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 > 第38章 灵脉馆的新春宴

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 第38章 灵脉馆的新春宴

作者:书梦里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5 02:38:14

第三十八章 灵脉馆的新春宴

一、腊梅映馆

灵脉馆的雪还没化尽,墙角的腊梅就开了。淡金色的花瓣顶着残雪,香气清冽,顺着引光口飘进馆内,与展厅火塘里的茶香缠在一起,成了青岚城冬日里最特别的味道。慕白踩着木梯,给腊梅枝系上红绸带——这是秦长老教的“迎春俗”,说红绸能引着灵脉气,让春天来得早些。

“小心点,梯子滑。”陈默站在梯下扶着,目光落在她发间的晨光草木簪上。簪头沾了点雪,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朵凝了霜的花。他昨夜在工坊忙到深夜,给灵脉馆的展柜装了新的铜扣——用溪城的灵脉铜和雾隐山的雷击木边角料熔铸的,扣面刻着缩小的灵脉图,扣上时会发出清脆的“叮”声,像灵脉气在轻轻跳动。

“阿虎说溪城的人后天就到,”慕白从梯子上下来,拍掉手上的雪,“他们要带新酿的沙棘酒,还有用灵脉泉水泡的腊梅茶。”她指着议事阁的桌案,上面已经摆好了新裁的红纸和笔墨,“我想写些‘灵脉联’贴在馆门两侧,上联写‘三地灵脉一线牵’,下联还没想好呢。”

陈默走到桌案前,拿起毛笔蘸了点墨,在宣纸上写下“四方春景共庭前”。字迹沉稳有力,墨色在纸上晕开时,竟隐隐泛着淡金——是他研墨时加了点灵脉沙的缘故。“这样如何?”他把纸推到她面前,眼里带着笑意。

慕白看着对联,忽然想起昨夜翻《灵脉杂记》时看到的句子:“灵脉无界,春亦无界。”她拿起笔,在横批的位置写下“同此暖”三个字,笔尖的墨滴落在纸上,慢慢化成个小小的太阳形状。

二、年货里的灵脉气

离新春宴还有三天,灵脉馆就堆满了各地送来的年货。溪城的百姓用灵脉泉的水做了年糕,蒸出来的糕体泛着淡淡的蓝,切开后能看到细密的气孔,像藏着无数个小灵脉泡;雾隐山的猎户扛来腌制的野猪肉,肉皮上抹了山魂果粉,据说能让肉香里带着草木气;东海的渔民更绝,用珊瑚虫褪下的壳装着海产干货,螺壳、瑶柱、鱼干码得整整齐齐,壳沿还刻着“灵脉贺岁”四个字。

阿虎带着孩子们在展厅里搭年货台,用灵脉馆废弃的木料拼了个三层架子,每层都垫着晨光草编的席子。“陈大哥,您看这瑶柱摆在哪层好?”他举着个巴掌大的瑶柱,柱身上的纹路像幅海浪图,“渔民大叔说这是长在灵脉礁上的瑶柱,泡发后会发光呢。”

陈默接过瑶柱细看,果然在纹路深处看到细碎的光点。“放最上层,”他指着架子顶端,“那里对着引光口,阳光照下来,能让整个展台都亮堂堂的。”

慕白则在清点各地送来的种子——溪城的苜蓿种、雾隐山的晨光草种、北漠的沙棘种,每种都装在特制的陶罐里,罐口塞着东海的海藻棉。“这些要放在灵脉石旁边,”她对帮忙的工匠说,“借着石上的灵气催催芽,开春就能分给百姓们播种了。”

最让人期待的是秦长老准备的“灵脉宴菜谱”。老人用蝇头小楷写了满满三页,每道菜都要用到三地的食材:沙棘炖雾隐山的山鸡、苜蓿炒溪城的泉水虾、珊瑚粉蒸青岚城的嫩藕……菜谱的最后还特意标注:“每道菜需经灵脉泉水泡过的锅具烹制,方能引动食材灵气。”

三、除夕的馆内守岁

除夕夜,灵脉馆的灯亮了整夜。青岚城的百姓几乎都来了,大人带着孩子,手里提着灯笼,灯笼上贴着自己剪的灵脉纹剪纸。馆门前的篝火堆得比人高,老李带着石匠们在火边敲打出欢快的节奏,凿子和石头碰撞的声音,竟比锣鼓还热闹。

展厅里摆开了长桌,桌上的年货堆成了小山。张老爹的孙子正踮脚够桌上的山魂果糕,丫丫则举着块珊瑚糖,跟溪城来的小姑娘炫耀:“这是东海的糖,含在嘴里会变甜!”

