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帝临中域·岁月安澜
擎苍峰顶的云海,似乎永远都在缓缓流转,却又始终保持着一种亘古不变的宁静。萧夜静坐于峰顶磐石之上,周身帝道气息已然完全内敛,若非刻意感知,哪怕是准帝境强者站在他身旁,也只会觉得他是一名普通的修士——唯有那双眼眸,深邃如星空,偶尔掠过的流光,才会不经意间泄露几分帝者的威严。
成为中域帝者已逾半载。这半年里,萧夜并未如世人预想般大兴土木、建立帝宫,只是在擎苍峰顶开辟了一处简陋的石室,平日里便在此静坐感悟,或是俯瞰中域万物生灭。
日出时分,第一缕霞光穿透云海,洒落在萧夜身上。他缓缓睁开双眼,神识如同无形的潮水,瞬间蔓延至中域的每一个角落:天衍城的坊市已然喧闹起来,修士们往来穿梭,交易着灵石与灵药;苍莽山脉中,有年轻修士正在历练,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凶兽;青石城外的田埂上,凡人农夫荷锄而行,准备开启一天的劳作……
这便是他守护的天地。
萧夜的嘴角,罕见地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并非因为怜悯,也非因为掌控的快感,只是单纯地觉得,这片在他威压下趋于平和的天地,让他能安心沉浸在帝道的感悟中,无需再被纷争琐事打扰——这是他作为帝者,给自己争取的“宁静”。
他起身走到峰顶边缘,脚下是翻滚的云海,远处是中域连绵的山川河流,如同画卷般铺展开来。抬手一招,一缕精纯的天地灵气便从云海中汇聚而来,在他指尖凝成一颗晶莹的水珠。水珠中倒映着中域的缩影,甚至能看到细微的道则流转。
“帝道境……果然玄妙。”萧夜轻声自语。成为帝者后,他对天地道则的掌控已达到极致,抬手便能引动风云,覆手便能掌控生死。但他从未轻易动用这份力量——对他而言,力量是用来守护自身道心与宁静的,而非用来炫耀或肆意妄为的工具。
往日的狠辣杀伐,是为了在弱肉强食的修行界中立足,是为了扫清阻碍他证道的一切障碍。如今已然登临绝顶,再无对手,那些极端的手段,自然也无需再用。
辰时过半,一道流光从远方疾驰而来,落在峰顶之上,化作一名身着青色道袍的修士——正是天衍城如今的主事者,当初跪拜臣服的三大宗主之一,青华宗宗主林清玄。
林清玄恭敬地躬身行礼,语气谦卑而敬畏:“属下参见萧帝。”
萧夜微微颔首,目光未动,依旧望着远方的云海:“何事?”
“回萧帝,”林清玄小心翼翼地说道,“帝道阁已按照您的旨意修建完毕,各地的修行资源也已初步整合完毕,特来向您禀报。另外,中域西部的黑风岭出现了一头变异的凶兽,实力达到了准帝境,残害了附近数个村落,属下恳请萧帝示下。”
帝道阁,是萧夜下令修建的修行圣地,旨在整合中域散乱的资源,为修士提供一个公平的兑换与交流平台。这并非出于仁慈,而是萧夜深知,只有让中域的修行环境更加稳定有序,才能避免因资源匮乏而引发的战乱,也能让他彻底摆脱俗事的干扰。
至于那头准帝境凶兽,在萧夜眼中,不过是一只烦人的蝼蚁。
“帝道阁之事,你自行处置即可,无需向我禀报。”萧夜的声音平淡无波,“黑风岭的凶兽,派人去斩了便是。”
林清玄心中一凛,连忙应道:“是。只是……那凶兽实力强悍,寻常准帝境强者恐怕难以应付,不知萧帝是否要派遣……”
“不必。”萧夜打断他的话,指尖轻轻一弹,一缕微不可察的帝道之力破空而出,朝着西部黑风岭的方向飞去,“它活不过今日午时。”
林清玄心中震撼不已。仅凭一缕帝道之力,便能斩杀准帝境凶兽?这便是帝者的实力吗?他不敢再多言,再次躬身行礼:“属下遵命。”
“退下吧。”
“是。”林清玄恭敬地退下,身形化作流光,消失在云海之中。
萧夜并未在意林清玄的敬畏,他的目光重新落回指尖的水珠上。那缕帝道之力,看似微弱,却蕴含着他对道则的极致掌控,足以在瞬息之间,击溃那头凶兽的道基,使其形神俱灭。
午时刚至,萧夜便感知到西部黑风岭的凶兽气息彻底消散。他收回目光,转身走向石室。石室之中,除了一张石床和一张石桌,便只有墙上悬挂的一幅简陋地图——那是他亲手绘制的中域地形图,上面用帝道之力标注着各地的道则节点与资源分布。
他坐在石桌前,取出一枚从葬帝渊带出的上古帝纹玉片,缓缓注入帝道之力。玉片亮起柔和的光芒,上面浮现出晦涩的上古文字,记载着一名上古帝者的修行感悟。
成为帝者后,萧夜对这些上古传承的理解愈发深刻。他不再仅仅是学习其中的技巧,而是通过这些感悟,反思自身帝道的不足,让自己的道更加圆满。
这便是他如今的日常:清晨感悟天地道则,午后研读上古传承,傍晚俯瞰中域众生,夜间静坐冥想。偶尔有重大事务,便由各地主事者前来禀报,他只需随口一道指令,便能决定中域的风云变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