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阙:寒玉生烟
时值隆冬,宁瑜行至北境极寒之地,一个名为冰魄谷的隐秘所在。此地终年积雪,人迹罕至,却以出产一种稀世宝玉——冰魄玉而闻名于世。传说此玉生于万载玄冰之中,通体莹澈,内蕴月华,佩戴者可清心明目,延年益寿。
宁瑜踏雪而行,但见四野苍茫,唯有一座古朴的石桥横跨在冰河之上。桥头立着一方石碑,上书玉魄桥三个篆字,字迹已被风雪侵蚀得模糊难辨。就在他即将过桥之时,忽然听到一阵若有若无的啜泣声。
循声望去,但见一个身着素白衣裙的少女跪在桥下冰面上,正对着一块碎裂的玉佩低声哭泣。那玉佩质地奇特,即便在严寒中也散发着温润的光泽,显然是冰魄玉中的上品。
姑娘为何在此哭泣?宁瑜上前温声问道。
少女抬起头来,露出一张清丽绝俗的面容,只是此刻梨花带雨,更添几分凄楚。这玉佩...是家传之宝,如今碎成两半,教我如何向族人交代...
宁瑜接过碎玉细看,只见断口处隐隐有光华流转,显然不是寻常碎裂。此玉灵气未散,或许还有补救之法。不知姑娘可否告知这玉佩的来历?
少女拭泪道:小女子名唤玉凝霜,是冰魄谷玉家的后人。这玉佩乃是先祖所传,据说内藏玉魄,能护佑族人平安。可自从上月开始,谷中的冰魄玉就接连出现裂纹,连最珍贵的都在逐渐消散...
正说话间,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钟声。玉凝霜脸色骤变:是祠堂的警钟!定是又出事了!
宁瑜随她赶往谷中祠堂,但见祠堂前已经聚集了不少族人,个个面带忧色。祠堂正中的供桌上,供奉着一尊玉雕的月神像,神像手中的玉如意赫然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裂痕。
连月神娘娘的玉如意都...一位白发老者颤声道,这可是镇守我族千年的圣物啊!
玉凝霜急忙上前:爷爷,这位公子或许有办法救治玉魄。
老者打量宁瑜片刻,叹道:公子有所不知,这冰魄玉之所以珍贵,全因其中蕴藏的。玉魄乃是天地灵气所钟,若是消散,玉石便会失去灵性,与寻常顽石无异。可近来不知为何,谷中所有玉石的玉魄都在快速流失...
宁瑜凝神感应,果然发现祠堂中的玉器虽然外形完好,但内里的灵气正在不断外泄。更奇特的是,这些流失的灵气并非消散于天地,而是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流去。
玉魄流失,必有缘由。宁瑜沉声道,若不能找出根源,恐怕不出三月,谷中所有的冰魄玉都会失去灵性。
老者闻言大惊:公子可能找出缘由?
宁瑜取出一方罗盘,只见指针剧烈颤动,最终指向谷外的一座雪山。灵气都流向那个方向。若在下所料不差,问题就出在那座雪山上。
玉凝霜顺着方向望去,忽然想起什么:那是...寒玉峰!传说峰顶有一面冰魄镜,能够汇聚月华,滋养玉魄。可那地方终年暴风雪,已经数百年无人能登顶了。
既然如此,宁瑜收起罗盘,我们便往寒玉峰走一遭。
中阙:冰镜谜影
寒玉峰高耸入云,终年积雪,狂风如刀。宁瑜与玉凝霜等人顶着暴风雪艰难前行,越往高处,寒气越是刺骨。
传说这寒玉峰是月神沐浴之所,玉凝霜在狂风中大声说道,峰顶的冰魄镜能映照月华,将其转化为滋养玉魄的灵气。
宁瑜凝神感应,果然发现越靠近峰顶,流失的玉魄灵气就越是浓郁。然而这些灵气并非自然流转,而是被某种力量强行抽取。
就在众人即将登顶之时,前方忽然出现一道深不见底的冰渊。渊底寒气逼人,连呼出的气息都会瞬间冻结。
过不去了。带路的老向导摇头道,这冰渊是最近才出现的,以往这里本该是平坦的雪原。
宁瑜仔细观察冰渊,发现渊壁光滑如镜,显然不是自然形成。更让人心惊的是,渊底隐隐传来玉魄灵气流动的波动。
这冰渊...是被人为开辟的。宁瑜断言,有人在此设下阵法,强行抽取玉魄灵气。
玉凝霜惊道:什么人会做这种事?
宁瑜不答,而是取出一枚冰魄玉符。玉符在接近冰渊时突然大放光明,映照出渊底隐藏的符文。
这是...噬灵阵!宁瑜脸色凝重,此阵能强行抽取天地灵气,若是任其运转,不止冰魄玉,整座冰魄谷的灵气都会被抽干。
众人闻言皆惊。老向导急道:这可如何是好?
宁瑜沉思片刻,忽然问道:玉姑娘可知道,冰魄镜除了汇聚月华,可还有其他功用?
玉凝霜想了想:族中古籍记载,冰魄镜能映照人心,显现真相。只是...这只是传说,从未有人亲眼见过。
未必是传说。宁瑜望向峰顶,若在下所料不差,设阵之人就是想要借助冰魄镜的力量。
众人绕过冰渊,终于登上了峰顶。但见峰顶平坦如镜,正中果然立着一面巨大的冰镜。镜面光滑如琉璃,映照着漫天风雪。然而此刻的冰镜却被一层黑气笼罩,镜中隐约可见一个扭曲的人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