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 > 第101章 小寒酿春,脉承不息

第一百零一章 小寒酿春,脉承不息

小寒的风像把小刀子,刮在灵脉馆的窗纸上“嗖嗖”响。可学堂后的暖窖里却暖融融的,秦先生正带着小石头查看窖藏的兰草籽,陶罐里的种子饱满发亮,透着股蓄势待发的劲儿。“小寒要藏种,”秦先生用手指拨弄着种子,声音带着泥土的温润,“就像人要养气,把力气攒足了,开春才能有大作为。”

小石头捧着个小陶罐,里面是他特意挑选的“墨兰籽”——这是陈默告诉他的,说是当年墨兰亲手留下的种子,藏在灵脉泉边的石缝里,去年秋天才被发现。“这些籽能长出像墨兰姐姐一样的兰花吗?”他把陶罐贴在胸口,像揣着个宝贝。

陈默正往暖窖的火墙里添柴,火光映得他侧脸发红。“得用心养,”他笑着说,“就像当年墨兰养它们一样,每天都要来暖窖看三次,浇水、松土,连夜里做梦都惦记着。”他想起墨兰日记里的话:“兰草籽要在小寒藏足百日,吸够地气,开春种下才能扎根,做人也一样,得经住冷,才能熬得出头。”

铁牛扛着捆新劈的柏木进来,柏香混着暖窖里的潮气,漫出种清冽的香。“陈大哥,这柏木烧火墙最耐烧,”他把木柴靠在墙角,粗布手套上沾着木屑,“老张说用这火墙烘种子,比往年能早发芽半个月,赶得上清明的好时节。”

慕白提着竹篮走进来,里面装着刚煮好的姜母鸭,汤汁浓稠发亮,姜香混着肉香,把暖窖的寒气驱散了大半。“给你们送点热乎的,”她把碗递给陈默和秦先生,“小寒得吃点带姜的,驱驱寒邪,不然种子都要冻着。”

小石头啃着鸭腿,眼睛却盯着陶罐里的种子,忽然问:“墨兰姐姐会给种子唱歌吗?我娘说给花唱歌,花长得好。”

众人都笑起来,秦先生摸着他的头说:“她呀,会给种子读《草木经》,说字里有生气,能让种子醒得快。有年小寒,她在暖窖里读了一下午,嗓子都哑了,墨老鬼心疼她,就把书里的句子编成了歌谣,陪着她一起唱。”

铁牛也跟着回忆:“那歌谣我还记得几句,‘小寒藏,春分长,灵脉泉边兰草旺……’”他唱得五音不全,却引得小石头跟着学,童声混着粗嗓,在暖窖里撞出暖暖的回声。

暖窖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细雪像粉,落在灵脉馆的瓦上,积起薄薄一层,像撒了把糖霜。陈默走出暖窖,望着泉边的方向,巡逻队的弟兄们正在加固雪墙,铁锹碰撞冻土的声音“咚咚”响,像在给土地擂鼓。

“今年的雪虽大,可泉眼的水温没降,”铁牛跟出来,往手里哈着白气,“老张说这是好兆头,说明灵脉的气足,来年准是个丰收年。”

陈默点点头,目光落在暖窖的方向,那里的兰草籽正在黑暗里积蓄力量,等着破土的时刻。他忽然觉得,所谓的传承,从来不是把种子锁在陶罐里,是小寒这天,有人记得给暖窖添柴;是孩子们捧着种子,眼里闪着期盼的光;是这些带着时光温度的坚持,让希望能在最冷的日子里,悄悄发芽。

傍晚时分,秦先生在学堂里教孩子们写“春”字。小石头的“春”字写得格外认真,下面的“日”字被他描得圆圆的,像个暖窖里的火墙。“先生,我把‘春’字种进土里,能长出春天吗?”他举着纸问,眼里的光比烛火还亮。

秦先生笑着摇头:“春天长在心里,长在咱们藏的种子里,长在每个盼着花开的人眼里。”

夜深时,暖窖的火墙还在微微发热,兰草籽在陶罐里安静地睡着。陈默站在灵脉泉边,看着泉眼处泛起的微光,像无数颗跳动的星。他仿佛看见墨兰提着灯笼走来,蹲在泉边查看种子,灯笼的光映着她的侧脸,像幅温柔的画。

“放心吧,”他轻声说,像是在对故人,也像是在对自己,“种子我们替你藏着,春天我们替你等着,灵脉馆的故事,会像这兰草一样,岁岁枯荣,生生不息。”

寒风掠过泉面,带来远处学堂的读书声,童声稚嫩却坚定,像在应和着他的话。陈默知道,只要这暖窖的火不灭,这种子的梦不醒,这守护的心不变,灵脉馆的春天就永远不会迟到,那些关于坚守与传承的故事,会像这灵脉泉的水,在岁月里静静流淌,一路向前,奔向无数个崭新的春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