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152章 锋镝谁家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第152章 锋镝谁家

作者:火火同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4:04:53

战场之势,瞬息万变。就在齐军阵线摇摇欲坠,齐顷公车驾几乎要被楚军汹涌的兵潮吞没之际,那支自侧翼山林中骤然杀出的奇兵,如同一条毒辣的鞭子,狠狠地抽在了楚军王子侧中军最为柔软的肋部。

来骑约千余,皆轻装简从,马匹矮小矫健,骑士身披皮甲,背负短弓,手中挥舞的却是利于劈砍的环首短刀。他们并不与楚军厚重的阵型正面冲撞,而是凭借惊人的机动性,沿着楚军阵列的边缘高速掠过,箭矢如飞蝗般泼洒向楚军弓手与号令兵所在区域,手中短刀则专门削砍楚军战车的马腿,或袭击落单的军官。

他们的战术刁钻狠辣,动作迅捷如风,口中发出的呼啸声也迥异于中原语言,带着一种原始的野性与彪悍。

“是狄人!是山戎的骑射!”楚军中有见识广博的将领惊呼出声,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愕。

没错,这支奇兵并非来自任何预想中的诸侯强国,而是来自北方山林、长期与中原各国征战不休的戎狄部落!他们的出现,完全超出了王子侧乃至所有战场参与者的预料。

戎骑的突袭,并未给楚军造成毁灭性的伤亡,但其带来的混乱效应是巨大的。楚军中军指挥系统 momentarily 受到了干扰,传令兵被射杀,令旗晃动,正在全力向前压迫齐军主力的楚军各部,侧翼突然受到威胁,攻势不由得一滞。尤其是后方弓弩阵被骚扰,对前方齐军持续不断的远程压制火力骤然减弱。

战场上的这一丝空隙,对于濒临崩溃的齐军而言,无疑是救命稻草。

“天助我也!是援军!全军反击!保护君上后撤!”田文子虽也惊疑于戎狄为何出现在此,但他瞬间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战机,声嘶力竭地高喊。

原本已呈溃散之势的齐军,见有生力量袭击楚军侧后,士气为之一振,残存的将领们趁机收拢部队,组织起一道较为稳固的防线,且战且退。齐顷公的戎路在精锐宫甲的拼死护卫下,终于脱离了最危险的交战核心,向着来路方向快速撤退。

王子侧又惊又怒,他挥剑格开一支不知从哪个角度射来的戎箭,厉声喝令:“左军转向,驱散那些戎狄鼠辈!中军继续压迫齐军,勿使其逃脱!”

他看得分明,这些戎骑人数有限,只能骚扰,无法真正撼动楚军根基。当务之急,仍是留下齐侯,至少要将这支齐军主力彻底击溃。楚军的训练有素在此刻体现出来,在初期的混乱后,各部迅速执行命令,一部分兵力转向应对如苍蝇般烦人的戎骑,主力依旧死死咬住后撤的齐军。

然而,戎骑的骚扰战术极其滑溜,他们并不与楚军正面接战,一击即走,利用马速不断迂回,继续用箭矢迟滞楚军的追击步伐。这为齐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和脱离接触的时间。

艾陵城内, 仍在进行巷战的高固所部,也注意到了城外战局的突变。虽然不明所以,但楚军攻势的减弱是实实在在的。高固立刻抓住机会,集结起城内残余的数千守军,向占据外城的楚军发起了决死反扑,试图与城外友军呼应。

一时间,整个艾陵战场形成了三个相互交织又相对独立的战团:城外原野上,楚军主力追击后撤的齐军主力,并受到戎骑骚扰;艾陵城下,部分楚军与回身反击的齐军守城部队激战;更外围,楚军分兵试图清剿神出鬼没的戎狄骑射。

战场态势变得极其复杂和混乱。

“可恶!究竟是谁引来的戎狄!” 王子侧心中怒火滔天,他精心策划的攻城打援战略,眼看就要竟全功,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数搅乱。戎狄与齐国素无深交,甚至时有摩擦,他们绝无可能主动为齐国人火中取栗。背后定然有人操纵!

是晋国?赵朔?他想起赵朔曾长期经营北疆,与一些狄部首领确有往来。莫非是晋国不便明面出兵,故以此种方式干预?还是……那个据说已远遁海外,却始终身影模糊的范蠡?

