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 > 第168章 夏荫满谷,书声伴蝉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夏荫满谷,书声伴蝉

入夏的藏锋谷被浓绿包裹着。韧兰的叶片舒展如碧剑,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苗圃里的幼苗已长到齐腰高,风过时,叶浪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低声絮语。

双脉堂的窗棂上爬满了牵牛花,紫色的花瓣迎着朝阳绽放,将书房映得一片烂漫。秦先生坐在竹椅上,手里摇着蒲扇,给围坐的孩子们讲《脉气经》里的故事:“当年沈大人在雾隐山,见一株兰草生在石缝里,根须却绕着脉气线生长,由此悟透了‘草木依脉而生’的道理……”

孩子们听得入神,小石头趴在最前面,小手托着下巴,眼睛瞪得溜圆。灵脉馆来的虎头忽闪着大眼睛问:“秦爷爷,那我们种的韧兰,根须是不是也在跟着脉气走呀?”

“可不是嘛,”秦先生笑着点头,“你们要是挖开土看看,就会发现它们的根须都朝着灵脉泉的方向延伸,这就是草木的智慧。”

陈默正站在书架前整理新到的书册,是兰心阁送的一批新刻的农书,封面上还带着油墨的清香。听到秦先生的话,他回头笑道:“下午正好要给韧兰松土,不如带孩子们去看看根须的走向?”

“好啊好啊!”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围着陈默吵着要去。

午后的阳光有些烈,慕白提着竹篮,里面装着解暑的绿豆汤和草帽,跟着大部队往苗圃走。陈默拿着小铲子,在苗垄边小心地挖开一小块土——只见韧兰的根须果然像银线般,细密地朝着西北方向延伸,那里正是灵脉泉的位置。

“真的在跟着脉气走!”孩子们惊叹着,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碰了碰根须,生怕碰坏了。

守安蹲在一旁,给大家讲解:“这就是韧兰能固坡的原因,它们的根须会互相缠绕,形成一张‘网’,把泥土牢牢抓住。”他边说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根须的走向,像在画一张神秘的地图。

阿木则在给韧兰浇水,长长的水管在他手里灵活地摆动,水珠均匀地洒在叶面上,折射出细碎的光。“陈先生说,夏天浇水要在早晚,不然会伤根。”他边浇边说,语气里满是认真。

日头偏西时,大家坐在苗圃边的树荫下喝绿豆汤。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根须的秘密,小石头还说要做个“根须观察日记”,把每天看到的变化都记下来。

慕白看着他们,忽然想起母亲日记里的一句话:“最好的教育,不是讲多少道理,而是让他们亲眼去看,亲手去摸,让土地自己说话。”

回到双脉堂时,夕阳正透过牵牛花的缝隙照进来,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默在案前写着什么,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声响,与窗外的蝉鸣交织在一起,格外悦耳。

“在写什么?”慕白走过去,看到纸上画着韧兰的根须图,旁边还标注着生长日期。

“想编一本《韧兰培育图谱》,”陈默抬头笑了笑,“把我们观察到的根须走向、生长周期都记下来,以后交给其他村子的人,也能少走些弯路。”

秦先生端着茶杯走进来,看到图谱,赞许地点头:“这个主意好。草木的生长规律藏在细节里,记下来就是财富。”他放下茶杯,从怀里掏出几张纸,“这是县里农校托人转来的信,说想派学生来藏锋谷学习,还问我们能不能提供些韧兰种子。”

“当然可以,”慕白接过信纸,眼里闪着光,“等秋天收了种子,我们多备些,不光给农校,还要给上次来的邻村,让他们也能种上。”

夜色渐浓,双脉堂点起了油灯。孩子们已经睡下,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像小小的歌谣。陈默和慕白坐在灯下,整理着白天的观察记录;秦先生在旁边翻看医书,时不时在本子上记几笔;守安和阿木则在修补白天用坏的农具,锤子敲打铁器的声音“叮当”作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窗外的蝉鸣渐渐稀疏,只有风吹过韧兰叶片的声音,温柔得像梦。月光透过窗棂,落在摊开的《韧兰培育图谱》上,照亮了那些细密的根须线条,也照亮了纸上“生生不息”四个字。

藏锋谷的夏天,就这样在书声、蝉鸣、草木生长的气息里,缓缓流淌。没有惊心动魄的波澜,只有日复一日的踏实,像韧兰的根须,在土地深处,悄悄蔓延,默默守护。

而那些被土地滋养的孩子,那些被故事浸润的心灵,终将带着这份踏实,走向更远的地方,把藏锋谷的夏天,讲给更多人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