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 > 第31章 归程漫歌

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 第31章 归程漫歌

作者:书梦里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5 02:38:14

第三十一章 归程漫歌

船靠岸时,青岚城的城墙正浸在暮春的暖阳里。

慕白扶着船舷跳上岸,鞋底沾着的海盐在青石板上留下浅浅的白痕,像串省略号。阿虎背着装满珊瑚虫的陶罐跑在最前面,陶罐碰撞的“叮当”声混着他的大喊:“爹!娘!我们回来啦!”

陈默牵着驼绳走在后面,骆驼背上的行囊鼓鼓囊囊的:有北漠的沙棘果干,西陲的苜蓿种子,东海的珊瑚碎片,还有一路收集的灵草标本。他灵木剑的剑穗上缠着片珊瑚虫褪下的壳,在阳光下泛着虹彩,像谁不小心掉落的梦。

“慢点,别摔着。”他对着慕白的背影喊,目光扫过城门口新贴的告示——上面画着七灵草的图谱,是他和慕白离开前,秦长老让人刻的,旁边写着“护灵草者,青岚之宾”。

守城的卫兵见了他们,纷纷笑着行礼。一个络腮胡卫兵接过陈默手里的驼绳:“陈先生,慕姑娘,城主和秦长老在议事厅等着呢,说要给你们接风。”

议事厅的檀香混着晨光草的清气扑面而来。城主正站在地图前,手里的狼毫笔在“东海”二字旁画了个小小的珊瑚;秦长老坐在太师椅上,怀里抱着个锦盒,见他们进来,眼睛笑成了条缝。

“可算回来了,”秦长老打开锦盒,里面是两柄新铸的匕首,柄上镶嵌着晨光草形状的绿宝石,“这是用蚀骨兽王的爪尖炼的,削铁如泥,以后采灵草用着方便。”

陈默接过匕首,触手冰凉,刃口的寒光映出他眼底的笑意。慕白则被地图吸引,手指落在“西陲”的位置:“苜蓿谷的灵脉已经稳定了,我们在那里留了标记,还教孩子们认了苜蓿根。”

“北漠的沙棘林也没问题,”陈默补充道,“沙虫被清除后,新的根须已经扎进沙里,秦长老您说的草原,说不定过几年真能长出来。”

城主放下狼毫笔,看着他们晒黑的脸颊和沾着尘土的衣摆,忽然叹了口气:“辛苦你们了。这大半年,青岚城的灵脉越来越旺,城西的荒地都长出了野菜,连井水都比以前甜了。”

暮色漫进议事厅时,陆将军带着家眷来了。阿虎的娘捧着刚蒸好的槐花糕,糕上点缀着晨光草的花瓣;铁匠老李扛着两柄小锄头,锄头上刻着苜蓿叶的图案:“给孩子们的,以后去药圃松土用。”

孩子们的笑闹声挤满了整个院子。阿虎给大家看他的珊瑚虫,小石头则小心地把东海的海水倒进陶罐,说要养在院子里,看看能不能长出珊瑚。慕白坐在石凳上,教陆将军的小女儿认草药图谱,指尖的银印随着她的动作发亮,与陈默胸口的灵荒令遥相呼应。

药圃的竹屋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竹香。

慕白趴在案几上整理标本,北漠的沙棘果、西陲的苜蓿花、东海的珊瑚碎,被她分门别类地夹进《百草图谱》,空白页上已经画满了小图标:沙棘旁画着太阳,苜蓿旁画着雨滴,珊瑚旁则画着浪花。

陈默坐在门槛上,手里摩挲着那柄珊瑚匕首,刃口的反光落在地上,像条银色的小鱼。“秦长老说明天要去趟城东的老槐树,”他忽然开口,声音被晚风揉得很软,“说树底下的灵脉节点有点异动,可能是蒲公英的根扎得太深了。”

“蒲公英的根是好东西,”慕白头也不抬地接话,笔尖在“蒲公英”三个字旁画了个笑脸,“能消炎,还能酿酒,上次在北漠喝的沙棘酒,要是加把蒲公英根,味道肯定更好。”

陈默笑了,起身走到她身边。案几上的油灯晃了晃,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依偎在一起的剪影。他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忽然想起在东海的船上,她趴在舷边数浪花,阳光把她的睫毛染成金色,像栖着两只蝴蝶。

“明天我跟你一起去。”他说,指尖轻轻碰了碰她发间的晨光草木簪,簪头的花瓣沾了点灯油,在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慕白的笔尖顿了顿,脸颊微微发烫:“好啊,顺便去看看李大叔家的药圃,他说上次种的沙棘籽发芽了。”

