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雾里余温 > 第127章 芒种的麦香

雾里余温 第127章 芒种的麦香

作者:鲽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01:43:20

芒种的日头毒得很,晒得田埂上的泥土发烫。思砚戴着顶草帽,跟在林砚身后往麦田走,小凉鞋踩在土路上,扬起的黄尘沾在裤脚,像扑了层金粉。远处的麦子已经黄透了,穗子沉甸甸地低着头,风一吹就掀起金色的浪,麦香混着泥土气漫过来,呛得思砚直打喷嚏。

“要趁晴天割麦,”林砚把镰刀磨得雪亮,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你外婆总说‘芒种不割麦,打场要后悔’,这麦子得抢在雨前收回家,不然要发芽的。”他弯腰割下一把麦,穗子在手里轻轻一甩,麦粒就簌簌往下掉,思砚捡了颗塞进嘴里,嚼得咯吱响,说“比炒豆子还脆”。

苏晚在田边的树荫下扎麦捆,麦秆被她捆得紧实,成了个个鼓囊囊的“麦个子”。母亲寄来的旧麻绳被她泡得发软,“你外婆说这麻绳耐磨,捆麦不打滑”。她把思砚采的野菊花插在麦捆上,黄灿灿的花配着金麦子,像给麦堆戴了顶小帽。思砚举着束野菊跑过来,非要给每个麦捆都插上一朵,说是“让麦子也香香的”。

来老先生的孙女挎着个竹篮过来,里面是她家刚蒸的麦仁饭,颗粒分明的麦仁混着红豆,香得很。“我爷爷说,芒种吃麦仁,干活有力气,”她把篮子放在树荫下,帮苏晚拾掇散落的麦穗,“我们分着吃,吃完了好帮大人割麦。”

思砚立刻从篮里舀了勺麦仁饭塞进嘴里,烫得直哈气,却还是说“比白米饭有嚼劲”。两个孩子蹲在树荫下,看大人们挥舞镰刀,麦茬在地里划出整齐的印子。思砚的草帽歪在头上,露出的额头全是汗,他却不肯到树荫下歇着,说是“要帮爸爸割麦,像外婆说的‘干活才长力气’”。

老先生坐在田埂的石头上,吧嗒着旱烟,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这麦子啊,春种秋收,就盼着芒种这一刀,”他吐出口烟圈,“人也一样,年轻时候下力气,老了才能有念想,就像你外婆,总惦记着当年跟你外公割麦的日子。”

街坊们割完自家的麦,都过来搭把手。张奶奶拎着个大水壶,里面是凉好的绿豆汤,“给孩子们解解暑”;老板娘扛着把木叉,“帮着翻麦秸,晒得透”;思砚举着他的小镰刀,学着大人的样子割麦,结果把麦秆砍得乱七八糟,惹得大家直笑“思砚的麦子长歪了”。

傍晚,拉麦的牛车在土路上颠簸,车斗里的麦捆堆得像座小山,思砚躺在麦堆上,草帽盖着脸,麦香钻进鼻孔,痒得他直笑。林砚赶着牛,鞭子在空中甩个响,惊得归鸟扑棱棱飞。苏晚坐在车边,数着天边的晚霞,说“这样的好天气,再晒三天麦子就能入仓了”。

夜里,麦秸的清香混着柴火味飘进窗。思砚躺在被窝里,手里攥着个麦穗,说是“给外婆的小扫帚,扫掉屋里的灰”。苏晚坐在床边,给他讲割麦的故事,说“这麦子在地里长了大半年,就为了这几天的饱满,像我们的牵挂,攒了大半年,就等着见面时说个够”。

林砚走进来,手里拿着件新做的短褂,是用母亲寄来的粗麻布缝的,袖口缝了层耐磨的补丁。“明天穿这个去晒麦,”他把短褂放在床头,“太阳毒,这料子吸汗,像裹着麦秸的凉。”苏晚摸着麻布的纹路,突然觉得这芒种的麦香里,藏着最踏实的盼——是孩子插在麦捆上的野菊,是老人的麦仁饭,是街坊的绿豆汤,把夏天的热都酿成了香。

这个芒种,没有惊天动地的丰收,只有地里的金麦、车上的麦捆和家人的忙碌,却比任何华丽的篇章都更动人。因为他们都知道,最实在的滋味,从来都藏在这些挥洒的汗水里——是思砚沾着麦芒的指尖,是老先生的旱烟袋,是林砚挥镰的手,是芒种夜里那缕醇厚的香,藏着岁月的厚重与期盼。

而那些割在地里的麦,那些堆在仓里的粮,那些藏在心里的念,终将像这渐浓的暑气一样,在时光里慢慢沉淀,让每个夏天的日子,都带着麦仁的香,带着收获的甜,等那个最牵挂的人,笑着走进粮仓,说声“这麦子,打出来的面肯定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