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家教初尝试,薪火相传路
春天的汉城大学校园,樱花早已谢尽,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明媚却不灼热的阳光。时间步入五月,学期过半,学习的节奏愈发加快。银珠抱着厚厚的医学书籍从解剖楼走出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然清澈专注。刚结束的一堂神经解剖课信息量巨大,她需要尽快整理笔记。
回到位于校外的家中,这间她凭自己早期稿费和投资所得购置的四室一厅的公寓,是她安静学习和规划未来的小小堡垒。她将书本放在书桌上,先给自己倒了杯水,目光扫过窗外繁华的街景,内心却异常平静。经济上的初步自立给了她足够的底气,但她深知,这只是开始,未来的医路漫长,需要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支撑学业和生活,并进一步积累资本。
高中的家教经历—辅导邻居家的小学生志浩,更多是出于邻里情谊和零散的实践,对象是懵懂的孩子,内容也是基础学科。如今进入顶尖的医学院,她的“招牌”含金量已然不同,是时候将家教这份相对灵活且回报不错的兼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目标客户和收费标准自然也要与之匹配。
机会很快悄然降临。
几天后,银珠在医学院布告栏上看到一则手写的招聘启事,字迹娟秀:“诚聘医学院高年级学生或优秀低年级生,为一名高二理科生辅导生物(侧重遗传学与生理学)及化学,要求讲解清晰、有耐心,有时可适当拓展医学相关兴趣。薪酬面议,联系电话……”
高二理科生,辅导生物和化学,还希望拓展医学兴趣?这简直像是为银珠量身定做的。她记下电话号码,并没有立刻拨打,而是先回到家中,仔细规划了一番。
她找出自己高中时整理的精炼笔记和错题本,回顾了重点难点。接着,她模拟了几种可能的开场白和自我介绍,确保既能展现自己的专业优势(顶尖医学院学生),又不显得傲慢。她还大致规划了首次试讲可能的内容框架,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做完这些准备,她才在晚上一个合适的时间,拨通了那个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起,一个温和而知性的女声传来:“喂,您好?”
“您好,打扰了。我在汉城大学医学院的布告栏看到您招聘家教的启事,我是一名医学院大一的学生,对这份工作很感兴趣,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银珠的声音清晰沉稳,带着恰到好处的礼貌。
“哦,是大一的同学啊?”对方语气里有一丝惊讶,毕竟医学院大一课业繁重是出了名的,“我是发布启事的李教授,是我女儿需要辅导。能冒昧问一下,你高中的学业成绩如何?毕竟要辅导的是高二的内容,很快就要面临高考了。”
“我理解您的顾虑。”银珠不卑不亢地回答,“我毕业于南原女子高中,高考成绩是全校前十,特别是生物和化学科目是满分。这是我能够进入医学院学习的基础。虽然我现在是大一,但高中的知识体系还非常清晰,而且经过大学医学基础课程(如生化、解剖)的学习,对高中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可能比单纯的高中生甚至普通大学生会更深入一些。我可以将一些大学里有趣的、前沿的医学知识与高中知识点结合,或许能更好地激发您女儿的兴趣。”
电话那头的李教授沉吟了一下。银珠的高中背景和高考成绩显然具有说服力,而她提到的“结合医学知识激发兴趣”正好切中了启事中提及的需求。“你说得很有道理。我女儿秀彬,她理科基础不错,但对未来有些迷茫,我们希望能有个人引导她,不仅仅是辅导功课,也能让她对医学、对科学研究有更直观的认识。你什么时候方便来试讲一次?我们可以见面聊聊,也让秀彬看看是否合得来。”
“我这个周末下午都有时间,看您和秀彬同学方便。”银珠给出了灵活的时间。
最终,双方约定周六下午在李家见面试讲。
周六,银珠提前十五分钟到达李家所在的小区。这是一个环境清幽的学者公寓楼,与银珠购买的公寓氛围不同,更添几分书卷气。她整理了一下衣着——简洁的衬衫和长裤,干净利落,显得专业而不随意。
开门的是一位气质优雅、戴着眼镜的中年女性,正是李教授。“是郑银珠同学吧?请进。”
“李教授您好,我是郑银珠。”银珠微微鞠躬问好。
走进客厅,一个穿着高中校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本生物书,表情有些拘谨,眼神里带着打量和一丝好奇。她就是秀彬。
“秀彬,这位是汉城大学医学院的郑银珠欧尼,来给你做试讲。”李教授介绍道。
“秀彬,你好。”银珠微笑着主动打招呼,笑容温和,缓解了些许陌生感。
“欧尼好。”秀彬小声回应。
李教授为银珠倒了杯水,便善解人意地说:“你们先去秀彬房间聊吧,我不打扰你们。银珠同学,放松些,就当是互相了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