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予你星光万丈 > 第104章 归巢与尘光

予你星光万丈 第104章 归巢与尘光

作者:墨耘金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03:52:56

重返巴黎,并非预想中的凯旋,更像是一场谨慎的、近乎潜行的归巢。没有通知任何媒体,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只有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载着林晚星和江辰,穿过依旧熟悉却又仿佛隔了一层薄雾的巴黎街巷,最终驶入塞纳河畔一栋经过特殊安保改造的静谧公寓。

这里是江辰早已备好的安全屋之一,并非红坊路17号那间充满个人印记的工作室。公寓视野极佳,可以俯瞰河景与城市轮廓,内部装修是现代主义的简洁与冷感,智能家居系统无声运转,处处透着一种精心计算过的、缺乏烟火气的“完美”。

林晚星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流动的城市光影。离开了阿尔卑斯山绝对寂静的“庇护所”,重返人间的喧嚣与色彩,让她有种恍如隔世的不真实感。街道上咖啡馆飘出的香气、路人模糊的交谈声、远处隐约的汽车鸣笛……这些曾经构成她日常背景的音轨,此刻却像过于尖锐的噪音,刺激着她尚未完全从创伤中恢复的感官。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左手手腕,那里,那点白色的颜料印记已经淡去,只留下一片光滑的皮肤,仿佛那段冰雪与生死交织的记忆,也正在被时间悄然冲刷。

江辰将她的行李——主要是几个装有《余烬编码》核心数据的加密硬盘和那幅《待放之星》的炭笔稿——安置妥当后,便立刻接入了公寓的安全控制系统,进行最后一次全面的环境扫描和权限确认。

“基础安防系统运行正常。‘星尘迷锁’已覆盖所有网络节点。周边三公里内未发现异常监控。”他汇报结果的声音,如同系统自检提示音,在这间过于空旷的公寓里回荡。

林晚星转过身,看着他站在控制终端前那挺拔却略显孤直的背影。他身上似乎还带着“庇护所”里那种不近人情的秩序感,与这间公寓的氛围完美融合,却让她感到一丝……疏离。

“这里很好,”她轻声说,试图打破那种无形的隔膜,“很安静。”

江辰操作终端的手指停顿了一下,然后转过身,看向她。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似乎在读取某种非语言数据。

“你的生理指标显示,心率略有升高,皮质醇水平轻微波动。”他陈述道,语气没有波澜,“需要时间适应外部环境刺激。建议逐步增加社交和外界接触,避免过度封闭。”

他总是这样,用数据洞察她的状态,却很少直接询问她的感受。林晚星心中泛起一丝微妙的涩意,但很快被她压下。她知道,这就是江辰表达关心的方式。

“嗯,我知道。”她点了点头,走到沙发边坐下,感受着皮革传来的微凉触感,“先……休息几天吧。”

休息,对于两个习惯了在风暴中心高速运转的人来说,并非易事。

最初几天,林晚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分配给她的那间画室里。这间画室比红坊路17号的工作室小一些,但设备齐全,光线可控。她没有立刻开始新的创作,也没有去碰《余烬编码》的数据。她只是将《待放之星》那幅炭笔稿挂在墙上,然后长时间地坐在画架前的椅子上,看着空白的画布,或者窗外流淌的塞纳河。

她在重新学习“静止”,学习与一种没有明确外部威胁的、平淡的日常生活相处。有时,她会无意识地在纸上涂鸦,线条依旧带着《余烬编码》时期的某种尖锐和破碎感,但不再有那种迫切的、需要将内心风暴倾泻而出的冲动。

江辰则似乎无缝衔接地恢复了他在星宸科技的工作。公寓里多了一个临时布置的、与他风格一致的简洁办公区域。他通过加密网络处理着公司事务,参加远程会议,屏幕上的数据流和结构图,构成了他世界里永恒不变的背景。

他们同处一个屋檐下,却仿佛运行在两个相邻但频率不同的轨道上。白天,各自忙碌;晚餐时,会有简单的交谈,内容多半围绕着日常琐事、安全通报,或者关于“星火之窗”近况的交流。礼貌,克制,像两个恪守协议的合租者。

林晚星能感觉到江辰在努力调整。他会记得她偏好食物的温度,会在她深夜从画室出来时,客厅留着一盏不会刺眼的壁灯。但他依旧很少主动谈及个人感受,那些生死与共的经历,似乎被密封在了阿尔卑斯山的冰雪之下,成了彼此心照不宣却绝不轻易触碰的禁区。

这种平静,安全,却像隔着一层透明的薄膜。林晚星有时会想,是否激烈的斗争反而更能让他们紧密相连,而这种尘埃落定后的日常,才真正考验着两个本质迥异的灵魂,能否找到超越危机的、更坚实的连接点。