陈默和慕白在火塘边忙碌,他负责给大家添酒——用溪城的沙棘酒混了点灵脉泉的水,酒液泛着淡淡的金;她则给孩子们分烤松果,松果是雾隐山的,烤的时候撒了点晨光草粉,香气能飘出半座城。

秦长老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捋着胡须笑:“想当年灵脉衰微时,哪敢想有这么一天?三地的人聚在一起守岁,连灶台上的烟火气里都带着灵脉香。”

亥时刚过,陈默忽然站起来,走到灵脉石前。“今年的守岁礼,咱们换个新花样,”他举起手里的小陶罐,“这里面是三地的灵脉土,青岚城的黏土、溪城的泉眼泥、雾隐山的腐叶土,咱们把它混在一起,埋在灵脉馆的院子里,就叫‘同心土’。”

百姓们纷纷叫好,每人都从陶罐里捏出一小撮土,放进陈默准备的大瓮里。土混在一起时,竟冒出淡淡的光,青、蓝、绿三色的灵气在瓮中盘旋,最后融成温暖的金色。“这是灵脉气在认亲呢!”老李激动地说,“三地的土合在一处,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守到子时,陈默点燃了馆门前的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炸开,有的像晨光草,有的像珊瑚礁,有的像溪城的泉眼漩涡。孩子们追着落在雪地上的火星跑,笑声惊起了枝头的雪,簌簌落在灵脉馆的瓦片上,像首轻快的歌。

四、新春宴的第一道菜

大年初一的新春宴,从清晨就开始了。工匠们抬出了口巨大的铜锅,锅沿刻着七灵草的花纹,是用三地的铜料合铸的——青岚城的赤铜、溪城的青铜、雾隐山的黄铜,在灵脉泉水中煮过三天三夜,锅身泛着温润的光。

第一道菜是秦长老亲自主厨的“灵脉一锅鲜”。锅里铺上北漠的沙棘枝当底,放上雾隐山的山鸡、溪城的泉水鱼、东海的瑶柱,最后倒入灵脉泉的水,盖上锅盖时,秦长老特意在锅沿缠了圈晨光草编的绳——据说能让锅里的灵气不流失。

“要煮够三个时辰,”老人守在锅边,像护着件稀世珍宝,“时辰到了,揭开锅盖的瞬间,灵气会化成烟,谁能闻到烟味里的草木香,来年就能顺顺利利。”

等待开锅的间隙,各地的艺人开始表演。溪城的石匠们敲着灵脉石,奏出“咚咚”的乐声;雾隐山的猎户吹着用腐心藤做的笛子,笛声清越,能引得晨光草轻轻摇晃;东海的渔民则跳起了“祭海舞”,腰间的珊瑚串随着动作叮当作响,与灵脉馆的铜铃声相和。

慕白坐在陈默身边,看着孩子们围着灵脉石转圈,手里的风车转得飞快——风车是用东海的贝壳片做的,风一吹就反光,在石面上投下晃动的光斑。“你看,”她轻声说,“灵脉石上的光斑,像不像我们走过的路?”

陈默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光斑确实在石面上移动,时而像北漠的沙丘,时而像西陲的峡谷,时而像东海的波浪。他握住她的手,指尖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光斑,我们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五、不散的宴席

当秦长老揭开铜锅的锅盖时,满馆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一股白色的雾气腾起,雾气里果然带着草木香、海水咸、泥土甜,三种味道缠在一起,竟化成淡淡的光,在馆内缓缓流动。雾气飘过灵脉石时,石面上的七灵草纹路突然亮起,与雾气的光融在一起,顺着引光口冲上天空,在青岚城的上空化作一道彩虹。

“开吃!”秦长老一声令下,众人纷纷拿起碗筷。山鸡的肉里带着沙棘的酸,泉水鱼的鲜里裹着苜蓿的香,瑶柱的醇里透着晨光草的甜,每种味道都清晰,合在一起却又无比和谐。

吃到一半,阿虎突然站起来,举着酒杯大声说:“我提议,咱们每年都来灵脉馆办新春宴!让灵脉气看着咱们一年比一年好!”

“好!”众人齐声应和,酒杯碰撞的声音、欢笑的声音、孩子们的吵闹声,混着灵脉石的光、锅里的香气、窗外的鸟鸣,在灵脉馆里久久回荡。

夕阳西下时,百姓们才渐渐散去,带着打包的菜肴和新分的种子,脚步轻快。陈默和慕白收拾着残局,发现灵脉石旁多了许多新的小物件:有孩子掉的乳牙,有姑娘们的银簪,有老人的拐杖头……都是些带着体温的东西,像在悄悄告诉灵脉:我们会一直陪着你。

最后一缕阳光透过引光口,落在灵脉石上,石面上的光斑慢慢合一,像颗跳动的心脏。慕白靠在陈默肩上,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忽然觉得,所谓团圆,不只是人聚在一起,更是心连在一起,像这灵脉气,无论来自哪里,最终都会融成一团暖,护着这片土地,岁岁年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