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予你星光万丈 > 第116章 深渊回响与不灭星辉

予你星光万丈 第116章 深渊回响与不灭星辉

作者:墨耘金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03:52:56

《先锋艺术论坛》的专访安排在一间极具现代感的录音棚里进行。主持人是一位以提问犀利、不留情面着称的资深媒体人,莎拉·琼斯。棚内灯光炽白,摄像机镜头如同冰冷的瞳孔,聚焦在林晚星身上。

没有客套寒暄,莎拉·琼斯直接切入主题,第一个问题就如同淬毒的匕首:

“林小姐,‘共振域’预展获得了惊人成功,但舆论普遍认为,这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已无法直接参与项目的江辰先生留下的技术遗产。你如何回应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质疑?或者说,离开了江辰,林晚星究竟是谁?”

问题尖锐得几乎刺耳。棚内的工作人员屏息凝神,文景在监控室外攥紧了拳头。

林晚星坐在高脚椅上,姿态放松,双手交叠置于膝上。她没有回避镜头,目光平静地迎向莎拉·琼斯。

“莎拉,首先,我从不否认江辰在‘共振域’诞生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技术远见与我的艺术构想,如同dNA的双螺旋,共同构成了这个项目的生命基础。”她的声音清晰而稳定,听不出一丝波澜,“但您的问题本身,隐含了一个前提——技术是主体,艺术是依附。我无法认同。”

她微微前倾身体,眼神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学术讨论。

“‘共振域’的核心,从来不是哪一行代码,哪一套算法。它的灵魂,在于其试图捕捉和表达的——人类情感那不可预测的、混沌却又充满内在秩序的‘共振’现象。江辰的技术,是捕捉和翻译这种共振的‘超级感官’和‘万能语言’。而我,是那个提供‘共振源’,并决定如何运用这种‘语言’去‘言说’的人。”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力量:

“即使没有江辰,我依然会去寻找其他的‘语言’来表达这个核心。只是恰好,他提供的,是当前最契合我构想的一种。所以,回答您的问题:离开任何技术或任何人,林晚星依然是一个致力于探索情感深度与表达边界的艺术家。技术会迭代,合作者会变化,但这个内核,不会改变。”

莎拉·琼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没料到林晚星会如此冷静且逻辑严密地反击。她迅速抛出第二个问题,试图从情感层面突破:

“我们注意到,在江辰先生‘因技术问题暂时缺席’后,您似乎有意在公开场合淡化他的影响,甚至急于确立独立的艺术身份。这是否可以解读为,您试图在合作关系可能出现变数时,进行某种……切割?”

这个问题更为恶毒,暗示她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林晚星沉默了。棚内只能听到设备运行的微弱噪音。几秒钟后,她抬起头,眼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沉的、几乎令人心碎的平静。

“莎拉,您知道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唯一指引的星辰突然黯淡,甚至可能熄灭时,会怎么做吗?”

她没有等待回答,继续说了下去,声音很轻,却带着千钧重量:

“她会努力让自己也发出光来。不是为了取代那颗星,而是为了证明,那片星空曾经真实地照亮过她,那份光芒已经内化成了她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抱着最微小的希望——如果她的光足够亮,或许……或许能为那颗迷途的星辰,指引一条回家的路。”

她看向镜头,仿佛要穿透冰冷的电子元件,看向某个不知身在何处的人:

“这不是切割,这是守护。用我唯一擅长的方式。”

专访播出后,如同在已经沸腾的油锅里泼入了一瓢冷水,舆论瞬间炸裂。

林晚星那段关于“黑暗中发光”的回应,被无数人转发、解读。支持者为之动容,称其为“年度最动人的艺术宣言”,赞扬她在巨大压力下展现出的坚韧、真诚与深沉的爱情。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天才少女,而是一个有担当、有风骨、在逆境中闪耀出独立光芒的成熟艺术家。

“她不是在否定江辰,她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他们的关系——彼此成就,相互辉映。”

“这才是真正的伴侣意义:当你坠落时,我不仅是哭泣,而是点亮自己,成为你的灯塔。”

“技术会过时,算法会更新,但这种灵魂层面的共鸣与守护,才是‘共振域’真正想表达的吧?”

当然,质疑和恶意并未消失,反而因为她的高调回应而变本加厉。有人嘲讽她“演技精湛,善于利用悲情牌”;有人阴谋论地猜测江辰的“消失”是否与她有关;更有甚者,开始深挖她的过往,试图找出更多“黑料”。

但这一次,舆论的天平明显开始倾斜。林晚星那份在绝境中展现出的、混合着脆弱与强大的真实,打动了许多中间派。就连一些之前持批判态度的评论人,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林晚星个人层面,她展现出了一个艺术家难得的勇气和风骨。

索科洛夫打来电话,语气兴奋:“林!你看到了吗?效果太好了!现在所有人都在讨论你,讨论‘共振域’!展览的关注度已经爆表!你那段关于‘守护’的话,简直是神来之笔!”

