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 第54章 震惊朝野

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第54章 震惊朝野

作者:浅一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0:58:15

当启明星在东方的天际升起,第一缕晨光刺破黑暗洒落在这片被鲜血浸透的草原上时,这场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北境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镇北关外,满地狼藉,数万名垂头丧气的蛮族俘虏被集中看管。

大夏的士兵们,正拖着疲惫的身体,打扫着战场。

他们虽然一个个形容枯槁,衣衫褴褛,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和胜利的自豪。

城楼之上,主将陈武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战后的各项事宜。

他的声音虽然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当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那支归来的小规模骑兵时,整座城楼沸腾了。

“是殿下!殿下回来了!”一名眼尖的哨兵,发出了兴奋的欢呼。

所有正在忙碌的士兵,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他们不约而同地涌向城墙边,向着那支归来的队伍,投去了崇敬与狂热的目光。

陈武也快步走到城墙边,当他看到那支队伍中那个被绳索捆绑着,拖在马后的身影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那人满身泥污,狼狈不堪,但那身标志性的金色战甲和那张写满了不甘的脸,陈武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是铁木真!

北莽大汗,铁木真!

殿下……他……他竟然真的把铁木真给活捉了回来!

当萧济安带着他的战利品回到镇北关下时,迎接他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殿下万岁!”

“大夏万岁!”

数万名士兵,无论是城上的还是城下的,无论是伤员还是民夫,全都自发地跪了下来。

他们用最虔诚、最狂热的姿态迎接他们的英雄,他们的军神。

……

京城,太和殿。

天武大帝高坐于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如水。

“——五殿下萧济安,刚愎自用,致使镇北关被围,此乃无能!有负皇恩!其罪一也!”

“断我大夏粮道,致使将士饥寒交迫,此乃无谋!动摇军心!其罪二也!”

“拥兵自重,不听调遣,致使北境糜烂,此乃不忠!形同谋逆!其罪三也!”

都察院左都御史张维,唾沫横飞地罗列着萧济安的“三大罪状”,他每说一条,便有数十名官员出列附和。

“臣附议!请陛下即刻下旨,将萧济安押解回京,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三皇子刘邦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幕,神情中充满了得意。

燕王朱棣则依旧站在角落,闭目养神,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龙椅之下,丞相王道站在百官之首,脸色铁青。

他想要出列反驳,却被刘邦身旁一名官员阴阳怪气地拦住。

“哎呀,王丞相,您老可别激动。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不是拥兵自重,致使国门洞开的理由啊。

您说,这要是镇北关破了,您这国丈,是不是也该引咎辞官了?”

王道气得浑身发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因为就在昨夜,两封来自北境的绝密军情摆在了皇帝的案头,内容完全一致:萧济安孤军被困,败局已定。

这几乎已经宣判了萧济安的死刑。

就在这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时刻,一名身穿兵部差服的信使连滚带爬的冲进了太和殿。

“报——!”

他跪倒在地,声音因为急促的奔跑而撕裂嘶哑。

“北境……北境八百里加急军报!”

大殿内的喧嚣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名信使的身上。

刘邦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压死萧济安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

天武大帝缓缓抬起眼皮,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看不出喜怒,只吐出一个字:“念。”

“是!”

传令官颤抖着双手,展开那份沾染着风尘与血迹的奏报,高声诵读起来。

“奏陛下圣鉴:北莽三十万大军犯我边境,围困镇北关月余。五殿下以盖世神武,行兵仙之策,亲率五千精骑,绕雪山,断敌粮,破敌胆……”

念到这里,大殿之上,已经是一片哗然。

什么?

绕雪山?断敌粮?

这说的是天书吗?

“一派胡言!”那都察院御史张维第一个跳了出来,指着信使怒斥,

“萧济安分明是被困死关内,何来绕雪山之说!此乃谎报军情,罪加一等!”

“没错!请陛下明察!定是那萧济安自知必败,才编造此等荒谬战报,意图蒙蔽圣听!”

刘邦也立刻出列附和。

传令官没有理会他们,他看着龙椅上的皇帝,吼出了奏报的下半段:

“……后,殿下以奇兵,内外夹击,大破蛮军于关下!此役,斩敌十万,俘虏十五万,北莽主力,全军覆没!”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刘邦失态地尖叫起来,他再也无法维持表面的镇定,指着信使嘶吼道,

“三万残兵,如何能破三十万大军?!你这奴才,定是萧济安的同党,与他一同伪造战报!来人!给本王将他拖下去!严刑拷打!”

天武大帝对着那名传令官抬了抬手。

传令官会意,立刻将背上的黄绸木盒高高举起。

一名太监快步走下台阶,接过木盒,呈到皇帝面前。

天武大帝缓缓打开木盒。当他看到里面的东西时,他抬起盒盖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

然后他从木盒中,取出了一柄造型古朴,刀鞘镶满宝石的黄金弯刀。

“铁木真的金狼刀!”太子朱标见多识广,失声惊呼。

这一下,所有人都愣住了。

天武大帝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他将那份捷报从木盒中拿了出来又看了一遍。

当他的目光,落到捷报末尾那最后一行龙飞凤舞的小字时,握着奏报的手轻微地动了一下。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捷报递给了身旁侍立的大太监,声音中带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念。”

“大声念。”

“念给朕的这些股肱之臣们,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大太监躬身接过奏报,目光扫过那最后一行字,眼中也闪过骇然。

他清了清嗓子,提起了丹田气,尖锐而高亢的声音传出:

“——另,蛮夷之首铁木真,已被儿臣生擒,不日将押解回京,听候父皇发落!”

