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 > 第125章 小寒补冬,炉火温汤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寒补冬,炉火温汤

小寒的风像带着冰碴子,刮得灵脉馆的窗棂“呜呜”作响,院外的雪积了半尺深,踩上去能没过脚踝,连灵脉泉的水面都结了层薄冰,只有泉眼处还冒着丝丝热气,把周围的雪化成圈浅浅的水洼。可学堂里却暖融融的,火塘里的炭火“噼啪”燃烧,映得每个人的脸都红扑扑的,铁锅里炖着的羊肉汤翻滚着,肉香混着当归、枸杞的药香,在空气里漫得满馆都是。

“这羊肉得用灵脉泉的活水炖,”铁牛正往锅里添柴,火光把他的侧脸照得发亮,柴禾上的雪化了,顺着他的袖口往下滴,“老张说小寒补冬,就得吃点红肉,羊肉暖身,配着泉里的水炖,不上火,还能驱寒,咱们守脉人冬天巡逻,全靠这口汤顶劲。”

小石头蹲在火塘边,手里拿着根树枝拨弄炭火,火星子溅起来,映得他眼睛亮晶晶的。“陈伯伯,这汤要炖到什么时候才能喝呀?”他的鼻尖沾着点黑灰,像只刚偷吃完炭的小老鼠,喉咙里忍不住发出咽口水的声音。

“得等羊肉炖得脱骨,汤熬成奶白色才行,”陈默往锅里撒了把枸杞,红色的颗粒在奶白的汤里打着旋,“墨兰炖的羊肉汤最讲究,会在汤里加泉边采的野葱,说‘带点土气才鲜’。有年小寒下暴雪,她炖了三大锅羊肉汤,给守在锁脉洞的弟兄们送去,汤碗揣在怀里,走二里地都还热乎,喝下去浑身冒热气,暴雪里站岗都不觉得冷。”

慕白提着个竹篮走来,里面是刚烙好的油饼,饼边金黄酥脆,中间暄软,芝麻粒在饼上闪着油光。“先垫垫肚子,”她把油饼放在火塘边的石板上,指尖碰着陈默被火烤得发烫的手背,“这饼配羊肉汤最好,泡在汤里吃,又暖又顶饿,秦先生说小寒吃点主食,才能把补的气锁住。”

女人们围坐在火塘的另一边,手里纳着鞋底,线穿过布面的“沙沙”声,混着汤沸的“咕嘟”声,像支温柔的曲子。春桃手里拿着块羊肉,正给小丫头撕成细条,肉香引得小丫头直吧唧嘴,小手抓着春桃的衣角不放。

秦先生坐在火塘边的竹椅上,盖着条厚毛毯,手里拿着本《饮膳正要》,给围过来的孩子们讲小寒补冬的道理。“‘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他指着书上的插画,“冬天属阴,得吃些温热的食物补阳气,羊肉、桂圆、红枣都是好东西。但补也不能过头,就像这汤里的药材,多了发苦,少了没效,凡事都得有个度。”

“墨兰姐姐补冬的时候,会给汤画画吗?”小石头咬了口油饼,饼渣掉在火塘里,“滋啦”冒了个小烟,他赶紧用树枝扒拉出来。

“她呀,会在汤碗边摆片兰草叶,”陈默望着锅里翻滚的羊肉,仿佛能看见那些带着兰草香的汤碗,“说‘看着清爽,喝着也舒坦’。有年小寒,她给秦先生端汤,兰草叶上还沾着点雪,秦先生说那是‘寒香配暖汤,最是养人’。”

铁牛正用勺子舀起一勺汤,吹了吹就往嘴里送,烫得他直哈气,却咂着嘴说:“香!比去年的还香!看来灵脉泉的水真是养东西,连羊肉都比别处的嫩。”

午后的雪又下了起来,鹅毛似的雪花飘在窗纸上,把外面的世界遮得白茫茫一片。火塘里的炭火烧得正旺,羊肉汤的香气越发浓郁,引得人频频往锅边瞟。孩子们已经开始抢着拿碗,筷子敲得碗沿“当当”响,像在催着汤快点好。

“等汤炖好了,”慕白把油饼摆得更整齐些,“先给巡逻队的弟兄们盛几桶送去,再给柳溪村的王婆婆端一碗,她老人家冬天畏寒,喝这个正好。”

陈默点点头,往火塘里添了块大炭,火苗“腾”地窜起来,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他忽然想起墨兰日记里的话:“小寒补的不是身,是心。看着火塘边的人,喝着热汤,就觉得再冷的天、再难的事,都有个暖处靠着,心里踏实。”

傍晚的雪渐渐小了,天边透出点淡淡的光,羊肉汤终于炖好了,奶白的汤里浮着红的枸杞、绿的葱花,香气飘出学堂,引得院外的麻雀都落在窗台上,叽叽喳喳地叫。众人围着火塘,捧着碗喝汤,油饼泡在汤里,吸足了肉香,咬一口,暖得人从头顶到脚心都舒服。

小石头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忽然说:“墨兰姐姐要是在,肯定会喝两大碗,然后说‘明天巡逻我去,我不怕冷’。”

陈默笑了,往他碗里又夹了块羊肉。他知道,这小寒补冬的日子,补的从来不是简单的身体,是寒冬里的暖意,是困境中的依靠,是一代又一代人,在最冷的时节里,把彼此的温暖熬成汤,把相守的踏实烧成炭。

只要这火塘还在烧,这汤还在炖,这围坐的人还在,灵脉馆的故事就会像这炉火上的羊肉汤,在岁月里冒着热气,一年又一年,在小寒的风雪里,暖得长久,香得醇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