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阙:天工失传
时值仲春,宁瑜行至以木艺闻名的鲁南府。此地匠人世代传承《鲁班书》,木工技艺冠绝天下。然而宁瑜甫一入城,便察觉城中弥漫着一股异样的气息——木器虽精,却失了往日的灵性;匠艺虽巧,却少了应有的神韵。
这日清晨,宁瑜信步走入城中最大的天工坊。但见坊内陈设着各式木器,从寻常家具到精妙机关,琳琅满目。然而细观之下,这些木器虽做工精湛,却总让人觉得呆板生硬,仿佛失去了灵魂。
怪哉,这木鸢的机关分毫不差,却总是飞不起来。一位白发老匠人对着手中的木鸢叹息,眼中满是困惑。
宁瑜凝神观察,发现这木鸢的每一个部件都制作得恰到好处,翅羽、机关、配重无不精妙,偏偏缺少了最关键的一丝灵动之气。
老先生,这木鸢可是按照古法制作的?宁瑜上前问道。
老匠人抬头,见宁瑜气度不凡,叹道:公子好眼力。这木鸢是老朽依照祖传的《鲁班书·飞鸢篇》所制,每一个尺寸都分毫不差。可不知为何,近来制作的机关木器都失了往日的灵性。
正说话间,坊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但见几个年轻匠人急匆匆跑来,脸上带着惊惶之色。
墨老,不好了!城东的机关水车...水车又失控了!
老匠人墨师傅闻言色变,急忙对宁瑜道:公子既然精通此道,不如随老朽同去一看?
宁瑜颔首:正该如此。
众人匆匆赶往城东的洛水河畔。但见一架巨大的木质水车正在疯狂转动,带动着数十个木人胡乱挥舞着手臂,场面十分诡异。更让人心惊的是,水车发出的嘎吱声异常刺耳,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这架水车是三个月前重建的。墨师傅忧心道,按照祖传图纸制作,本该灌溉良田,带动工坊。可自建成之日起,就时常失控。
宁瑜仔细观察水车的构造,发现其机关设计精妙无比,每一个齿轮的咬合都恰到好处。然而在宁瑜的感知中,整架水车缺少了一股贯通全局的。
这不是技艺的问题。宁瑜沉声道,木魂失了。
众人闻言皆惊。墨师傅急忙问道:公子所说的是何物?
宁瑜轻抚水车的木质框架,缓缓道:《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木魂,便是天地之气与匠人之心的交融。如今的木器,徒具其形,未得其神。
就在这时,水车发出一声巨响,几个齿轮突然崩裂,整架水车缓缓停了下来。
又坏了...一个年轻匠人沮丧地说,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了。
宁瑜拾起崩裂的齿轮,仔细端详其断口,忽然问道:制作这些木器的木材,来自何处?
墨师傅答道:皆取自城外的神木林。那里的大树受天地灵气滋养,木质最佳。
宁瑜眼中闪过明悟之色:恐怕问题就出在神木林。要解此局,我们得去林中一探。
中阙:神木之殇
神木林位于鲁南府北三十里,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传说这里是鲁班当年选材的地方,林中树木都沾染了仙气。
宁瑜与墨师傅等人来到神木林时,却见林中景象令人心惊——许多古木枝叶枯黄,树皮剥落,往日的生机不复存在。
半年前来时,这里还是一片苍翠。墨师傅痛心道,怎会变成这般模样?
宁瑜凝神感应,发现地脉之中流动着一股阴寒之气,正是这股气息侵蚀了树木的生机。更让人担忧的是,林中的灵气正在不断流失。
你们看这些树桩。一个年轻匠人指着几处新砍的树桩惊呼,断面上有黑斑!
宁瑜上前细看,果然发现木材断面布满了蛛网般的黑斑,正是被邪气侵蚀的痕迹。
这些木材已经失了灵性,用它们制作的木器,自然难以通灵。宁瑜断言。
众人深入林中,越往深处,邪气越重。来到林地中央,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但见一株需要十人合抱的千年神木已经大半枯死,树干上布满了诡异的符文。
这是...噬灵阵!宁瑜神色凝重,有人在吸取神木林的灵气。
墨师傅怒道:究竟是什么人如此歹毒?这是要断送鲁南府千年木艺的传承啊!
宁瑜仔细观察那些符文,发现它们与道家符箓颇有相似之处,却又透着邪气。他闭目感应,忽然睁眼:施法者还在林中!
众人顺着宁瑜指引的方向寻去,在神木林深处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山洞。洞中烛火摇曳,一个身着黑袍的道人正在作法,面前的法坛上摆着七个木偶,每个木偶都连接着一根红线,红线的另一端系在一面铜镜上。
住手!墨师傅怒喝道。
黑袍道人缓缓转身,露出一张枯瘦的面容:没想到你们能找到这里。可惜,已经太迟了。再有三日,神木林的灵气就会尽归我所有!
宁瑜平静地问道:阁下为何要行此伤天害理之事?
道人狞笑道:你们可知道《鲁班书》的下卷?其中记载着以木通灵的秘法。只要吸取了神木林的灵气,我就能制作出真正的通灵木器,到时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