声音落下。

三皇子刘邦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尽,他双腿一软直接瘫坐在了冰冷的金殿地砖上。

那名刚刚还在叫嚣着“明正典刑”的御史张维,更是两眼一翻,直挺挺地向后倒去,竟是当场吓晕了过去。

这两声沉闷的响动,让朝臣们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兵部尚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最先有了反应,他嘴唇哆嗦着,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不住的呜咽。

“生擒敌酋……生擒敌酋啊!”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老泪纵横,当场跪倒在地,朝着龙椅的方向,嚎啕大哭,

“我大夏立国百年,从未有过如此大捷!天佑我大夏!天佑我大夏啊!”

“五殿下……真乃……真乃军神降世!”另一名武将喃喃自语,看向奏报的眼神充满了狂热。

丞相王道那张一直紧绷着的脸,此刻肌肉在不受控制地抽动。

他看着龙椅的方向,看着那份捷报,浑浊的老眼中缓缓流下了两行清泪。

自己赌上整个王家前程的女婿,不仅没有让自己失望,反而给了自己一个足以光耀王家百年的天大惊喜。

而那些之前还在声色俱厉,声讨萧济安的官员们,此刻一个个面如死灰。

他们只觉得天旋地转,两腿发软,好几个人甚至控制不住地开始干呕,更有甚者,只觉一股暖流顺着裤腿而下,竟是当场吓尿了。

天武大帝看着下方这众生百态,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狂喜与震惊。

他站起身来目光扫过下方那些或震惊,或恐惧,或狂喜的文武百官,最终落在了瘫坐在地上,面无人色的刘邦身上。

然后,他仰起头发出了一阵响彻整个宫殿酣畅淋漓的大笑。

“好!”

“好!”

“好!”

“哈哈哈哈!好一个萧济安!好一个……朕的麒麟儿!”

……

户部官署。

三皇子刘邦被人架着送了回来,他呆呆地坐在书案后,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魂魄。

他脑海中,只反复回荡着那句“北莽主力,全军覆没;蛮夷之首,已被生擒”。

他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他精心布置的死局,不仅没有杀死他的五弟,反而成了他一战封神,名震天下的垫脚石。

燕王府。

四皇子朱棣正与他的首席谋士姚广孝,在亭中对弈。

当捷报传来时,朱棣手执一枚黑子,正欲落下。

听完下人的禀报,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

只是那枚即将落下的棋子,悬停在了半空。

啪嗒。

一声轻响。

那枚由坚硬玉石打磨而成的棋子,在他的指尖化作了一蓬细腻的粉末,簌簌落下。

姚广孝看了一眼那堆石粉,又看了一眼自己这位主公,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第一次,泛起了一丝波澜。

“殿下,”他缓缓开口,“这位五殿下,怕是要成我们的心腹大患了。”

朱棣没有说话,他收回悬在棋盘上的手,目光却久久没有从那纵横交错的棋路间移开。

……

镇北关,城楼之上。

萧济安迎风而立,望着夕阳下,那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却依旧能闻到血腥味的战场。

他的脑海中,响起了久违的系统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完成史诗级任务:北境守望者!】

【任务评价:完美!】

【以三万残兵,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之绝境,行兵仙之诡道,破敌三十万,生擒敌酋,此乃不世之功!】

【奖励结算中……】

【你获得了天命值:十万点!】

【你的声望已达到顶峰,称号“镇北军神”已激活,正在天下传播!】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散去。

萧济安摊开自己的手掌,看着那上面因为连日厮杀而交错纵横的伤疤。

这是他在这风起云涌的世界里,用血与火刻下的,第一道真正属于自己的印记。

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的战场,望向遥远的南方,京城的方向。

就在这时,他身旁的空间微微波动,那道由光点组成的熟悉身影无声地浮现。

只是这一次,韩信的虚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黯淡、透明,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散。

“兵仙。”萧济安侧过身对他躬身一揖。

“此战,你打得不错。”韩信的虚影静静地看着他,片刻后,那由光影组成的身影微微颔首。

“奇正相生,虚实结合,攻心为上……你已尽得我用兵之精髓。”

“更难得的是,”他的目光扫过城下那些正在欢呼的士兵,

“你懂得以人心为刃,以袍泽之情为铠。雪山之上,你背负伤兵前行那一刻,你便已经赢了。”

“若无兵仙指导,济安万万做不到。”萧济安诚恳地说道。

“我只是给了你一册兵法,但如何执笔书写这篇不世之功的,是你自己。”韩信的虚影摇了摇头,他的身影变得更加虚幻,

“此战过后,吾之天命已尽,这道虚影也该散了。”

萧济安心中一凛,再次躬身:“兵仙大恩,济安永世不忘。临别之际,可还有教诲?”

韩信张由光影组成的脸上似乎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笑意,似欣慰,又似悲凉。

“沙场之上,你已无敌。但你要记住,这世上最险恶的战场,从来都不在边关。”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的空间,望向了京城的方向,

“战胜沙场之敌易,战胜朝堂之心难。想当年,吾亦自诩功高盖世,却不明君心难测,最终落得个钟室之祸,为天下笑。

切记,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你此番立下不世之功,于国是大幸,于你却未必。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说完,韩信的虚影对着萧济安微微颔首。

那由光点组成的身影开始变得稀薄,最终化作无数光尘,消散在北境的风中。

风吹过空无一人的城头。

萧济安独自伫立,任由寒风吹动他破损的衣甲,久久没有言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