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60章 盛极而危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第60章 盛极而危

作者:火火同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4:04:53

先轸北疆雷霆一击,尽显晋军兵威,不仅彻底敉平了狄患,更将楚国暗中伸向北方的触手狠狠斩断。晋文公的霸业,历经城濮之战的正面对决与此次北疆的反制暗战,根基似乎愈发稳固。中原诸侯的朝贡使者络绎于途,绛都城内日日笙歌,夜夜宴饮,一派霸主气象。

晋文公于宫中设宴,款待北疆有功将士及各国使节。酒酣耳热之际,觥筹交错之间,颂扬之声不绝于耳。晋文公高踞主位,接受着四方宾服的朝拜,多年的流亡艰辛与战场厮杀,仿佛都在此刻化为了无上的荣光。他甚至下诏,在曲沃武宫之侧,另起高台,名曰“威狄台”,以纪先轸北疆之功,彰显晋国赫赫武威。

然而,极盛之下,必有隐忧。就在这片喧嚣鼎沸之中,一些细微却不容忽视的迹象,开始悄然浮现。

一连数日盛大宴饮,晋文公皆亲自作陪,精神矍铄。但在一日深夜宴散之后,年事已高的晋文公于回寝宫途中,忽感一阵剧烈眩晕,几乎难以站立,幸得内侍眼疾手快搀扶方能稳住。随侍医官急忙诊视,诊断为劳累过度,兼之早年流亡积下的旧疾,因近日连续操劳、饮酒过量而引发,需静心调养,切忌再过度耗费心神。

消息虽被严密封锁,仅狐偃、赵衰等极少数核心重臣知晓,但仍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晋国权力的最核心处激起层层波澜。

狐偃尤为忧虑,他深夜入宫探视后,与赵衰密议于偏殿。 “主公身体……竟已如此?”赵衰面露忧色。 狐偃长叹一声,烛光映照着他愈发苍老的面容:“主公年岁已高,昔日颠沛流离,餐风露宿,体内埋下病根。今日之显赫,实乃透支心力所致。霸业初成,内外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若主公之健康……稍有闪失,恐生大变。” 他所虑者,不仅是晋文公的身体,更是晋国未来的继承大局。晋文公诸子皆已成年,然世子之位虽定,其余公子背后亦各有势力支持。一旦主君有恙,那些被强势压下去的国内矛盾,以及虎视眈眈的外部敌人,很可能瞬间爆发。

“当务之急,是劝谏主公静养。”赵衰沉声道,“国政之事,我可与诸大夫多分担些。” 狐偃点头:“不仅如此。外示强,而内实需稳。对诸侯,尤其是对楚、秦,姿态可放缓,不宜再启大规模争端,以求平稳过渡。”

次日,狐偃、赵衰联袂劝谏,恳请晋文公以国事为重,爱惜圣体。晋文公初时不以为意,自觉稍事休息便可恢复,但在一次批阅奏简时再次感到心悸气短后,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纳了重臣的建议,逐渐减少亲自出席朝会和非必要宴饮,更多政务交由狐偃、赵衰、先轸等重臣处理。

然而,晋文公健康状况的微妙变化,或许能瞒过大多数人,却难以完全避开有心者的窥探。尤其是那些本就时刻关注着晋国最高权力动向的眼睛。

郢都,楚国王宫。 令尹子文收到北疆阴谋彻底失败、先轸大开杀戒的详细情报后,沉默良久。他并未如斗椒等将领那般愤懑,反而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晋侯……老了。”子文对楚成王缓缓道,语气平静却意味深长,“如此连续盛宴,纵是壮年亦难承受,何况他历经磨难,年岁已高。近日其公开露面渐少,政务多委于臣下,此非寻常之兆。” 楚成王精神一振:“令尹之意是?” “等。”子文吐出两个字,“强攻不可取,阴谋亦难奏效。然时间,或站在我们这边。晋侯若健在,晋国铁板一块,难有隙可乘。然其一旦……晋国内部,真能如现在这般稳固吗?其诸子,其功臣,岂无嫌隙?我等只需静待,厉兵秣马,广积粮秣。待其内生变时,方是我大楚再度北进之机!” 楚国的战略,由此从积极的军事挑衅和阴谋破坏,转向了更深沉的等待与积蓄。他们像最耐心的猎人,开始等待猎物自身出现弱点。