打破这种微妙平衡的,是苏念和唐小雨几乎打爆了的越洋电话。

“星星!你总算开机了!你知不知道我们快急死了!”苏念的声音隔着话筒都几乎能震破耳膜,带着哭腔和后怕,“新闻上那些模模糊糊的消息……说什么阿尔卑斯山雪崩,有身份不明人士……我们差点以为……”

“晚星姐,你没事真的太好了。”唐小雨的声音温柔许多,但也充满了担忧,“沈墨动用了些关系打听,也只说涉及高度机密……我们都快吓坏了。”

听着好友们带着哭音和真切的关怀,林晚星眼眶微微发热。这些来自平凡世界的、充满烟火气的牵挂,像一道暖流,冲破了公寓里那种过于“洁净”的氛围。她简要地(隐去了最危险的部分)告诉她们自己很安全,只是需要一段时间休整。

“休整什么呀!”苏念立刻恢复了元气,嚷道,“正好!我和那家伙(指赛车手)的婚礼定在下个月!你必须来给我当伴娘!还有小雨,沈墨也求婚成功了,我们正好一起热闹热闹!你必须来!不然我杀到巴黎去把你绑回来!”

唐小雨也在旁边笑着附和。

婚礼。伴娘。这些词汇对于刚刚从生死线上挣扎回来的林晚星而言,遥远得如同另一个维度的故事。但看着屏幕上苏念和唐小雨期盼的脸,她无法拒绝。

挂了电话,她走到江辰的办公区门口。他刚结束一个视频会议,正在整理文件。

“苏念和小雨下个月婚礼,”她靠在门框上,说,“她们希望我们都去。”

江辰抬起头,似乎花了半秒钟处理这个信息。“时间上可以安排。”他点了点头,随即调出日程表,“需要提前协调安保和行程。”

他的反应一如既往的理性且高效。林晚星看着他,忽然问:“江辰,你会觉得……这些事,很无聊吗?”

江辰操作平板的手指顿了顿,看向她,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无聊?这是社会关系中必要的仪式性活动,具有巩固联盟、传递信息和情绪价值等功能。从效率角度看,参与亲密社交圈的核心事件,有利于维持系统的长期稳定。”

林晚星听着他这番基于社会学和系统论的分析,忍不住笑了出来,心底那点微妙的涩意却悄然散去了些。这就是江辰。他或许永远无法理解女生们为了一件伴娘服纠结半天的乐趣,但他会用自己的方式,确保她能安全地去参加好友的婚礼,并认为这是“系统稳定”的必要环节。

“好吧,”她笑着说,“那我们就去参加婚礼。”

决定回国参加婚礼,像一块投入静湖的石子,让生活泛起了涟漪。林晚星开始着手处理一些搁置已久的事务。

她首先联系了埃琳娜·科斯塔和玛格丽特女士,告知自己已返回巴黎,并身体状况良好。她没有立刻提出展览计划,只是保持着沟通。科斯塔女士敏锐地察觉到她语气中的某种变化,没有过多追问,只是表示随时欢迎她交流新的想法。

同时,她也开始更深入地浏览“星火之窗”社区近期的动态。她看到了那些关于科技伦理、数据**的激烈讨论,也看到了许多年轻艺术家在平台上绽放出的、令人惊喜的创造力。社区没有因为她的暂时离开而停滞,反而在自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这让她感到欣慰,也促使她思考自己下一步的角色。

她不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创作者或象征性的领袖。她希望自己能成为某种……连接者,或者催化剂。或许,可以将《余烬编码》的某些理念,以一种更开放、更具教育意义的方式,与社区进行分享?不是展示成品,而是展示过程,展示一种将极端体验转化为艺术语言的“方法”?

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丝兴奋。

傍晚,她将这个初步的想法告诉了江辰。他正在准备晚餐——严格按照营养学配比的沙拉和煎鸡胸肉。

“可以构建一个加密的子版块,邀请经过筛选的社区成员参与讨论。”江辰一边将沙拉装盘,一边提出技术方案,“数据脱敏和权限管理是关键。需要设计一套分级访问机制。”

他总是能立刻将她的艺术构想,转化为可行的技术路径。

“不急,”林晚星接过他递来的盘子,在餐桌旁坐下,“等我从国内回来再详细规划。”

窗外,巴黎的夜幕缓缓降临,华灯初上,将塞纳河染成一条流淌的光带。公寓里,灯光温暖,食物简单却用心。他们面对面坐着,聊着即将到来的婚礼,聊着“星火之窗”的未来,聊着一些不着边际的琐事。

没有生死一线的紧张,没有理念交锋的激烈,只有碗碟轻微的碰撞声和彼此平和的语调。

这种平淡的、带着些许烟火气的日常,或许就是阿尔卑斯山的冰雪与数据风暴之后,沉淀下来的,最真实的尘光。它不够璀璨,却足够温暖,足以照亮归巢的路,也足以孕育关于明天的新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