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 > 第122章 小雪腌肉,年味初酿

第一百二十二章 小雪腌肉,年味初酿

小雪的风带着细碎的雪沫子,刮在脸上像小刀子。灵脉馆的晒谷场早就收拾干净了,只剩下几根光秃秃的木架,今天却被重新支棱起来,上面挂满了肥瘦相间的猪肉、油光发亮的腊鸭,还有捆成串的香肠,肉香混着盐和香料的味道,在冷空气中凝得格外浓,闻着就让人心里发暖。

“这肉得腌足七天,每天翻一遍才入味!”铁牛正往猪肉上撒花椒面,粗粝的手掌把调料抹得匀匀的,肉皮上的水珠被冷风一吹,立刻凝成了细小的冰粒,“老张说小雪腌肉,天越冷越不容易坏,存到过年,蒸着吃、炒着吃,香得能掀了屋顶。”

小石头踮着脚,看着木架上挂着的腊鸭,鸭腿上的皮被晒得紧绷,油珠顺着鸭皮往下滴,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油点。“陈伯伯,这鸭子要晒多久才能吃呀?”他的鼻尖冻得通红,呼出的白气在嘴边凝成白雾,眼睛却直勾勾盯着腊鸭,像只盯着猎物的小狼崽。

“得等皮肉收紧,摸着硬邦邦的才行,”陈默把刚腌好的香肠挂在木架上,肠衣被肉汁撑得透亮,隐约能看见里面的肥瘦纹理,“墨兰腌的香肠最讲究,肉要肥瘦三七开,还得加灵脉泉边采的野花椒,说‘带点泉边的气,吃着才不腻’。有年小雪,她腌了三十斤香肠,分给馆里的每个人,连巡逻队的弟兄都揣着肠衣里的肉香去守夜。”

慕白提着个陶盆走来,里面是刚熬好的姜茶,姜块在茶汤里浮浮沉沉,辣香混着红糖的甜,在寒风里漫开,暖得人从喉咙一直热到肚子。“先喝口茶暖暖,”她把陶盆放在石桌上,给每个人都倒了碗,指尖碰着陈默冻得发僵的手,“这天儿腌肉最遭罪,手泡在盐水里,冻得跟萝卜似的。”

女人们围在石桌旁,正往肉上抹盐,粗布围裙上沾着肉沫和盐粒,却动作麻利。春桃手里拿着杆小秤,仔细地给每块肉称重,确保盐量均匀:“秦先生说盐多了发苦,盐少了易坏,这腌肉的学问,就藏在这不多不少的分寸里。”

秦先生坐在晒谷场边的避风棚里,手里拿着本《岁时广记》,给围过来的孩子们讲小雪腌肉的习俗。“‘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错不了,”他指着书上的插画,“天冷了,肉不容易坏,腌透了挂起来风干,能存到开春。这是咱们祖先的智慧,把夏天的丰足藏进冬天,让日子不缺滋味。”

“墨兰姐姐腌肉时,会给肉画画吗?”小石头捧着姜茶,忽然问,眼睛瞟着木架上挂得整整齐齐的肉,像看着一件件挂起来的年货。

“她呀,会在腊鸭的翅膀上系红绳,”陈默望着木架,仿佛能看见那些系着红绳的腊鸭在风中摇晃,“说‘红绳能辟邪,也能让肉香带着点喜兴’。有年除夕,她把腌好的腊鸭蒸了,红绳解开时,油汁顺着鸭腿往下淌,孩子们抢着吃,连骨头都嚼得干干净净。”

铁牛正把腌好的猪肉挂到最高的木架上,听见这话接道:“那回我吃了两大块!墨兰说‘小雪腌的肉,藏着整个冬天的盼头’,咬一口,就像把过年的甜先尝了点。”

午后的雪沫子停了,太阳露出点淡淡的光,把木架上的肉照得油亮。风从晒谷场吹过,带着肉香和香料的味道,飘得老远,连灵脉泉边的石鱼都仿佛动了动,像被这香味引醒了。

孩子们在木架旁跑来跑去,数着上面的肉串,争论着哪块最肥、哪只鸭最大,笑声在寒风里撞出暖暖的回声。慕白则把剩下的香料收进陶罐,花椒、八角、桂皮在罐里碰撞,发出细碎的响声,像在给年味伴奏。

“等过了大雪,”铁牛拍了拍手上的调料渣,“咱们再杀头年猪,腌些腊肉,灌些血肠,让馆里的年味再浓些。”

陈默点点头,望着木架上渐渐收紧的肉,忽然想起墨兰日记里的话:“小雪腌的不是肉,是盼头。看着这些挂起来的油香,就知道离过年不远了,心里的暖,比身上的棉袄还厚实。”

傍晚的霞光把木架染成了淡金色,肉香在暮色里越发醇厚。众人收拾好东西往回走,木架上的肉在风中轻轻晃,像一串串沉甸甸的年味。小石头临走时,偷偷摸了摸香肠的肠衣,冰凉的触感里,仿佛已经能尝到过年的香。

陈默最后一个离开晒谷场,望着那些在暮色里渐渐模糊的肉影,忽然明白,这小雪腌肉的日子,腌的从来不是简单的肉,是寒冬里的滋味,是岁末的期盼,是一代又一代人,在冷寂的时节里,把日子酿成的香,把等待熬成的甜。

只要这木架还在,这腌肉的习俗还在延续,灵脉馆的故事就会像这风干的腊味,在岁月里越陈越香,一年又一年,在小雪与除夕的等待里,透着股踏实的暖,把年味酿得越来越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