与此同时,东方的齐国。齐孝公在管仲、鲍叔牙时代余晖尽散后,一直郁郁不得志,被迫屈从于晋国霸权之下。如今见晋文公似乎深居简出,又闻其身体抱恙的些许风声,那颗不甘寂寞的心又活络起来。 他召集群臣,道:“晋侯称霸,不过因城濮一战胜楚。然其终究是后来者,我齐国有桓公之遗烈,方为真正的霸主之源。今晋侯若真有恙,晋国重心内敛,我齐国是否可趁机重整旗鼓,恢复些许旧日荣光?至少,对周边鲁、卫等国,当更显强硬,收回一些利益。” 有老成之臣劝谏:“晋强齐弱,形势分明。晋国狐偃、先轸等皆在,岂容我齐国妄动?若被其视为挑衅,恐招致祸患。” 但齐孝公及其身边一些急于求成的近臣,却被虚妄的野心所驱动,开始小动作不断,或在朝贡份额上抱怨,或在边境与鲁、卫制造摩擦,试探着晋国的反应和底线。齐国的躁动,为看似平静的中原格局,增添了新的变数。

西秦雍城,秦穆公的案头摆放着两份情报。一份详述晋国北疆大胜及先轸的酷烈手段,另一份则模糊提及晋文公近日似乎减少了公开活动,由重臣理政。 这两份情报放在一起,让秦穆公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 “晋国兵威正盛,先轸用兵如神,确不可正面撄其锋。”他喃喃自语,“然晋侯若真健康有虞……此或乃天赐良机于秦?” 他想到的,并非直接军事进攻,而是被扣押已久的田穰苴。继续扣留此人,与晋国关系始终隔阂,且难有实际收益。若此时示好,主动释放田穰苴归晋,一来可缓和与晋的关系,避免在晋国权力可能更迭的敏感时期成为其眼中钉;二来,这可算是对晋国示好,雪中送炭,或能换取晋国在某些方面的让步,例如开放边境贸易,或默许秦国向西戎扩张。 这是一个政治投机,风险小,而潜在回报可能不小。 秦穆公下定决心,即刻召见田穰苴。 “穰苴将军,”秦穆公此次态度格外诚恳,“寡人留将军于秦,实爱将军之才,欲朝夕请教。然近日思之,将军乃晋之干城,心系故国,寡人岂能因一己之私而久羁贤才?今晋国霸业昌隆,四方安定,正是将军回国效力,大展宏图之时。寡人已备下车马仪仗,不日便送将军归晋,并备薄礼,以贺晋侯霸业之功。” 田穰苴闻言,心中巨震,几乎难以自持。他强压激动,深深一揖:“秦伯深明大义,外臣……感激不尽!归国之后,定将秦伯美意禀明寡君。” 虽然不知秦穆公突然释放自己的深层原因,但归国的渴望压倒了一切。田穰苴知道,自己终于等来了重返舞台的机会。

晋国,绛都。 尽管减少了公开活动,晋文公仍在寝宫偏殿处理最重要的政务。狐偃将各方情报汇总呈报:楚国的异常安静、齐国的小动作、以及秦国即将释放田穰苴的消息。 “楚人学乖了,知道要等了。”晋文公靠坐在榻上,声音略显疲惫,眼神却依旧锐利,“子文老谋深算,他在等寡人死,等晋国内乱。” “齐侯(孝公)蠢蠢欲动,不识时务,可遣使申饬,令其安分。”狐偃建议。 “准。”晋文公道,“至于秦国……释放穰苴,穆公倒是会挑时候示好。也罢,穰苷归来,我军如虎添翼。这份人情,寡人记下。日后西境或可稍缓。” 他沉默片刻,目光扫过忠诚的老臣,缓缓道:“寡人之身体,尔等皆知。霸业之路,方启征程,然未来之险,恐更胜往昔。内固国本,外稳诸侯,尤为紧要。尤其是……世子之位,必须稳固,尔等当尽力辅佐。” 这是在交代后事,也是在为未来布局。狐偃、赵衰闻言,心中凛然,更是沉重,皆伏地顿首:“臣等必竭尽全力,辅佐世子,保我晋国江山永固,霸业长存!”

晋文公望向殿外,夕阳的余晖将宫阙染成一片金色,辉煌之下,却透着几分壮烈与苍凉。这艘在他的引领下驶向巅峰的晋国巨舰,正航行在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的海面上。他能感觉到水下潜流的力量,也能感觉到自己掌舵的手,已不如从前那般稳健有力。 盛极而危。霸业的巅峰,或许正是最危险的时刻。未来的风暴,将由谁来面对?晋国的航船,又将驶向何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