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90:大国工匠的基建之路 > 第47章 鬼斧神工,于毫厘间起舞!

如果说王大锤那边的车间是重工业的交响乐,充满了钢铁与力量的碰撞,那么孙志、钱明、吴谦所在的这一角,则是一场无声的、对极致精密的朝圣。

那块珍贵的电木,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文火烘烤和桐油浸泡,颜色变得更加深沉,质地也显得愈发温润。此刻,它被稳稳地固定在一张钳工台上。

三人围着它,神情肃穆,仿佛面对的不是一块木头,而是一件即将被唤醒的稀世珍宝。

“火候到了。”孙志用手指轻轻叩击电木,听着那清脆又沉闷的回响,判断道,“里面的应力已经消除,可以动手。”

钱明,这位经验丰富的木匠,拿起了他的看家工具——一套大小不一的木工凿和刨子,他习惯性地想先用墨斗弹线,勾勒出基座的大致轮廓。

“等等。”吴谦伸手拦住了他。

“怎么了?”

吴谦没有说话,他从工具包里拿出一盏小小的酒精灯点燃,然后取出一根极细的钢针,在火上烤得通红。

接着,他用镊子夹着钢针,在电木的几个关键位置,轻轻一点。

“滋啦”一声轻响,电木表面留下了几个比针尖大不了多少的黑色小点。

“用这个当基准点。”吴谦说道,“墨线有宽度,有误差,我们要做的是精密仪器,不是家具,从第一步开始,就不能有半分马虎。”

钱明愣了一下,随即老脸一红。

他顿时明白,自己还是用老眼光在看待新问题,在吴谦这种与微米打交道的人眼里,他那套“差不离就行”的木工活,确实粗糙了。

他默默地放下了墨斗。

“老钱,还得是你来。”孙志拍了拍钱明的肩膀,“我们俩手上的劲儿都没你稳,你负责把大的轮廓和形状给‘请’出来,但不能用凿子,得用这个。”

孙志递过来一把造型奇特的工具,像是一把小号的弓,弓弦却是一根缠绕着金刚砂的钢丝。

“解玉用的线锯。”孙志解释道,“配合水的细柔用它慢慢磨,虽然慢,但不会给木头造成冲击和内伤。”

钱明接过线锯,试了试手感,眼神立刻就变了。他能感觉到,这玩意儿虽然小,但极其锋利,而且力道全在手上,能控制得非常精细。

他深吸一口气,摒弃了以往大开大合的习惯,双手握住线锯,像绣花一样,开始沿着吴谦标记的几个点,小心翼翼地切割起来。

没有木屑飞溅,只有细微的“沙沙”声。一缕缕细腻的木粉,从锯口处缓缓落下,钱明的额头上不知不觉渗出了汗珠。

他全部的心神,都集中在了那根细细的钢丝上,耳边仿佛能听到远处王大锤那边隐约传来的金属轰鸣,那声音像催命的鼓点,让他手上的动作又稳了几分。

一个小时后,基座的大致轮廓出来了。方方正正,棱角分明。

接下来,轮到孙志上场了。

他的任务,是在基座的中心位置,挖出一个刚好能严丝合缝地容纳那块压电陶瓷“心脏”的凹槽。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凹槽的尺寸、深度、甚至槽壁的光滑度,都直接影响到声波的传导效率。

孙志没有用任何测量工具,他只是把那块“心脏”拿在手里,反复地摩挲、端详,像是在用指尖的每一寸肌肤和双眼,将它的三维轮廓,牢牢地刻进脑海。

然后,他拿出了一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雕刻刀,这些刀,都是他自己用最好的钢材亲手磨制的,每一把都锋利如斯。

他没有直接下刀,而是闭上了眼睛。

周围的人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呼吸,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几秒钟后,孙志的眼睛猛地睁开,一道精光闪过,他手中的刻刀动了。

他的动作不快,甚至有些慢,但每一刀下去,都精准无比。木屑在他的刀下,不是一块块地掉落,而是一卷卷地翻起,薄如宣纸,在灯光下闪着温润的光。

他不像是在雕刻,更像是在用刀尖进行一场毫厘之间的舞蹈,他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了手中的刀,和眼前的这块木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凹槽的雏形渐渐显现。

最后,当孙志放下刻刀,所有人都凑了上去。

只见那凹槽内部,光滑如镜,尺寸与那块“心脏”的外形,分毫不差,将“心脏”轻轻放入,刚好卡住,既不松动,也不紧绷,严丝合缝,浑然天成。

“我的天……”张师傅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喃喃出声,“这……这是手干出来的活?”

这已经超出了技术的范畴,这简直是艺术!

然而,工作还没有结束,最后的收尾,交给了吴谦。

吴谦戴上了他的放大镜,拿出了那些细如牛毛的钢针和自制的打磨工具。

他的工作,是在凹槽的内壁和基座的几个关键受力点上,进行最后的抛光和处理。

他的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抚摸婴儿的皮肤,在放大镜下,他能看到木质纤维的每一个微小突起,然后用特制的工具,将它们一点一点地磨平。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和眼力的工作,吴谦的额头上,汗水汇成了溪流,顺着脸颊滑落,但他浑然不觉,他的世界,已经缩小到了那几平方厘米的范围之内。

当他终于直起腰,取下放大镜时,所有人都看到,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但他手中的那个电木基座,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每一个棱角,每一个平面,都散发着一种近乎完美的光泽。

它不再是一块简单的木头,而是一件凝聚了三位匠人顶级技艺的艺术品。

王大锤的“规矩”,在这里,被孙志三人的“野路子”用另一种方式,诠释到了极致。

规矩,是毫厘不差的精准。

野路子,是鬼斧神工的创造。

就在这时,车间外传来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划破了车间内的宁静。

众人疑惑地对视一眼,林旬眉头微皱。

紧接着,工厂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被人粗暴地推开,几个身穿干部服、神情严肃的中年人,簇拥着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走了进来。

为首的老者,正是李建国口中的市设计院“刘专家”。

刘专家推了推眼镜,目光轻蔑地扫过这群工人和那件刚刚完成的艺术品,最后定格在林旬身上,冷哼一声。

“谁是林旬?我接到举报,说有人在这里非法组装不明设备,搞封建迷信式的‘技术攻关’。东西呢?拿出来我看看,到底是什么牛鬼蛇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