思绪纷乱间,战局仍在发展。齐军主力虽败退,但并未完全溃散,在田文子等将领的竭力维持下,保持着基本的建制向东部山区撤退。楚军追击途中,不断遭到戎骑的侧击骚扰,速度提不起来,难以实现包围歼灭。

而艾陵城内的战斗,由于高固的决死反扑和城外压力减轻,竟暂时稳住了阵脚,甚至夺回了部分外城区域。楚军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既无法迅速吞下嘴边的齐军主力,又无法彻底肃清城内的抵抗。

眼看日落西山,夜幕即将降临,继续追击的风险增大,王子侧不得不咬牙切齿地下令:“鸣金收兵!巩固艾陵外城防线,清剿城内残敌,谨防戎狄夜袭!”

楚军的锣声响起,攻势渐止。战场上,留下了一片狼藉和数万具双方将士的尸骸。鲜血浸透了艾陵城下的每一寸土地,残破的旗帜在晚风中无力地飘动。

齐顷公在护卫下,一路后撤三十里,才惊魂稍定。清点人马,五万援军折损近半,辎重丢失殆尽,可谓惨败。但万幸的是,国君无恙,主力骨架尚存。

“今日……若非那支戎骑……”齐顷公坐在临时营帐中,犹自后怕,声音微弱。

田文子躬身道:“君上,戎狄突兀现身,其背后必有主谋。臣以为,非晋即……范蠡。无论何人,此役我军虽败,却未至一蹶不振,艾陵……高将军或许尚在坚持。当下需尽快收拢溃兵,稳固防线,并速与国内联系,调集援军物资。”

齐顷公茫然地点了点头,此刻他已全然没了主意,只能依靠田文子。

与此同时,那支搅动了整个战局的戎狄骑射,在夜幕掩护下,如同幽灵般悄然退入山林,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留下一个巨大的谜团,萦绕在齐、楚双方统帅的心头。

远在新绛的赵朔, 很快收到了来自艾陵战场的密报。当他读到“千余戎骑突袭楚军侧翼,齐侯得脱”时,握着简牍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光芒。

“果然……是他。”他低声自语。他并未派出任何力量,晋国朝廷选择了观望。那么,有能力且会在这个时机,以这种方式插手齐楚战局的,只剩下那个人——远在海外的范蠡。

范蠡与北方狄部确有贸易往来,以其手段,暗中资助甚至引导一部落戎狄在关键时刻搅局,并非不可能。他此举目的何在?是为了报当年勾践逼走之仇,故意削弱可能因大胜而更加强大的楚国?还是为了维持某种平衡,不让任何一方过于强大,以便他海外基业安稳?或者,两者皆有?

赵朔走到地图前,目光掠过艾陵,掠过楚国,最终落在东南沿海那片模糊的区域。“范子,你人虽远遁,这天下棋局,你却仍未放手啊。”他轻轻敲了敲地图,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如此,甚好。”

而在姑苏城中, 勾践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更为简略的战报。当他得知齐楚两败俱伤,尤其是楚军虽占上风却未能竟全功,还被莫名出现的戎狄搅了局时,他那阴鸷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带着残忍意味的笑容。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天不亡越!熊侣(楚庄王)、吕无野(齐顷公),你们也有今天!”他立刻召见丁固、石买,“传令!加快征粮练兵!时机……就快到了!”

艾陵之战,以一种谁都未曾预料的方式暂告段落。楚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占领了艾陵重镇,重创了齐军,但未能实现擒杀齐侯或全歼齐军主力的战略目标,自身损耗亦是不小,更埋下了后方不稳(越国窥伺)和侧翼受扰(戎狄隐患)的种子。齐国遭遇大败,国力受损,但保住了国君和军队主力,留下了喘息之机。而隐藏在幕后的范蠡,则用一次精准而诡异的介入,向世人宣告,即便远离中原,他依然拥有影响天下大势的能力与手腕。

经此一役,齐楚矛盾并未化解,反而仇恨更深;晋国继续蛰伏;越国磨刀霍霍;海外势力隐现峥嵘。天下的水,不仅未曾澄清,反而更加浑浊了。新一轮的暗流,在血战之后的短暂平静下,开始更加汹涌地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