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弹道尽头吻你
第九章 纪念馆里的时空回响
周四的阳光格外透亮,透过战争纪念馆的玻璃穹顶,洒在展厅中央的“1953年战地遗物展柜”上。陆沉舟站在展柜前,右手轻轻摩挲着腕上的弹壳手环,金属的凉意混着山茶花香,让他想起昨天雨夜里和黄秀丽共同刻下的最后一道纹路——那道“情绪维度”的刻痕,此刻正随着他的脉搏轻轻发烫。
“陆顾问,这就是您说的那只手环?”纪念馆的年轻讲解员小周凑过来,眼里满是好奇。展柜里除了祖父陆明远的旧怀表、黄守义的弹壳摆件,还多了个新的透明展台,里面放着那只银镯的复制品(真品被黄秀丽收在紫檀木盒里),旁边就是陆沉舟带来的手环半成品照片,下面标注着“2008年,黄氏心理诊疗所与陆沉舟共同制作,融合1953年弹壳与山茶花瓣”。
陆沉舟点点头,指尖指向展柜里的旧水壶——那是黄守义当年的遗物,壶身上的弹孔和他带来的1953年水壶如出一辙。“这水壶和我手里的,是一对。”他轻声说,目光落在水壶旁的战地日记复印件上,上面有一行黄守义的字迹:“4月12日,与明远种山茶,淑芳说,金属会记住爱,就像泥土会记住种子。”
这句话让他突然想起黄秀丽的异能,想起两人在西郊公园茶树下共同触发的记忆。他掏出手机,犹豫了片刻,给黄秀丽发了条微信:“纪念馆的展柜布置好了,你说的‘金属传忆’,好像真的在这些物件上显灵了——刚才有位老兵来看展,摸到怀表时,说想起了1953年和战友一起喝山茶茶的场景。”
消息发出去没两分钟,黄秀丽就回复了,还附带了一张照片——是她在诊疗所窗台上拍的,新鲜的山茶花旁边放着那枚弹壳书签,配文:“今天诊室来了位老患者,看到书签上的山茶花,说她丈夫当年也是排雷兵,家里也有棵老山茶。”
陆沉舟看着手机屏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刚想回复,身后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沉舟,你果然在这里。”转头一看,是大伯黄建军,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你爸让我把这个带来,说给纪念馆添个展品。”
布包里是个旧铁盒,打开的瞬间,陆沉舟的呼吸突然顿住——里面装着十几枚1987年的弹壳,每枚弹壳底部都刻着日期,最下面压着张泛黄的纸条,是陆国梁的字迹:“若后人见此壳,须知雷场虽险,终有花开之日。”
“这是我和国梁当年在雷场捡的弹壳,”黄建军的声音有些沙哑,指尖轻轻拂过弹壳,“他说要留着,等战争结束,给儿子做个首饰,没想到……”他的话没说完,却让陆沉舟的眼眶红了——原来父亲早就想过用弹壳做首饰,和祖父当年的想法一模一样。
陆沉舟接过铁盒,走到展柜前,小心翼翼地把弹壳摆进新的展台里。阳光落在弹壳上,反射出冷硬的光,却和旁边的山茶花瓣标本形成奇妙的和谐。“我想在旁边加个说明,”陆沉舟轻声说,“就写‘1987年雷场弹壳,陆国梁与黄建军共同收藏,见证雷场里的约定’。”
黄建军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秀丽今天来吗?她爸说,要带她来看看祖父的战地地图原件。”陆沉舟心里一紧,下意识地摸了摸腕上的手环——他突然想让黄秀丽看看这些弹壳,看看父亲留下的字迹,看看纪念馆里这些跨越时空的羁绊。
下午两点,黄秀丽果然和父亲黄建国一起来了。她穿了件米白色的风衣,手里拿着紫檀木盒,看到陆沉舟时,眼里闪过惊喜的光。“这些弹壳是……”她走到展台前,指尖轻轻点在玻璃上,目光落在陆国梁的纸条上,眼眶突然发热。
“是我爸当年留下的,”陆沉舟轻声说,把她拉到旁边的休息区,“还有这个,”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相册,里面是他昨天拍的雷场地图复印件,“你看,这上面的坐标,和西郊公园的山茶田正好形成一条直线,像是……祖辈早就规划好的路线。”
黄秀丽看着地图,指尖突然泛起麻意——这次是清晰的画面:1953年,黄守义和陆明远站在地图前,用红笔标注山茶田的位置;1987年,陆国梁和黄建军在雷场里,用弹壳在地上画出同样的坐标;2008年,她和陆沉舟在诊疗所,用弹壳手环延续着这份约定。
“我看到了……”黄秀丽的声音很轻,带着哽咽,“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把爱和勇气传下去。”陆沉舟看着她泛红的眼眶,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擦去她眼角的泪水——指尖碰到她脸颊的瞬间,两人都愣了一下,空气里突然多了些微妙的氛围。
黄建国和黄建军看着不远处的两人,相视一笑。“你看他们,”黄建国轻声说,“像极了当年守义和明远,还有国梁和淑芳。”黄建军点点头,目光落在展柜里的银镯复制品上:“这就是缘分吧,跨越三代,还是能找到彼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