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涸泽怪闻
宁瑜与阿翎行至蜀中平原,此地素有天府之国美誉,水系发达,灌溉便利。然而,当他们靠近一座名为“龙泉”的古城时,却察觉到一丝异样。
时值盛夏,本该是雨水丰沛、江河盈满的季节,但流经古城外的“沱江”支流,水位却低得出奇,河床大面积裸露,龟裂的泥土在烈日下散发着焦渴的气息。沿岸的稻田也大多干涸,禾苗蔫黄,农夫们望着天空,脸上写满了焦虑与绝望。
更让宁瑜在意的是,这干旱并非全然天灾。他敏锐地感知到,地脉水汽并非枯竭,而是在流经古城上游某处时,被一股强大的、带着禁锢与怨愤意味的力量强行锁住、吸纳,导致下游无水可用。
“水脉滞涩,龙气郁结。前方有物,锁拿水灵,致使一方失衡。”阿翎指尖气纹流转,指向古城上游方向。她对水汽与地脉的感应极为敏锐,那上游之处,仿佛有一个巨大的漩涡,正在贪婪地吞噬着本该滋养大地的水之精华。
两人入得城中,只见市井萧条,百姓议论纷纷,皆与这诡异的干旱有关。
“真是邪了门了!往年这时节,沱江水能漫过堤岸,今年却快见底了!”
“听说上游的‘都江古堰’那边,更是滴水不漏!像是被什么东西把水给吞了!”
“可不是嘛!前几日李老栓不信邪,划船想去堰口看看,结果船翻了,人捞上来就疯了,整天嚷嚷着‘龙王爷发怒了’、‘堰下有鬼’!”
“唉,再这样下去,今年颗粒无收,可怎么活啊……”
都江古堰?宁瑜记下这个名字。此堰乃是前朝一位名叫李冰的水利大家主持修建,以其巧夺天工的设计,分水引流,灌溉沃野千里,造福一方,被奉为神迹。如今竟成了干旱之源?
他们寻了一位看似见识广博的老者打听。
老者须发皆白,闻言长叹一声,压低声音道:“二位是外乡人吧?此事说来蹊跷。那都江古堰,自李冰先贤修建以来,数百年风调雨顺。可就在三个月前,堰口突然就不再出水了!起初以为是淤泥堵塞,官府派人去疏浚,却怪事连连,不是工具莫名损坏,就是人无故落水,邪门得很!”
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后来,有胆大的后生夜里去探,回来说看到堰口之下,有……有巨大的黑影游动,还有低沉的、像是龙吟又像是锁链拖动的声音!都说……是当年李冰先贤锁在堰下的‘孽龙’,挣脱了封印,要报复我们了!”
“孽龙?”宁瑜眉头微挑。李冰锁蛟龙的传说,他亦有耳闻,但多为民间附会。
“是啊!”老者笃定道,“祖辈相传,李冰先贤修建此堰时,曾降服一条在此地兴风作浪、引发水患的恶蛟,将其锁于堰底,以镇水势。如今怕不是那孽龙修行有成,要破封而出了?”
宁瑜与阿翎对视一眼,均觉得此事绝非传说那么简单。那锁拿水灵、充满怨愤的力量,确实带着一股浓郁的、非人的妖异气息。
“老丈,可知那都江古堰具体在何处?”宁瑜问道。
老者详细指了方向,又再三叮嘱:“二位若要去,千万小心!那地方如今邪性得很!”
中卷 堰底龙吟
都江古堰位于龙泉城西北三十里外的两山夹峙之处。尚未靠近,便能感到一股庞大的水汽被强行束缚、压缩在此地形成的沉重压力,以及那股挥之不去的怨愤龙气。
古堰主体由巨大的条石垒砌而成,形如鱼嘴,将江水一分为二,设计精巧,虽历经风雨,依旧巍然耸立。然而,此刻的鱼嘴堰口,本该奔涌而出的内江水道,却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扼住咽喉,滴水不漏!堰体周围的空气都因浓郁的水灵之力而微微扭曲,散发出幽蓝色的光芒。
而在那滴水不漏的堰口之下,深不见底的幽暗水潭中,一股令人心悸的庞大妖气正潜伏着,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低沉的、饱含痛苦与愤怒的龙吟声,断断续续地从水底传来,伴随着沉重的锁链拖曳之声。
宁瑜立于堰首,灵识向下探去。只见那幽深水底,并非淤泥乱石,而是一座巨大的、由无数符文构成的古老水府禁制!禁制光芒黯淡,显然力量已流失大半。禁制中央,缠绕着一条庞然大物!
那是一条青黑色的蛟龙!身长数十丈,鳞甲森然,头生独角,腹下四爪锋利。然而,此刻的它却显得无比狼狈与痛苦。数条粗如成人手臂、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黑色锁链,穿透了它的琵琶骨与尾椎,将它牢牢锁在禁制核心。锁链之上,刻满了镇压与汲取的符文,正不断抽取着它的龙元与控水之能!
这些被抽取的力量,并未消散,而是通过禁制,汇入了古堰的结构之中,强化着其分水、固堰的功效!这李冰修建的古堰,竟是以囚禁、抽取这条蛟龙的力量为核心来运转的!
而那蛟龙,经过数百年的囚禁与抽取,早已元气大伤,妖力枯竭。它的怨念与不甘,积累了数百年,如今已到了爆发的边缘。它不再甘于被抽取,开始疯狂挣扎,以其残存的本能,强行吸纳周围所有的水灵之气,试图冲破封印,这才导致了上游水脉被锁,下游干旱的异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