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120章 槜李泣血(公元前610年 春)

历史的聚光灯,在这一年春天,骤然聚焦于吴越边境那片名为“槜李”的狭小地域。一边是志在必得、挟雷霆万钧之势的复仇之师,一边是退无可退、怀必死之念的守土之军。这场战役,不仅关乎两国存亡,更将深刻搅动整个天下的棋局。

吴王阖闾亲乘艨艟巨舰,立于船头,身后是伍子胥、伯嚭以及吴国几乎全部的精锐将领。舟师蔽江,战车如云,步卒如林,军容之盛,气势之雄,仿佛要将整个越国碾为齑粉。旌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却带着铁锈与血腥的气息。

“勾践小儿,寡人亲至,还不速来受死!”阖闾望着越来越近的越国海岸线,志得意满。他仿佛已经看到会稽山在吴军铁蹄下颤抖,越国宗庙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伍子胥一身戎装,面色冷峻如铁,目光死死盯着前方。他毕生的夙愿,家族的仇恨,都将在此一战了结。他仔细审视着前方斥候回报的地形图,槜李地势狭窄,不利于大军全面展开,但他对吴军的战斗力有着绝对的自信。“大王,越人必据险以守。臣请率先锋,强攻其垒,挫其锐气!”

伯嚭在一旁附和:“伍相国勇不可当,必能旗开得胜。” 他心中却暗自盘算着越国使者承诺的“重利”,思忖着如何在战后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好处,以及如何利用此战进一步打击伍子胥的威望。

吴军如同黑色的潮水,在槜李以北登陆,迅速展开,构筑营垒,与早已严阵以待的越军隔着一片丘陵与沼泽对峙。战云,瞬间笼罩了这片土地。

范蠡亲自指挥越军防线。他充分利用槜李的复杂地形,依山势构筑壁垒,在沼泽中预设陷阱,将有限的兵力部署在几个关键的支撑点上。越军士卒皆知此战关乎国族存亡,人人面带决绝,眼神中燃烧着与敌偕亡的火焰。

吴军先锋在伍子胥的指挥下,发起了第一波猛攻。吴军甲坚刃利,训练有素,如同巨大的攻城锤,狠狠砸向越军阵地。箭矢如蝗,巨石翻滚,双方的呐喊与惨叫声瞬间撕裂了天空。

越军凭借地利,拼死抵抗。他们从壁垒后射出密集的箭雨,将试图通过沼泽的吴军士卒射成刺猬,用长戈将攀爬而上的吴军甲士捅落。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大量的伤亡。鲜血染红了丘陵上的泥土,渗入下方的沼泽,引得乌鸦在空中盘旋聒噪。

吴军攻势虽猛,但在越军顽强的抵抗和地形的限制下,进展缓慢,伤亡远超预期。伍子胥亲临前线督战,脸色愈发阴沉。他没想到越军的抵抗意志如此坚决,战斗力也比预想中强得多。

连续数日的强攻未能突破越军防线,吴军士气受挫,士卒疲惫。勾践与范蠡登高观察,见吴军阵型虽依旧严整,但前锋已显疲态。

“时机将至。”范蠡沉声道,“吴军久攻不下,其锋已钝。需行险招,方可破局。”

勾践目光冰冷:“何计?”

范蠡指向吴军中军方向,那里旌旗招展,正是吴王阖闾所在。“可选军中死囚、悍勇之徒,许以其家厚赏,编为三队。令其祖衣露臂,持短剑盾牌,不呼不叫,直冲吴王本阵!彼等必以为是我军溃兵或奇袭,阵脚必乱。我军主力趁势全线反击,或可乱中取胜!”

此计极为冒险,近乎自杀。但勾践毫不犹豫:“准!”

当日下午,就在吴军一次攻势受挫,正在重整队形时,越军阵前突然裂开三道口子,三支数百人的队伍,赤膊纹身,不发一言,如同沉默的鬼魅,以惊人的速度直扑吴王阖闾的中军大旗!

