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专业共鸣与意外交集
汉城大学医学院图书馆的静谧,在周末的午后更显深沉。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银珠坐在靠窗的老位置,面前摊开着《实用内科学》和几张画满了解剖示意图的草稿纸。然而,她的注意力却大部分被旁边一份来自朴基正的案件摘要所吸引。
这是一起即将进入诉讼阶段的医疗纠纷案初步材料,涉及一位术后出现罕见并发症的患者。朴基正用严谨的法律文书格式标注了疑点,并在页边空白处,用清晰有力的笔迹写下了几个关键问题:“主治医师是否尽到充分告知义务?”“医院层面的应急预案是否完备?”“该并发症在医学上的可预见性如何?”
银珠看得入神,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敲击桌面。她从医学角度审视着病程记录和用药清单,试图还原当时的医疗场景。这种跨领域的思考对她而言既是挑战,也是一种独特的乐趣。正当她提笔想在笔记本上记录几点想法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打破了这一角的宁静。
“郑银珠同学?果然周末在这里能找到你。”
银珠抬起头,看见朴基正站在两排书架的交界处,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他今天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深色西裤,比起平日一丝不苟的检察官形象,多了几分学院气息。
“朴前辈。”银珠连忙站起身,略显意外地压低声音,“您怎么来了?”
朴基正走近,目光扫过她桌上那些来自检察院的材料,眼含歉意:“希望没有打扰到你。我刚从法院那边出来,顺路经过。想起有份补充材料可能对你看的那个案子有帮助,就带过来看看能否碰上你。”他说着,轻轻将文件袋放在桌角,然后指了指银珠面前那份他之前给的摘要,“看你这么专注,是不是已经有些头绪了?”
“只能说有一些初步的想法,但很多医学上的细节还需要查证。”银珠请朴基正坐下,然后将自己的笔记本转向他,上面是她刚刚梳理出的几个关键时间点和对应的医疗处置,“前辈你看,从这个时间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来看,医护人员的前期观察和反应速度,或许是本案的一个争议焦点。”
朴基正倾过身,仔细看着银珠条理清晰的笔记,眼神专注。他随即从文件袋里取出几页新的资料:“这是我今天刚拿到的院方提供的护士交接班记录副本,时间点上更连续一些,或许能验证你的想法。”
银珠接过资料,快速浏览,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太好了,这确实填补了之前记录里的空白时段。谢谢前辈!”
“不,应该我谢谢你。”朴基正诚恳地说,“你从医学专业角度提出的这些问题,有些是我们法律人容易忽略的细节,但却可能对判断医方是否存在过失至关重要。和你讨论,总能让我跳出固有的法律框架,看到更核心的医学事实。”
两人的交谈自然而然地深入下去。他们压低了声音,围绕着病例资料,时而争论,时而达成共识。
“根据《韩国医疗法》及相关判例,医生的注意义务标准是‘当时的医疗水平’。”朴基正阐述法律观点。
“我明白。所以关键在于,在当时的情境下,一个合格的、审慎的医生是否会采取不同的措施。”银珠接着从医学角度分析,“这就需要参考同期相关的临床指南和权威文献了。”
“正是如此。你的分析总是能切中要害。”朴基正赞赏地点点头,随即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医药法学概论》,“我最近也在看这方面的书,试图弥补些知识盲区。不过,里面有些医学概念对我来说还是太艰深了。”
银珠接过书,翻看了几页,微笑道:“前辈若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可以问我。互相学习。”
“那以后恐怕要多多叨扰了。”朴基正的笑容温和,带着真诚的期待,“说真的,郑银珠同学,你对医学的热爱和这种追根究底的专业精神,很让人钦佩。”
“前辈过奖了。”银珠微微低下头,感觉脸颊有些发热,“我只是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对生命负责。而且,能和前辈这样严谨的人讨论问题,对我也是极好的锻炼。”
就在这时,银珠放在桌上的寻呼机“滴滴”地响了起来,屏幕显示是弟弟明元。银珠略带歉意地看向朴基正:“抱歉,前辈,是我东森。”
“没关系,你请便。”朴基正示意她随意。
银珠回拨了附近的公用电话,听筒里立刻传来明元焦急又带着点兴奋的声音:“银珠怒那!你还在图书馆吗?猜猜我现在在哪儿?”
“在图书馆。你在哪儿?”银珠顺着他的话问。
“我就在你们医学院大楼下面!阿爸托人从老家捎来了好多泡菜和一些补品,欧妈……嗯,反正我带了好多过来,还有你爱吃的炒年糕!我这就给你送图书馆去?”明元的声音很大,透过听筒,连坐在旁边的朴基正也能隐约听到一些内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