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155章 风起东南 (公元前588年 夏)

盛夏的烈日灼烤着大地,湿热的东南风裹挟着海腥气与躁动不安,吹拂过吴越故地,也吹向了楚国广袤的江南。楚庄王的南巡,如同一头雄狮闯入了原本相对平静的丛林,打破了固有的平衡,也激起了潜藏暗处的毒蛇与豺狼的凶性。

楚国江南之地,水网密布,山林茂密,散居着众多被称为“山越”或“荆蛮”的部落,他们时而成群结队出山劫掠,时而又接受楚国的羁縻,关系错综复杂。楚庄王的王驾沿着长江支流南下,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所到之处,地方官吏与归附的蛮族首领无不匍匐迎接,献上贡品,场面盛大而威严。

然而,就在这盛大的巡狩队伍抵达云梦泽以南,即将进入与越地接壤的敏感区域时,一连串不和谐的音符骤然响起。

先是位于巡狩路线侧翼的一处小型军械库在深夜莫名起火,虽抢救及时,仍损失了一批箭矢与皮甲。现场留下了几具被烧焦的、穿着简陋蛮族服饰的尸体,以及几件粗糙的骨制武器。

紧接着,一支负责外围警戒的楚军斥候小队,在密林中遭遇伏击,十余人全军覆没,尸体被残忍地剥去衣甲,丢弃在溪流边。现场同样找到了不属于楚军制式的箭杆和断裂的木矛。

数日后,更惊人的消息传来:一支向王驾运送补给的小型船队,在一条支流上被凿沉了两艘,押运的军吏失踪,部分粮秣被劫掠。

这些事件单独来看,似乎只是不服王化的蛮族部落的寻常劫掠。但接二连三地发生在楚庄王南巡期间,发生在王驾附近,其意味就变得截然不同。这更像是一种有组织的、针对性的挑衅和试探!

“查!给寡人彻查!”行营大帐内,楚庄王熊侣面沉如水,压抑的怒火让帐内温度都仿佛降低了几分,“究竟是哪一部蛮族,如此胆大包天!还是……另有其人伪装!”

令尹孙叔敖眉头紧锁:“大王,现场痕迹皆指向山越,但臣总觉得过于刻意。这些袭击虽造成骚动,却未伤及我军根本,其目的,似乎更在于……激怒大王,扰乱巡狩。”

王子侧愤然道:“不管是谁,必须予以雷霆一击!否则,我大楚威严何在?江南诸蛮必将群起效仿!”

楚庄王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地图上事发的地点。他心中已然起疑,这些事件的时机和地点太过巧合,绝非寻常蛮部劫掠那么简单。他想到了那个在姑苏宫中,如同毒蛇般窥伺的勾践。

“传令!”楚庄王冷声道,“巡狩队伍暂缓前行,驻扎于此。王子侧,你率五千精兵,对周边百里内所有较大的蛮族部落进行‘宣慰’,严查其动向,收缴多余兵器!若有抵抗,或发现与袭击相关证据,立诛首恶,余众迁离故地!”

他要用铁血手段,先肃清内部可能的隐患,同时也是向潜在的幕后黑手展示楚国的决心和力量。

越国,姑苏。

勾践很快收到了楚国江南接连发生“蛮族”袭击,以及楚庄王暂停巡狩、派兵清剿的消息。

“哈哈哈!”空旷的宫殿中,响起勾践少有的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快意与阴冷,“熊侣啊熊侣,你这南巡,巡得好啊!寡人这份‘薄礼’,你可还满意?”

丁固立于阶下,脸上也带着一丝得色:“大王神机妙算。楚人果然将矛头指向了那些不服管束的山越部落。王子侧手段酷烈,已有两个小部落因‘形迹可疑’而被屠戮、驱散。如今江南之地,蛮部人人自危,怨气暗生。”

“要的就是他们怨气暗生!”勾践止住笑声,眼神幽暗,“让我们的死士继续活动,但要更小心,务必嫁祸给那些与楚人素有积怨的大部落。最好能引得楚军与某个大部族爆发冲突,血流得越多越好!”

他踱步到殿门,望着南方阴沉的天空,仿佛能穿透千里,看到楚国江南的混乱。“熊侣想稳固后方?寡人偏要让他后院起火,让他这头雄狮,被困在江南的泥沼之中!待他焦头烂额,兵力分散,便是我越国北上争锋之时!”

