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 > 第117章 白露收清,桂香满庭

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露收清,桂香满庭

白露的清晨,灵脉馆的草叶上凝满了白霜似的露珠,太阳一出来,露珠在阳光下闪着碎银般的光,轻轻一碰就滚落进泥土里,像给土地撒了把珍珠。后院的桂花树开得正盛,金黄的小花藏在绿叶间,不细看几乎瞧不见,可那香气却霸道得很,顺着风钻进馆里的每个角落,连灵脉泉的水都带着股甜丝丝的香。

“陈伯伯,这桂花好香啊!”小石头举着个竹篮,踮着脚在桂花树下够花枝,篮子里已经装了小半篮金黄的花瓣,沾着的露珠打湿了篮底,像铺了层湿润的碎金。他的袖口蹭到了树叶,沾了不少露水,却笑得格外欢,鼻尖上还沾着片小小的花瓣。

陈默站在树下,手里拿着把竹制的打花竿,竿头绑着块软布,轻轻往花枝上一拂,桂花就像下雨似的簌簌往下落,正好落在铺在地上的白布上。“慢点够,别摔着,”他笑着说,“墨兰当年摘桂花,总爱搬个小板凳坐在树下,说‘桂花得等露水干了再摘,香气才留得住’,她摘的桂花,晒出来泡茶最香。”

铁牛扛着个新编的竹匾走来,匾底铺着层干净的棉纸,是特意用来晒桂花的。“陈大哥,这匾够大吧?”他把竹匾放在院子的石桌上,粗声粗气地说,“老张说白露收的桂花最‘清’,没有暑气,晒透了能存一年,泡茶、做糕都香得很。”

慕白提着个陶盆走来,里面是刚煮好的桂花糯米粥,粥面上飘着层淡淡的金黄,甜香混着米香,把桂花香衬得更浓了。“先尝尝鲜,”她把粥分给众人,指尖沾着的桂花被风吹得轻轻飘,“秦先生说白露喝桂花粥,能‘收清露、润秋燥’,咱们守脉人常年在外,得好好护着嗓子。”

孩子们捧着粥碗,小口小口地喝着,桂花的甜在舌尖化开,后味带着点微苦,却让人越喝越想喝。小丫头被春桃抱在怀里,手里攥着个桂花糕,糕上的花瓣沾得满脸都是,像只偷喝了蜜的小馋猫。

秦先生坐在桂花树下的石凳上,手里拿着本《岁时广记》,给围过来的孩子们讲白露的物候。“‘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他指着书上的插画,“你们看天上的雁阵,它们要往南飞了;燕子也该回南方了;连鸟儿都在储存食物,这都是在为冬天做准备。咱们收桂花,也是‘养羞’的一种,把秋天的甜藏起来,冬天才不冷清。”

“墨兰姐姐会用桂花做什么呀?”小石头啃着桂花糕,忽然问,糕渣掉在衣襟上,像撒了把碎金。

“她做的桂花糖最绝,”陈默放下打花竿,捡起片落在肩头的桂花,“用灵脉泉的活水熬糖,拌上晒透的桂花,装在陶罐里封好,到了冬天,抹在蒸好的馒头 上,咬一口能甜到心里。有年冬至,她给柳溪村的孤寡老人送了十几罐,老人们说那是‘开春的甜味’。”

铁牛正把白布上的桂花往竹匾里收,听见这话接道:“那陶罐我还见过,上面是墨兰画的桂花,现在还在仓库里呢,今年咱们也多做些,不光送老人,给孩子们当零嘴也不错。”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把竹匾里的桂花晒得渐渐收紧,香气却越发浓郁。女人们坐在院子里分拣桂花,把杂质和残瓣挑出来,指尖都沾着金黄的粉,像镀了层金。孩子们则用桂花串成小项链,戴在脖子上,跑来跑去,把桂花香带到馆里的每个角落。

“等桂花晒透了,”慕白把挑好的桂花摊得更匀些,“我教你们做桂花酱,抹在麦饼上吃;再酿些桂花酒,秦先生说白露酿的酒最醇厚,明年开春喝正好。”

陈默望着满院的桂香,忽然想起墨兰日记里的插画:白露这天,她坐在桂花树下,手里捧着本诗集,地上的白布上落满了桂花,画旁写着:“桂花不与百花争春,却把秋的甜藏得最深,守脉人也该这样,默默把暖留给需要的人。”

傍晚的霞光把桂花树染成了金红色,竹匾里的桂花在余晖里泛着温润的光。众人把晒了一天的桂花收进陶罐,封罐时,小石头特意放了片自己捡的最大的花瓣,说要给墨兰姐姐留着。

陈默站在院门口,看着桂花在晚风中轻轻摇,香气随着晚风飘向灵脉泉的方向,仿佛能看见泉边的石碑旁,也落满了金黄的桂花。他知道,这白露收清的日子,收的从来不是简单的桂花,是秋味里的清甜,是岁月里的温润,是一代又一代人,在平凡的日子里,把温暖藏成的香。

只要这桂花树还在,这桂香还在飘,这收桂花的习俗还在延续,灵脉馆的故事就会像这年年盛开的桂花,在岁月里不张扬,却把甜留得很长,一年又一年,在秋风里,香得踏实,甜得绵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