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雾里余温 > 第148章 清明之艾草

雾里余温 第148章 清明之艾草

作者:鲽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01:43:20

清明的雨丝细如牛毛,斜斜地织着,把山坳里的艾草洗得愈发青翠。思砚背着小竹篓,踩着湿漉漉的田埂往前走,裤脚沾了层泥,却像揣了只小兔子般雀跃。艾草的气息混着湿土的腥甜,顺着风往鼻孔里钻,清得让人心头发亮。

“慢点踩,别把艾草苗踩坏了。”林砚走在前面,手里攥着把小镰刀,刀刃上沾着草汁,泛着暗绿的光,“你外婆总说‘清明采艾,百病不来’,这艾草得带露割,梗子要嫩,叶片要展,晒出来的艾绒才够细。”他弯腰割下丛艾草,抖掉根上的泥,递给思砚,“闻闻,这才是正经的春味。”思砚把艾草凑到鼻尖,气息太浓,呛得他打了个喷嚏,却笑个不停:“比外婆寄来的艾条香。”

苏晚坐在溪边的青石上,把采来的艾草分类,嫩叶放在竹篓上层,老梗堆在旁边。母亲寄来的旧布巾铺在膝头,蓝底白花的纹样被雨水洇得发深,“这布巾是你外婆绣的,说‘裹艾草不沾土’。”她把嫩叶捋下来,指尖染成了淡绿,“等晒干了揉成绒,给你外婆装个艾枕,安神。”思砚抓了把嫩叶塞进兜里,说“要留着给外婆看,我们采的艾草有多嫩”。

来老先生的孙女挎着竹篮从对面坡上过来,篮子里装着新挖的荠菜,嫩得能掐出水。“我爷爷说,清明的艾草要和荠菜一起煮蛋,蛋香混着草香,吃了不犯春困,”她把荠菜放在石头上,帮苏晚拾掇艾草,“我们的荠菜配着你的艾草,煮一锅绿莹莹的汤,像把春天装进碗里。”

思砚立刻从竹篓里抓了把艾草递过去,两个孩子蹲在溪边,看雨水落在水面上,溅起一圈圈小圆晕。思砚的指甲缝里嵌着草汁,他却不肯洗,说是“这样就能带着艾草的味回家”。老先生坐在坡上的老松树下,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这艾草啊,看着是野草,却最通人心。清明一到,不管雨下多大,它都要冒头,像给故去的人捎句话,也给活着的人提个醒,日子再忙,也得记得根在哪。就像你外婆,总说‘艾草连着祖根,不能忘’。”

街坊们来帮忙晒艾草时,手里都带着节令吃食。张奶奶端来盘青团,“糯米裹着艾草,蒸出来绿油油的,糯得粘牙”;老板娘拎着壶雄黄酒,“给艾草堆洒点,防虫蛀”;思砚举着他的小竹篓,给每个人看采的艾草,草叶上的水珠滴在别人鞋上,惹得大家直笑“思砚把春天带回来了”。

“要给外婆寄袋艾绒,”林砚把晒干的艾草揉成绒,装进粗布袋,“让她填在旧枕套里,说我们采的艾草最安神。”思砚找来张画,上面画着个小人背着竹篓采艾草,旁边有只蝴蝶,说是“外婆看到就知道宝宝会采艾草了”。他把画贴在布袋上,糨糊被雨水打湿,却粘得牢牢的。

傍晚,雨停了,夕阳把山坳染成金红,晒在竹匾里的艾草泛着柔光。苏晚用艾草煮了鸡蛋,蛋壳染成淡绿,剥开后蛋白里渗着草香。思砚捧着鸡蛋,小口小口地啃,说“比茶叶蛋清口”。林砚给他剥了个青团,“慢点吃,外婆说‘清明的吃食要带着点苦,才记得住日子的本味’”。

夜里,艾草的清香混着晚风飘进窗,思砚躺在被窝里,手里攥着片干艾草叶,说是“给外婆的小书签,夹在佛经里驱虫”。苏晚坐在床边,给他讲清明的故事,说“这艾草在雨里长,在风里晒,把劲都攒在绒里,就像我们等外婆来,经了些风雨,见面时才更亲”。

林砚走进来,手里拿着件新做的薄外套,是用母亲寄来的浅灰棉布缝的,袖口绣着小小的艾草叶。“明天穿这个去上坟,”他把外套放在床头,“山里风凉,这布挡风,像裹着艾草的暖。”苏晚摸着棉布的软,突然觉得这清明的艾草里,藏着最质朴的念——是孩子贴在袋上的画,是老人的荠菜,是街坊的青团,把春天的雨都酿成了绵长的香。

这个清明,没有惊天动地的悲戚,只有坡上的艾草、篮里的新绿和家人的惦念,却比任何华丽的篇章都更动人。因为他们都知道,最深的牵挂,从来都藏在这些带着土气的草木里——是思砚沾着草汁的指尖,是老先生的烟袋锅,是林砚割草的手,是清明夜里那缕清苦的香,藏着岁月的厚重与传承。

而那些长在坡上的艾,那些晒在匾里的绒,那些藏在心里的忆,终将像这渐深的春意一样,在时光里慢慢沉淀,让每个清明的日子,都带着艾草的清,带着相聚的暖,等那个最牵挂的人,笑着接过艾绒袋,说声“这艾绒细,比我去年收的还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