他顿了顿,忽然问道:“海外那边,有范蠡的消息吗?”

丁固摇头:“自去年艾陵之后,再无确切消息。有商旅传闻,说‘陶朱公’似在准备大规模远航,方向……似是向东。”

“向东?”勾践眉头一皱,随即冷哼,“故弄玄虚!或是觅地藏匿罢了。不必管他,一个丧家之犬,能有何作为?专注楚国之事!”

在勾践看来,范蠡的远遁不过是畏惧他的清算,所谓的远航更是无稽之谈。他并未意识到,那个他视为“丧家之犬”的人,所图谋的,早已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范畴。

晋国,新绛。赵朔府邸。

密室之中,灯烛摇曳。赵朔仔细阅读着来自南方的最新密报:楚庄王南巡受阻,江南蛮部动荡,越国疑似暗中煽风点火。

“勾践,果然按捺不住了。”赵朔放下简牍,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手段还是这般阴狠毒辣,专攻下三路。不过,倒也确实给熊侣添了不少麻烦。”

他对面的心腹谋士低声道:“主上,楚越矛盾加剧,于我晋国大利。是否需暗中添一把火?譬如,通过狄部,再给越国提供些便利?”

赵朔缓缓摇头:“不必。火候已够,再添柴,恐引火烧身。勾践此人,不可控,亦不可信。让他与熊侣在东南纠缠即可。我们要做的,是趁此良机,加速自身壮大。”

他走到晋国疆域图前,手指重点落在西部与北部:“秦人近来可有异动?”

“暂无大规模调动,但边境摩擦增多,恐有试探之意。”

“嗯,意料之中。”赵朔点头,“楚国被牵制东南,齐国新败无力他顾,秦国自然觉得是东出的机会。传令西境守将,严密防范,若秦军小股来袭,务必予以迎头痛击,挫其锐气!同时,‘武卒’选练,再扩三千人,重点布防于大河沿岸。”

他的策略清晰而坚定:利用楚越对峙、齐秦各有牵制的战略窗口期,排除干扰,全力推进晋国的军事改革和国力储备。他深知,外交的纵横捭阖固然重要,但最终决定天下归属的,依然是硬实力。

“另外,”赵朔沉吟片刻,“派人留意沿海,特别是通往东北方向的航路。我想知道,范蠡的‘东极’之行,是否真的开始了。”他始终觉得,那个悄然东去的背影,或许比东南的烽火,更能影响未来的天下大势。

“安居”岛上,最后的准备工作已接近尾声。最大的海船“探索者”号停泊在深水港湾中,桅杆如林,风帆已然升起,在强劲的东南风中猎猎作响。

岸上,范蠡正在做最后的交代。他将岛上的管理权暂时交给了几位最稳重、且家眷皆在岛上的核心骨干。

“……岛务依此前定下的章程行事,以稳为主。‘坚白之金’的冶炼不可停,但安全第一,所有成品与胚料,依旧封存,非我亲笔手令,不得动用分毫。”范蠡语气严肃,“此次东行,归期难料。若有强敌来犯,事不可为,可毁掉关键之物,乘船分散撤离,前往备用汇合点。”

“先生,海上风涛险恶,那‘东极’更是渺茫未知,您何必亲身犯险?”有人忍不住劝道。

范蠡望着碧蓝如洗的天空与浩瀚无垠的大海,目光中充满了探索的渴望与超越时代的睿智:“正因为未知,才需亲往。中原之地,诸国争霸,无非是旧故事的重复。而海的尽头,或许藏着打破这数百年僵局的钥匙。无论是新的土地、新的物产,还是……新的知识。”

他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放心,我已观测天象,准备了应对风浪之法。‘探索者’号亦经过加固,足以远航。待我们归来,或许能为‘安居’岛,乃至更广阔的世界,带来一番新天地。”

在众人担忧而又期盼的目光中,范蠡毅然转身,登上了“探索者”号。缆绳解开,巨帆吃满了风,庞大的船体缓缓驶离港湾,劈波斩浪,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义无反顾地驶去。

公元前588年的夏天,楚越在东南的暗战愈演愈烈,晋国在西陲默默砺剑,而范蠡的航船,则承载着超越时代的梦想与未知,消失在了茫茫东海的蔚蓝深处。历史的洪流,在此刻分成了明暗交织的数股,奔涌向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