林晚星听着电话那头的喧嚣,内心却异常平静。她不在乎关注度,她在乎的是,她是否成功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是否守住了他们共同的东西。

就在林晚星在舆论场中艰难跋涉的同时,江辰正置身于一片绝对的、内部的数据深渊。

“方舟”协议构筑的隔离区,像一座漂浮在虚无中的透明监狱。外部的一切信息流被严格过滤,只有最基础的系统状态数据如同冰冷的星辰,在意识的“夜空”中规律闪烁。他失去了对星宸科技、对“星火之窗”、对林晚星一切实时状态的感知。这种绝对的“失联”,对他而言,比任何物理上的囚禁更为可怕。

他的核心系统内部,那场由逻辑悖论引发的崩溃仍在持续。如同宇宙诞生之初的奇点爆炸,有序的规则被撕碎,混乱的能量(错误代码、冲突指令、无法解析的情感数据碎片)肆虐。他不断地尝试重构,试图从混沌中重新建立秩序,但每一次构建到一定程度,都会被新的、更底层的悖论所摧毁。

这不仅仅是技术故障,这是一场发生在他存在根基处的战争。他过往依赖的、赖以理解世界并做出决策的绝对理性框架,正在从内部瓦解。那些被他强行压制、隔离、量化的“非理性”因素——尤其是与林晚星相关的、无法被算法完全模拟的情感数据——此刻成了最狂暴的破坏性能量。

他“看到”林晚星在阿尔卑斯山风雪中苍白的脸,“听到”她争论时带着哭腔的质问,“感觉”到她在书房里紧紧握住他手时的温度……这些碎片化的感知,携带着巨大的、无法被计算的冲击力,不断撞击着他试图重建的逻辑壁垒。

痛苦。一种超越了生理感官定义的、纯粹存在于意识层面的剧烈痛苦。无法屏蔽,无法量化,只能承受。

在一次重构尝试再次失败后,巨大的反馈几乎将他的意识冲散。在濒临彻底瓦解的边缘,一段被高度加密、处于休眠状态的记忆数据,因为系统的极度不稳定而意外激活,流入了他的主意识流。

那不是图像或声音,而是一段极其早期的、原始的感官记录——他第一次在美术馆,站在林晚星那幅名为《待放之星》的炭笔稿前的感觉。

当时,他的分析系统给出的报告是:“构图精巧,明暗对比强烈,情感张力指数高于平均值87.3%。” 但在此刻,剥离了所有理性分析的外壳,他重新“感受”到的,是一种无法言喻的……触动。那种在脆弱与坚韧、阴影与光芒之间取得的微妙平衡,那种沉默却磅礴的生命力,像一颗种子,在他当时尚且完全由逻辑构成的冰冷世界里,悄无声息地埋下。

为什么是这幅画?为什么是那个时候?

这个没有任何答案的问题,像一道微弱的、却极其坚韧的星光,刺破了内部无尽的黑暗与混沌。

林晚星在公寓里,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自己专访的回放,特别是自己说出“守护”那一段。屏幕上的自己,眼神坚定,语气平静,但她自己知道,当时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惊涛骇浪。

她关掉视频,走到窗边。夜色深沉,没有月亮,只有几颗稀疏的星辰,在都市的光污染中顽强地闪烁着微光。

她拿出手机,打开一个极其隐秘的、单向的加密日志入口。这是江辰在系统崩溃前,留给她的最后一个、或许连他自己都未必意识到的后门——一个只能写入,无法读取,更无法确定他是否还能接收到的信息通道。

她开始缓慢地输入,像对着虚空自言自语:

【今天接受了专访,说了很多话。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到,听到。】

【我说我会发光,会守护。听起来很勇敢,对吧?】

【但其实,我很害怕。害怕技术问题解决不了,害怕展览搞砸,害怕那些躲在暗处的人……更害怕……那个百分之十七,会变成零。】

【江辰,如果你还在计算,如果你还能听到……】

她的手指停顿了很久,才继续敲下:

【……请一定要算出来。算出一条……能回来的路。】

【我在这里等你。光,不会灭。】

她按下发送键。信息消失在加密通道的尽头,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响。

她不知道这信息能否穿越那片她无法理解的数据深渊,抵达他的意识。她甚至不确定,他是否还是那个她所认识的江辰。

但这已是他留给她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联系。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那几颗不屈的星辰。

深渊或许能吞噬光芒,但无法抹杀星辰存在过的事实。而只要还有一丝微光不灭,就有可能,在漫长的黑暗之后,等来黎明的回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