“保护大王!”吴军前阵将领一时愕然,未能及时阻拦。这三队越国死士如同尖刀,悍不畏死地插入吴军阵列,不顾自身伤亡,拼命向阖闾的方向突进。吴军中军顿时一片混乱。

阖闾大惊失色,在侍卫簇拥下向后退却。伍子胥见状,急忙调遣精锐亲卫前来护驾,并指挥部队围剿这些死士。战场焦点瞬间转移至吴军中军。

就在这混乱的当口,范蠡看准时机,下令越军所有战鼓擂响,埋伏在两翼的越军主力如同决堤洪水,全线出击!喊杀声震天动地,原本就因中军遇袭而军心浮动的吴军,在越军决死的反冲锋下,阵线开始动摇、后退!

乱军之中,阖闾在侍卫保护下仓皇后退。他年事已高,加之惊怒交加,步伐踉跄。一名越军死士在濒死前,奋力将手中的短戟掷向吴王的方向!那短戟并非瞄准阖闾本人,而是划过一道弧线,重重地砸在阖闾身旁的战车辕木上,迸溅的木屑如同飞刀!

“啊!”一声痛呼,一块尖锐的木屑竟意外地深深刺入了阖闾的脚趾!剧痛钻心,阖闾惨叫一声,几乎跌倒。侍卫慌忙将他扶住。

“父王!”太子波(假设在场)惊呼。

伍子胥奋力杀退周围的越军死士,冲到近前,看到阖闾脚上鲜血淋漓,脸色大变:“大王!”

这只是一个小伤,但在两军鏖战、主帅受惊的关键时刻,其影响是致命的。吴军看到王旗移动,又隐约听到大王受伤的传言,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大王受伤了!”的呼喊不知从何处响起,迅速传遍战场。

军心,瞬间崩溃。

原本还在勉力支撑的吴军各部,见此情形,再无战意,纷纷溃退。伍子胥虽斩杀数名溃兵试图稳住阵脚,但兵败如山倒,已非个人勇力所能挽回。

“天不佑吴!天不佑吴啊!”伍子胥望天狂啸,血泪盈眶,不得不在亲兵护卫下,护着脚部受伤、面色惨白的阖闾,随着溃败的人潮向后撤退。

越军岂肯放过如此良机,乘势掩杀,吴军尸横遍野,舟船被焚,辎重尽弃。槜李之战,竟以吴军的惨败和吴王阖闾的意外受伤而告终。

勾践站在染血的丘陵上,看着溃退的吴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绝境,竟然真的被他们搏出了一线生机!

“胜了……我们胜了!”文种声音颤抖,老泪纵横。

范蠡却并无太多喜色,他望着远方吴军溃退的烟尘,眉头紧锁:“大王,此战虽胜,然吴国根基未损,伍子胥犹在。其仇怨,恐更深矣。我等……仍需如履薄冰。”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列国。

晋国绛都,病中的赵盾闻讯,猛地坐起,眼中精光一闪:“吴王竟败于勾践之手?天下……真是愈发有趣了。” 他随即下令,加强对郑、卫的压迫,不能给楚国任何喘息之机。

楚国鄀都,那位“三年不鸣”的楚庄王,正在宫中饮酒作乐,闻听此报,执杯的手微微一顿,嘴角似乎勾起一抹极淡、极难察觉的弧度,随即又恢复醉眼朦胧之态,将酒一饮而尽。

而吴国大军狼狈退回梅里,带来的不仅是战败的耻辱,更是一个噩耗——吴王阖闾,因年迈体衰,加之兵败愤懑,归国后不久,脚伤引发恶疾,竟一病不起,溘然长逝。

临死前,他拉着太子波(夫差?此处可按历史设定为夫差,或继续用太子波)的手,死死盯着伍子胥,用尽最后力气道:“尔……尔忘勾践杀汝父兄之仇乎?” 言毕,含恨而终。

吴国的王杖,落在了新一代的手中。而父辈的仇恨与未竟的霸业,如同沉重的枷锁,套在了新王的脖颈之上。东南的天平,在槜李的鲜血浸润后,发生了惊人的倾斜,但最终的胜负,远未可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