窗外的轮回花悄悄绽开了些,粉紫色的花瓣在月光下像半透明的玉。远处的青岚城已经睡了,只有灵脉中枢的石碑还亮着微光,像颗永不熄灭的星,照着归人,也照着那些正在悄然生长的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青岚城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城东的老槐树下长出了成片的蒲公英,白色的绒球被风吹得漫天都是,像无数把小伞;城西的荒地变成了菜园,种着从西陲带的苜蓿,紫色的花穗引来成群的蜜蜂;就连护城河的水里,都冒出了像东海珊瑚虫那样的小生物,把河水染成淡淡的粉。

陈默和慕白每天都要去灵脉节点看看。有时在药圃里教孩子们认草,陈默会故意说错晨光草的数量,看慕白叉着腰纠正他;有时在护城河岸边观察水生物,慕白会把沾着水的手指戳他脸上,看他痒得躲开,笑声惊起水面的涟漪。

秦长老看着他们的身影,常常对着城主感叹:“灵脉修复了,人心也暖了,这才是真正的青岚城啊。”

初夏的一个清晨,药圃的晨光草开得格外盛。

慕白蹲在花丛里,数着今年第一茬盛开的花,陈默则在旁边搭新的竹架,准备移栽从东海带的珊瑚草。阿虎和小石头跑了进来,手里举着寻灵盘,铜针正围着晨光草打转。

“秦爷爷说,”阿虎喘着气,脸颊通红,“七灵草都找到了,灵脉也稳定了,我们可以举行‘灵脉祭’了!”

“灵脉祭?”慕白抬头,眼里闪着好奇。

“是青岚城最老的习俗,”陈默放下手里的竹条,灵荒令在胸口微微发烫,“秦长老说,以前每年都要祭,后来灵脉衰了,就慢慢忘了。现在好了,终于能重新拾起来。”

祭典定在三天后的月圆夜。城里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陆将军的娘带着妇人们缝制灵旗,旗上绣着七灵草的图案;铁匠老李带着徒弟们打造祭器,鼎状的香炉上刻着灵荒鼎的符文;孩子们则在城门口的老槐树上系满红绳,绳头缠着晨光草的花籽。

月圆夜的灵脉中枢,火把把祭坛照得如同白昼。

陈默和慕白站在祭坛中央,手里捧着《灵荒杂记》,书页在月光下泛着微光。秦长老举起拐杖,指向天空:“吉时到——祭灵脉!”

鼓声响起时,人们排着队走上祭坛,将带来的祭品放在石台上:有北漠的沙棘果,西陲的苜蓿花,东海的珊瑚珠,还有青岚城自己的晨光草。孩子们捧着装满灵泉水的陶罐,小心翼翼地倒在灵脉节点上,泉水渗进土里,激起一圈圈金色的涟漪。

“念祭文!”秦长老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陈默打开《灵荒杂记》,清越的声音随着夜风散开:“惟兹灵脉,孕我生灵。七草为引,双令为凭。守此一方,护此一城……”

慕白的声音轻轻加入,与他的声线交织在一起,像两缕缠绕的光:“愿草木长青,愿江河不涸,愿生灵安泰,愿岁月无殇……”

话音落下的瞬间,灵脉节点突然爆发出耀眼的金光。金光冲天而起,在夜空中化作七道光带,分别指向北漠、西陲、东海……光带所过之处,沉睡的灵草仿佛被唤醒,沙棘的红、苜蓿的紫、珊瑚的粉、晨光草的白,在夜空中交织成绚烂的网。

祭坛下的人们纷纷跪下,仰望着这百年难遇的奇景,泪水混着笑容落在地上,滋养着新生的草芽。

陈默握紧慕白的手,指尖的银印与灵荒令同时发亮,在金光中融成一体。他看着她眼里跳动的火光,忽然明白,所谓守护,从来不是孤独的跋涉,而是无数双手握在一起,无数颗心连着一起,像七灵草的根,在地下紧紧相握,才能撑起一片天。

祭典结束后,青岚城的日子依旧平静。

陈默和慕白还是每天去药圃,教孩子们认草,给灵脉节点浇水。只是竹屋的墙上,多了幅新的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线标注着他们走过的路:北漠的黄沙是金色,西陲的峡谷是绿色,东海的波浪是蓝色,青岚城的土地则是温暖的土黄色。

某个清晨,慕白在晨光草畔发现了株陌生的草。叶片细长,顶着蓝色的小花,根须上沾着点东海的海盐,像是跟着洋流漂来的。她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把它移进新的陶盆,在《百草图谱》上画下它的样子,旁边写着:“无名草,随海而来,喜阳,似与珊瑚同源。”

陈默走过来,递给她刚摘的野果,看着陶盆里的新草,忽然笑了:“说不定,这是灵脉给我们的新礼物。”

阳光漫过药圃的篱笆,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落在无名草的花瓣上,落在远处青岚城的屋顶上,像首未完的歌,温柔地唱着:这人间的安稳,从来不是偶然,是有人守着根,有人等着春,有人把远方的故事,种进了家门口的泥土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