困难,赵穿的人马减员近半,却始终未能接触到核心情报,更别提找到所谓的楚国或秦国使者。

就在他们几乎绝望,准备冒险袭击一个小型狄人部落首领的营帐以获取信息时,转机意外出现。他们抓获了一个落单的狄人小头目,严刑拷问之下,那小头目熬刑不过,吐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大约在一个月前,确实有几个衣着、口音都很奇怪的外来人,在酋长赤丁的大帐中出现过,他们带来了大量的金器和漂亮的丝绸作为礼物。那些人后来似乎没有离开,而是被赤丁安排在了部落圣地——位于西北方向一座雪山下的“白鹿谷”中,据说那里是赤丁储藏珍宝和与重要客人会面的秘密地点。

白鹿谷!赵穿精神大振。他立刻意识到,这很可能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目标。那些外来人,即便不是楚秦使者,也必然与此次南侵有莫大关联!

没有丝毫犹豫,赵穿立刻带领剩余的全部五十余名精锐,冒着漫天风雪,向着那座被狄人视为禁地的雪山白鹿谷,开始了最后的、也是最危险的潜入。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白鹿谷温暖的洞穴内,炭火盆烧得正旺。几位身着华贵裘皮、并非狄人相貌的男子,正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刀在一枚小小的竹简上刻下最后几个符号,那符号的样式,与中原文字迥异,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他抬起头,对同伴低声道:

“晋人赢了,赤丁败了。但这无关紧要……我们的任务,才刚刚开始。该把‘礼物’,送给下一个朋友了。”

洞外,风雪更紧了,仿佛要掩盖世间一切阴谋与杀戮的痕迹。北疆的锋镝之声暂歇,但一场围绕证据与秘密的无声猎杀,才刚刚在晋狄边境的雪原上,悄然上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